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hallium formate | 992-9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hallium formate
英文别名
Thalliumformiat;formyloxythallium
thallium formate化学式
CAS
992-98-3
化学式
CHO2*Tl
mdl
——
分子量
249.401
InChiKey
UESISTHQAYQMRA-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1°C
  • 密度:
    4.97
  • 溶解度:
    极易溶于H2O;溶于甲醇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1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感觉运动
Neurotoxin - Sensorimotor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a)
  • 危险品标志:
    T+,N
  • 安全说明:
    S13,S28,S45,S61
  • 危险类别码:
    R51/53,R33,R26/2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5120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6.1(a)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707 6.1/PG 2

SDS

SDS:6fffe749f2033ac3e4f7a80f7fbea499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蚁酸亚铊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Formic acidthallium(I) salt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2)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2)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类别 2)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2)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 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0 吞咽致命。
H330 吸入致命。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损害器官。
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气/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4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4 + P340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0 紧急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91 收集溢出物。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Formic acidthallium(I) salt
别名
: CH3O2Tl
分子式
: 251.42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hallium(I) format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992-98-3
No.) 213-599-0
EC-编号 081-002-00-9
索引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谨慎起见用水冲洗眼睛。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最典型的铊中毒症状是秃头(落发)。皮肤效应包括干燥、鳞屑和指甲生长受损常导致的手指甲和脚趾甲的新
月状剥离(Mee氏线)。其他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与胃肠道、神经系统、皮肤、眼睛和心血管系统有关。急性
中毒导致腿脚水肿、关节痛、呕吐、市面、感觉过敏和手足感觉异常、精神混乱、神经炎伴随严重的腰腿痛、
腿偏瘫、绞痛、肾炎、消耗和虚弱、淋巴细胞增多和嗜曙红细胞增多。慢性中毒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
导致运动失调、震颤、不协调、神经末梢麻痹、内分泌失调、记忆丧失和心理疾病。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钴/氧化钴, 氧化铊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组分 化学文摘登 值 控制参数 依据
记号(CAS
No.)
Thallium(I) formate 992-98-3 PC- 0.05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WA 化学有害因素
备注 皮
PC- 0.1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STEL 化学有害因素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块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黏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防潮。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损害器官。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致死。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食入 吞咽可能致死。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最典型的铊中毒症状是秃头(落发)。皮肤效应包括干燥、鳞屑和指甲生长受损常导致的手指甲和脚趾甲的新
月状剥离(Mee氏线)。其他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与胃肠道、神经系统、皮肤、眼睛和心血管系统有关。急性
中毒导致腿脚水肿、关节痛、呕吐、市面、感觉过敏和手足感觉异常、精神混乱、神经炎伴随严重的腰腿痛、
腿偏瘫、绞痛、肾炎、消耗和虚弱、淋巴细胞增多和嗜曙红细胞增多。慢性中毒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
导致运动失调、震颤、不协调、神经末梢麻痹、内分泌失调、记忆丧失和心理疾病。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707 国际海运危规: 1707 国际空运危规: 1707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HALLIUM COMPOUND, N.O.S. (Thallium(I) formate)
国际海运危规: THALLIUM COMPOUND, N.O.S. (Thallium(I) formate)
国际空运危规: Thallium compound, n.o.s. (Thallium(I) form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特殊防范措施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类别:有毒物品

可燃性危险特性:

  • 可燃;燃烧产生有毒铊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 库房应通风、低温干燥,并与氧化剂和食品分开储存及运输

灭火剂:

  • 水、砂土、泡沫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hallium form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2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Suzuki-Miyaura 反应中难以捉摸的芳基钯 (II) 硼酸盐配合物的结构、动力学和计算表征
    摘要:
    在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反应中已经确定了经常调用的中间体的存在,其中包含关键的 Pd-OB 亚基,即“缺失的环节”。低温快速注入核磁共振波谱 (RI-NMR)、动力学研究和计算分析的使用使这些高度难以捉摸的物种的产生、观察和表征成为可能。确认含 Pd-OB 物种的中间体的能力提供了机会,以阐明在关键的金属转移步骤中有机部分从硼转移到钯的机制方面。具体而言,这些研究确定了两种不同的含有 Pd-OB 键的中间体,一种三配位 (6-B-3) 硼酸复合物和一种四配位 (8-B-4) 硼酸酯复合物,两者都进行金属转移,产生交叉偶联产物。对于这些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反应,已经阐明了两种不同的机制途径:(1)通过未活化的 6-B-3 中间体进行金属转移,在过量配体存在下占主导地位,以及(2)通过活化的 8-B-进行金属转移4 中间体,缺乏配体。
    DOI:
    10.1021/jacs.6b13384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okolov, N. M., Russi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1979, vol. 24, p. 1738 - 1738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生物素化ZJ-101的合成及生物学评价
    摘要:
    ZJ-101是我们实验室先前设计和合成的海洋天然产物superstolide A的结构简化类似物。生物学研究表明,ZJ-101保持了原始天然产物的有效抗癌活性,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促进化学生物学研究,合成了生物素化的 ZJ-101 并进行了生物学评估。
    DOI:
    10.1016/j.bmcl.2023.1293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ly(benzotriazolyl)borates—I. ligand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作者:Fergus J. Lalor、S.M. Miller、N. Garvey
    DOI:10.1016/s0277-5387(00)84248-5
    日期:1990.1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ew potassium poly(azolyl)borate salts KH2B(C6H4N3)2, KHB(C6H4N3)3 and KB(C6H4N3)4 (C6H4N3 = benzotriazolyl) and their thallium(I) derivatives is described. 13C NMR spectroscopy identifies the anions as the N(1)-regioisomers and suggests a similar structure for the tetrakis(indazolyl)borate anion [B(C7H5N2)4]−. The unexpected regioisomerism of the anions—which
    描述了新型聚(偶氮基)硼酸钾盐KH2B(C6H4N3)2,KHB(C6H4N3)3和KB(C6H4N3)4(C6H4N3 =苯并三唑基)及其their(I)衍生物的制备和表征。13 C NMR光谱法将阴离子鉴定为N(1)-区域异构体,并提出了四(吲唑基)硼酸根阴离子[B(C7H5N2)4]-的相似结构。阴离子的意外区域异构现象与相关物种的区域异构现象不同,归因于电子效应的重要性。
  • Pincer CNN Ruthenium(II) Complexes with Oxygen-Containing Ligands (O<sub>2</sub>CR, OAr, OR, OSiR<sub>3</sub>, O<sub>3</sub>SCF<sub>3</sub>):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in Fast Transfer Hydrogenation
    作者:Walter Baratta、Maurizio Ballico、Alessandro Del Zotto、Eberhardt Herdtweck、Santo Magnolia、Riccardo Peloso、Katia Siega、Micaela Toniutti、Ennio Zangrando、Pierluigi Rigo
    DOI:10.1021/om900274r
    日期:2009.8.10
    [Ru(OiPr)(CNN)(dppb)]·n(iPrOH) (3). In the solid state the formate 5 shows intermolecular NH···O hydrogen bonds, whereas the acetate 6 displays an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 as inferred from X-ray studies. Addition of phenol and alcohol compounds to the phenoxide and alkoxide complexes leads to fast ligand exchange through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The corresponding pincer complexes [RuX(CNN′)(dppb)] (12
    钳配合物[RUX(CNN)(DPPB)](5 - 11:X =羧酸盐,酚盐,醇盐,硅烷醇盐,三氟甲磺酸酯; HCNN = 1- [6-(4'-甲基苯基)吡啶-2-基]甲胺;从[RuCl(CNN)(dppb)](1)开始,以高收率制备了含有Ru-NH 2官能度和单齿氧供体配体的dppb = Ph 2 P(CH 2)4 PPh 2)。氯化钠与th或th化合物的混合或醇盐[Ru(O i Pr)(CNN)(dppb)]· n(i PrOH)的质子化(3)。固态甲酸盐5从X射线研究可知,分子间的NH··O氢键,而乙酸盐6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在酚盐和醇盐配合物中添加苯酚和醇类化合物可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实现快速的配体交换。相应的钳形络合物[RUX(CNN')(DPPB)](12,13B:X =酚盐,醇盐; HCNN'= Ñ,ñ -二甲基-1- [6-(4'-甲基苯基)吡啶-2-基[RuCl(CNN')(dp
  •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Cyclopentadienyl and Indenyl Ligands Bearing ω-Fluorinated Pendant Groups. Crystal Structure of (ortho-F-C<sub>6</sub>H<sub>4</sub>)-CPh<sub>2</sub>-C<sub>5</sub>H<sub>4</sub>SiMe<sub>3</sub>
    作者:A. Khvorost、D. Lemenovskii、N. Ustynyuk、K. Rufanov、J. Kipke
    DOI:10.1515/znb-2002-1104
    日期:2002.11.1
    A series of cyclopentadienes and indenes with ω-fluorinated pendant groups have been synthesised and their reactivity towards metallating agents n-BuLi, NaH, TlOEt, Me3SiCl, Me3SnCl, TiHal4, ZrX4 (X = Cl, NMe2)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trimethylsilyl- 3-(diphenyl-ortho-fluorophenyl-methyl)-cyclopentadiene (3) was determined.
    已经合成了一系列带有 ω-氟化侧基的环戊二烯和茚,并研究了它们对金属化剂 n-BuLi、NaH、TlOEt、Me3SiCl、Me3SnCl、TiHal4、ZrX4(X = Cl、NMe2)的反应性。确定了1-三甲基甲硅烷基-3-(二苯基-邻-氟苯基-甲基)-环戊二烯(3)的晶体结构。
  • Aqueous hydroxide ion. Part 2.—Ionic association studies by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作者:Colin Tomlinson、Christopher E. Taylor
    DOI:10.1039/f19817701605
    日期:——
    Measurements of the proton chemical shift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TlOH, TlNO3, KNO3, NaNO3, and LiNO3 are reported. Together with previous measurements on aqueous LiOH solutions, the data are analysed in terms of ionic association in the hydroxide solutions. The values of the ion-pair chemical shifts and the molal ionic shift for the thallous ion are discussed.
    报道了在TlOH,TlNO 3,KNO 3,NaNO 3和LiNO 3的水溶液中质子化学位移的测量。连同先前在LiOH水溶液上的测量值一起,根据氢氧化物溶液中的离子缔合来分析数据。讨论了all离子的离子对化学位移和摩尔离子位移值。
  • Preparation and reactivity of a square-planar PNP cobalt(<scp>ii</scp>)–hydrido complex: isolation of the first {Co–NO}<sup>8</sup>–hydride
    作者:V. Mahesh Krishnan、Hadi D. Arman、Zachary J. Tonzetich
    DOI:10.1039/c7dt04339b
    日期:——
    [CoCl(tBuPNP)] with other hydride sources such as NaEt3BH and LiAlH4 resulted in mixtures of the desired Co(II) hydride along with the reduced Co(I) species, [Co(N2)(tBuPNP)], as the primary product. The hydride complex exhibits facile migratory insertion chemistry with CO2 producing the corresponding Co(II) formate complex. When the Co–H complex is reacted with nitric oxide, the first example of a cobalt nitrosyl
    由吡咯基PNP配体支持的方平面钴(II)氢化物络合物的合成已被重新研究,并研究了其与各种小分子的反应性。通过用相应的氯化物处理相应的氯化物络合物[CoCl(t Bu PNP)](t Bu PNP = 2,5-双((二叔丁基膦基)甲基)吡咯的阴离子)来完成络合物的制备。氢化异丁基铝(DIBAL)。[CoCl(t Bu PNP)]与其他氢化物源(例如NaEt 3 BH和LiAlH 4)的反应产生所需的Co(II)氢化物与还原的Co(I)[Co(N 2)(t Bu PNP)]作为主要产品。氢化物配合物表现出容易的迁移插入化学,其中CO 2产生相应的Co(II)甲酸配合物。当Co-H配合物与一氧化氮反应时,生成了亚硝酰钴钴配合物的第一个实例。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