头孢吡肟盐酸盐,即头孢吡肟二氯化氢盐一水合物。这是一种第四代注射用抗生素,具有广泛抗菌活性,对抗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及厌氧菌均有效。与第三代头孢类药物相比,其对β-内酰胺酶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
临床应用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在制备过程中,在弱酸性条件下沉淀钠盐,能有效避免头孢吡肟在碱性条件下的分解和颜色加深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制备方法常温下(15~25℃),将171g异辛酸钠溶解于900mL水中和200mL丙酮中。在有效搅拌的条件下,分批加入300g硫酸头孢吡肟(以无水物计,重量为0.52mol)。形成流动性良好的浆状体系后,10分钟后加入1600mL丙酮和适量活性炭,搅拌30分钟。离心或抽滤分离出固体,并用丙酮-水(2∶1,v/v)混合溶液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在搅拌下往滤液中加入18%HCl至pH 1.0~1.5,随后于1小时内分批加入8L丙酮。体系降温至5~10℃后,继续搅拌1小时。抽滤并用丙酮洗涤所得的固体,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约270g白色结晶性粉末。纯度为99.7%,含水量3.8%(K-F法),且丙酮残留量为0.25%。
用途头孢吡肟盐酸盐是一种无菌混合物,由盐酸头孢吡肟与适量L-精氨酸组成,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几乎无臭并具有吸湿性。体外研究表明,该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并且对细菌染色体编码的β-内酰胺酶亲和力低,能够高度耐受多数β-内酰胺酶水解,在细胞内快速进入革兰阴性菌体内并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
生物活性头孢吡肟二氯化氢盐一水合物是一种广谱的头孢菌素,增强了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抗菌范围。
靶点主要作用于细菌。
体内研究体外研究表明,头孢吡肟具有与其它肾排泄型青霉素相似的动力学特性,在体内半衰期约为2小时。临床试验显示其对多种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肺炎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有良好的疗效,并且一般耐受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