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in (II) oxalate | 814-9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in (II) oxalate
英文别名
stannous oxalate;tin oxalate;stannous oxylate;1,3,2lambda2-Dioxastannolane-4,5-dione;1,3,2λ2-dioxastannolane-4,5-dione
tin (II) oxalate化学式
CAS
814-94-8
化学式
C2O4*Sn
mdl
——
分子量
206.73
InChiKey
OQBLGYCUQGDOOR-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80°C (dec.)
  • 沸点:
    413.5℃[at 101 325 Pa]
  • 密度:
    3,56 g/cm3
  • 溶解度:
    水中的溶解度0.5克/升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0.1 mg/m3; STEL 0.2 mg/m3 (Skin)NIOSH: IDLH 25 mg/m3; TWA 0.1 mg/m3
  • LogP:
    -4.06--0.456 at 20-23℃
  • 物理描述:
    DryPowder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9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4/25
  • 危险类别码:
    R21/22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91711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88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2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
  • 储存条件:
    请将容器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0cf14bd35bf4881dc88d607daafc9ca1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Tin(II) oxalat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Oxalic acidtin(II) salt
Stannous oxalat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4)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32 吸入有害。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措施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30 漱口。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Oxalic acidtin(II) salt
别名
Stannous oxalate
: C2O4Sn
分子式
: 206.73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Tin(II) oxalat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814-94-8
EC-编号 212-414-0
索引编号 607-007-00-3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锡/氧化锡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致死剂量(LD50) 经口 - 大鼠 - 3,620 mg/kg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XQ39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草酸亚锡,又名乙二酸亚锡或草酸锡,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它溶于稀盐酸而不溶于水,并且作为较为稳定的亚锡原料,结合铵盐提供的卤素(X),能有效替代不稳定的SnI₂,在合成过程中减少氧化的可能性。草酸亚锡的锡含量约为55%-57%,与单丁基氧化锡相近,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广泛应用于冶金领域。

此外,草酸亚锡还是一种环保型催化剂,并可用于酯化反应、煤的氢化过程、蓝图印纸的制作以及电镀液添加剂等多种用途。在特定的应用中,它还能作为免清洗助焊剂中的活化剂或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的络合剂。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in (II) oxalate 在 sodium oxalate 作用下,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sodium bioxalatostannate(II) dihyd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Dècomposition thermique de某些草酸盐双打,precurseurs d'oxydes Na2MO3; M = Sn, Ge, V ET Ti
    摘要:
    摘要 生物草酸锡酸钠 (OSnNa) 和三草酸锗酸盐 (OGeNa) 的 TG 曲线显示出与草酸氧钒钠 (OVNa) 和草酸氧钛钠 (OTiNa) 相似的热行为。这些化合物的分解发生在四个主要步骤中:脱水、将草酸根络合物分解为碱性草酸盐和 MO2(M = Sn、Ge、Ti)或在 OVNa 的情况下为 V2O5,草酸盐分解为碱性碳酸盐,从而与残留物反应形成最终产物 Na2MO3。OVNa 热解的最终产物的性质受周围气体的影响。通过 DTA 检查获得的所有双氧化物的热演化。
    DOI:
    10.1016/0040-6031(86)85110-3
  • 作为产物:
    描述:
    tin(II) chloride dihdyrate 、 sodium oxalate 生成 tin (II) oxa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Confinement of nanosized tin(IV) oxide particles on rGO shee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odium-ion full cells as a high capacity anode material
    摘要: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of nanosized SnO2/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 as well as its cell performance that implement full cells coupled with carbon-coated NaCrO2 cathodes. We synthesize nanosized SnO2/rGO composites to mitigate main drawback that conversion and alloy reaction materials suffer from self-pulverization on discharge (reduction). Hydrothermally produced SnO2 nanoparticles are simultaneously attached onto rGO sheets via a self-assembly process, in which rGO sheets provide sufficient electron conduction paths (similar to 10(-3) S cm(-1)) during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As anticipated, this technique results in satisfactory cell performance with help from the effect mentioned above. For the first time, we apply the SnO2/rGO composite materials to a full cell, adopting a carbon-coated NaCrO2 (110 mAh (g-NaCrO2)(-1) cathode. The full cell demonstrates an excellent capacity retention, approximately 84% of the initial capacity (88 mAh (g-NaCrO2)(-1)) for 300 cycles, and is active even at a rate of 10C (1.05 A g(-1)), delivering 87 mAh (g-NaCrO2)(-1). This result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carbon-coated NaCrO2//SnO2/rGO sodium-ion cells for energy storage. (C) 2017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jallcom.2017.10.048
  • 作为试剂:
    描述:
    2-丙基-1-庚醇正癸酸tin (II) oxalate 作用下, 反应 6.0h, 以1840.1 g的产率得到n-decanoic acid 2-propylhept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Cosme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esters based on 2-propylheptanol
    摘要:
    2-丙基庚醇与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的C5-C36羧酸酯和C4-C36二元羧酸酯,包含这些酯的组合物,以及在化妆品和/或局部药用制剂中使用2-丙基庚醇与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的C5-C36羧酸酯和/或C4-C36二元羧酸酯的酯。
    公开号:
    US09314413B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le Extraction by Design in Photocatalytic Architectures Interfacing CdSe Quantum Dots with Topochemically Stabilized Tin Vanadium Oxide
    作者:Justin L. Andrews、Junsang Cho、Linda Wangoh、Nuwanthi Suwandaratne、Aaron Sheng、Saurabh Chauhan、Kelly Nieto、Alec Mohr、Karthika J. Kadassery、Melissa R. Popeil、Pardeep K. Thakur、Matthew Sfeir、David C. Lacy、Tien-Lin Lee、Peihong Zhang、David F. Watson、Louis F. J. Piper、Sarbajit Banerjee
    DOI:10.1021/jacs.8b09924
    日期:2018.12.12
    to ensure long-lived charge carriers that can be delivered at low overpotentials to the appropriate catalytic sites while mitigating parasitic reactions such as photocorrosion. Here we detail the theory-guided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anowire/quantum dot heterostructures with interfacial electronic structure specifically tailored to promote light-induced charge s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ton reduction
    解决收集太阳能以产生能量密集型燃料(如氢)的复杂挑战,需要设计光催化纳米结构接口组件,这些组件协同介导光收集、电荷分离、电荷/质量传输和催化过程的紧密关联序列。这种结构的设计需要仔细考虑热力学偏移和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以确保长寿命的电荷载流子可以在低过电位下输送到适当的催化位点,同时减轻光腐蚀等寄生反应。在这里,我们详细介绍了具有界面电子结构的纳米线/量子点异质结构的理论指导设计和合成,该结构专门用于促进光诱导电荷分离和光催化质子还原。拓扑化学合成产生亚稳态 β-Sn0.23V2O5 化合物,其表现出 Sn 5s 衍生的中带隙状态,理想地定位于从界面的 CdSe 量子点中提取光生空穴。价带 (VB) 上边缘附近的这些中能隙状态已被证实,并且 β-Sn0.23V2O5/CdSe 异质结构已显示出 0 eV 中能隙状态-VB 偏移,这支持超快的亚皮秒空穴传输. β-Sn0.23V2O5/CdSe
  • Structural variations of SnII pyridylphosphonates influenced by an uncommon Sn–N interaction
    作者:Houston Perry、Jerzy Zoń、Justin Law、Abraham Clearfield
    DOI:10.1016/j.jssc.2010.03.016
    日期:2010.5
    6-methyl-2-pyridylphosphonate quadrahydrate, Sn(O3PC5H3NCH3)·0.25H2O (III), crystallizes in Pna21, a=18.955(3) Å, b=9.7543(14) Å, and c=17.833(3) Å. Tin(II) 4-cyanophenylphosphonate, Sn(O3PC6H4CN) (IV), crystallizes in P-1, a=5.0019(3) Å, b=8.4396(5) Å, c=10.3099(6) Å, α=90.352(3)°, β=94.894(3)°, and γ=92.236(4)°. I, II, and IV have ladder-type structures, and III is a layered compound. The structural variations show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四种新的Sn II膦酸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它们的结构。3-吡啶基膦酸锡(II)SnO 3 PC 5 H 4 N(I)在P 2 1 / c中结晶,a = 4.9595(8)Å,b = 10.7673(18)Å,c = 13.996(2)Å ,且β = 93.616(2)°。三锡(II)(μ-3)-氧代-(双)-4-吡啶基膦酸酯,Sn 3 O(O 3 PC 5 H 4 N)2(II)结晶于P -1,其中a = 7.2406(14)Å,b = 9.9524(19)Å,c = 12.604(3)Å,α = 104.510(11)°,β = 90.326(11)°,且γ = 110.897(11) )°。6-甲基-2-吡啶基膦酸锡(II)四水合物,Sn(O 3 PC 5 H 3 NCH 3)·0.25H 2 O(III)在Pna 2 1中结晶,a = 18.955(3)Å,b
  • Enhanced preferential CO oxidation on Zn<sub>2</sub>SnO<sub>4</sub> supported Au nanoparticles: support and H<sub>2</sub> effects
    作者:A. Leelavathi、N. Ravishankar、Giridhar Madras
    DOI:10.1039/c6ta05232k
    日期:——
    Although reducible-oxide-supported gold nanostructures exhibit the highest CO oxidation activity at low temperatures, they are not suitable for preferential oxidation (PROX) reactions owing to their limited selectivity towards CO in the presence of H2.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upport and the metal has been proven to be the deciding factor for the selectivity as well as activity. Here, we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y
    尽管可还原氧化物负载的金纳米结构在低温下表现出最高的CO氧化活性,但由于它们在H 2存在下对CO的选择性有限,因此不适合用于优先氧化(PROX)反应。载体与金属的相互作用已被证明是选择性和活性的决定性因素。在这里,我们首次证明了使用锡酸锌负载的金纳米颗粒进行选择性CO氧化的可能性。系统地研究了Zn 2 SnO 4 / Au杂化物对H 2气体中CO优先氧化的催化活性。催化性能与所形成的界面和Zn 2密切相关SnO 4的支持以及Au的价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观察到用过的Zn 2 SnO 4 / Au催化剂具有异常高的活性,由于Au纳米颗粒的粗化,对于Au基材料通常是无法达到的。仔细的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DRIFT)光谱实验表明,OH介导的途径是增强活性的起源。总的来说,该载体在PROX条件下促进杂化活性,这不同于大多数可还原和不可还原的氧化物载体。我们的结果代表了在寻找合适的载体以实现具
  • Synthesis of Li2SnO3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by TG/DSC, XRPD, and MTDSC
    作者:Vittorio Berbenni、Chiara Milanese、Giovanna Bruni、Alessandro Girella、Amedeo Marini
    DOI:10.1007/s10973-012-2797-1
    日期:2013.8
    The synthesis of Li2SnO3 starting from high energy milled SnC2O4–Li2CO3 has been studied by coupled thermogravimetric and heat-flux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G–DSC). The course of the reaction has been assessed. The product obtained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oth as concerns its water absorption and its thermal capacity.
    从高能磨碎的SnC2O4–Li2CO3起始合成Li2SnO3的过程已经通过耦合热重分析和热流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进行了研究。反应过程已被评估。所获得的产品在其吸水性和热容量方面进行了表征。
  • Low temperature plasticizers for specialty rubbers consisting of
    申请人:Thiokol Corporation
    公开号:US04061612A1
    公开(公告)日:1977-12-06
    Diesters of succinic, glutaric, adipic, and phthalic acid with hexyloxyethoxyethanol or butoxyethoxyethoxyethanol are disclosed. They are useful as plasticizers with extended temperature ranges in elastomers.
    本发明揭示了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和邻苯二甲酸与己氧乙氧乙醇或丁氧乙氧乙醇的二酯。它们可用作弹性体中具有扩展温度范围的增塑剂。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