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onensin A sodium salt | 22373-7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onensin A sodium salt
英文别名
monensin sodium salt;monensin sodium;monensin A sodium;monensin;rumensin;monensic acid;A 3823A;coban;sodium;(2S,3R,4S)-4-[(2S,5R,7S,8R,9S)-2-[(2R,5S)-5-ethyl-5-[(2R,3S,5R)-5-[(2S,3S,5R,6R)-6-hydroxy-6-(hydroxymethyl)-3,5-dimethyloxan-2-yl]-3-methyloxolan-2-yl]oxolan-2-yl]-7-hydroxy-2,8-dimethyl-1,10-dioxaspiro[4.5]decan-9-yl]-3-methoxy-2-methylpentanoate
monensin A sodium salt化学式
CAS
22373-78-0
化学式
C36H61O11*Na
mdl
——
分子量
692.864
InChiKey
XOIQMTLWECTKJL-FBZUZRIG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67-269 C
  • 比旋光度:
    57.3 º (c=4.0, in MeOH)
  • 溶解度:
    溶于甲醇,浓度为50mg/ml
  • LogP:
    3.716 (est)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6
  • 重原子数:
    48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7
  • 拓扑面积:
    156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11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6.1(a)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45
  • 危险类别码:
    R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41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462 6.1/PG 2
  • 危险类别:
    6.1(a)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标志:
    GHS06
  • 危险性描述:
    H3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301 + P310
  • 储存条件:
    2-8℃

SDS

SDS:80b4bc3af7481759cfa9a455e85a6dac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莫能菌素 钠盐 一水合物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0 吞咽致命。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36H61NaO11 · xH2O
分子式
: 692.85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Monensin, monosodium salt hydrate
<=100%
EC-编号 244-941-7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氧化钠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29 mg/kg
备注: 行为的:运动失调症 腹泻 营养与总代谢:体重降低或体重增长减小。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吞咽可能致死。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JH283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462 国际海运危规: 3462 国际空运危规: 3462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NS EXTRACTED FROM LIVING SOURCES, SOLID, N.O.S. (Monensin, monosodium
salt hydrate)
国际海运危规: TOXINS, EXTRACTED FROM LIVING SOURCES, SOLID, N.O.S. (Monensin, monosodium
salt hydrate)
国际空运危规: Toxins, extracted from living sources, solid, n.o.s. (Monensin, monosodium salt hydr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莫能菌素,又称“瘤胃素”,是由微生物肉桂地链霉菌分泌的一种物质。莫能菌素钠盐可影响虫体的离子平衡,造成虫体破裂死亡,并具有控制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比例、减少瘤胃中蛋白质降解、降低饲料干物质消耗、改善营养物质利用率和提高动物能量利用率等作用。因此,它被广泛添加于反刍动物的饲料中,主要用于防治鸡、羔羊、犊牛、兔球虫病以及促进反刍动物生长。

莫能菌素预混技术

莫能菌素预混剂的现有生产技术主要有两种:

  • 溶剂提取法:发酵得到莫能菌素发酵液后,经过过滤得到菌丝体。将菌丝体用溶剂提取得到纯品,然后与载体混合,制成莫能菌素预混剂。

  • 过滤-造粒法:该方法是发酵得到莫能菌素发酵液,发酵液用氢氧化钠调pH后加入碳酸钙,板框过滤滤饼。将滤饼放入颗粒机过筛、造粒,并烘干处理,最终得到莫能菌素预混剂。

化学性质

莫能菌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体,带有特殊的气味。鸡经口LD₅₀值约为284 mg/kg,马属动物的LD₅₀值则在2-3 mg/kg之间。

用途
  1. 抗球虫药:适用于16周龄以下肉鸡饲料中,推荐用量为90-110 g/t。产蛋期禁用,停药期需3天。

  2. Na⁺离子载体;阻断糖蛋白分泌;可能诱导嗜铬细胞儿茶酚胺的分泌。用于碱金属离子复合物的电位和光谱学研究

  3. 作用于球虫生活史早期(子孢子至第一代裂殖体),能干扰球虫细胞内钠钾离子的正常交换,使大量钠离子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失去平衡、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细胞破裂。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用途,莫能菌素在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onensin A sodium salt硫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莫能菌素
    参考文献:
    名称:
    莫能菌素 A 与氯化钠复合物的新型 N-苯基酰胺的结构和抗菌研究
    摘要:
    摘要 合成了一种新型莫能菌素 A 的 N-苯基酰胺 (M-AM1) 与氯化钠的配合物,并通过 X 射线衍射和 FT-IR 光谱进行了研究。M-AM1 和氯化钠与乙腈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使用 X 射线衍射进行了检查并详细讨论。其结构通过 Na+ 阳离子与氧原子的配位而稳定。Na-O 键长介于 2.382(2) 和 2.562(2) A 之间。氯阴离子参与形成超分子的不同物种之间的弱分子间氢键。ESI-MS 光谱表明酰胺与 Na+ 阳离子形成仅 1:1 化学计量的稳定复合物。晶体的 FT-IR 光谱与 X 射线研究获得的结果一致,为配合物的形成提供了光谱证据。由于莫能菌素 A 的 N-苯基酰胺的特定结构特性,它可以有效地结合氯化钠。PM5 半经验计算的结果与光谱数据一致,并允许可视化 M-AM1-Na+ 复合物的结构。鉴于其抗菌特性,莫能菌素 A 的新酰胺已经过额外测试。它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菌株显示出很大的活性(MIC
    DOI:
    10.1016/j.molstruc.2009.01.05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ointud, Yvon; Juillard, Jean; Jeminet, Georges, Journal de Chimie Physique et de Physico-Chimie Biologique, 1982, vol. 79, # 1, p. 67 - 7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MR, FTIR, ESI-MS and semiempirical study of a new 2-(2-hydroxyethoxy)ethyl ester of monensin A and its complexes with alkali metal cations
    作者:Adam Huczyński、Piotr Przybylski、Bogumil Brzezinski
    DOI:10.1016/j.tet.2007.06.022
    日期:2007.9
    2-(2-hydroxyethoxy)ethyl ester of monensin A (MON6)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ability to form complexes with Li+, Na+ and K+ cations has been studied by ESI-MS, 1H and 13C NMR, FTIR, and PM5 semiempirical method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MON6 has been able to form stable complexes of 1:1 stoichiometry with monovalent metal cations.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es are stabilized by intramolecular
    合成了一种新的莫能菌素A(MON6)的2-(2-羟基乙氧基)乙酯,并通过ESI-MS,1 H和13研究了其与Li +,Na +和K +阳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能力。C NMR,FTIR和PM5半经验方法。已经证明MON6已经能够与单价金属阳离子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稳定络合物。配合物的结构通过始终涉及OH基团的分子内氢键来稳定。在MON6的结构中,CO酯基的氧原子与带有两个羟基的非常弱的分叉分子内氢键有关,而在MON6与一价金属阳离子的络合物中,CO酯基不参与任何分子内的氢键。可以看到MON6的结构及其与Li +,Na +和K +阳离子的配合物。
  • Bis-monensin: Synthesis of new chiral receptor from naturally occurring monensin ionophore
    作者:Hiroshi Tsukube、Hajime Sohmiya
    DOI:10.1016/s0040-4039(00)97234-4
    日期:——
    Bis-monensin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 first time as chiral receptor molecules. Among them, o-xylene-bridged bis-monensin exhibited particularly excellent chiral recognition ability by the inclusion of chiral ammonium guest cations in its central cavity.
    合成了双-莫能菌素衍生物并将其首次表征为手性受体分子。其中,邻二甲苯桥连的双莫能菌素通过在其中心腔中包含手性铵客体阳离子而表现出特别优异的手性识别能力。
  • Convergent synthesis of polyether ionophore antibiotics: protective manipulation and synthesis of monensin A
    作者:Robert E. Ireland、Robert S. Meissner、Mark A. Rizzacasa
    DOI:10.1021/ja00069a014
    日期:1993.8
    described. The hydroxyl groups and the carboxylic acid of monensin are protected, and its spiroketal is equilibrated to provide naturally derived, advanced targets for comparison to the synthetic materials. The total synthesis of these targets from spiroketal acids 3ax and 3eq and tricyclic glycal 4 by a highly convergent ester enolate Claisen rearrangement is described. Finally, the deprotection of each
    描述了聚醚抗生素莫能菌素的保护操作和合成。莫能菌素的羟基和羧酸受到保护,其螺缩酮达到平衡,以提供天然衍生的先进目标,用于与合成材料进行比较。描述了通过高度收敛的酯烯醇克莱森重排从螺旋缩酮酸 3ax 和 3eq 以及三环甘醇 4 全合成这些目标。最后,描述了每种对莫能菌素的脱保护
  • Spectroscopic, semiempirical studie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new urethane derivatives of natural polyether antibiotic – Monensin A
    作者:Adam Huczyński、Joanna Stefańska、Mieszko Piśmienny、Bogumil Brzezinski
    DOI:10.1016/j.molstruc.2012.09.007
    日期:2013.2
    series of new Monensin A dimers linked by diurethane moiety were synthesised and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s were studied using ESI-MS, FT-IR, 1 H and 13 C NMR and PM5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unds form a pseudo-cyclic structure stabilized by three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nd the sodium cation was coordinated by five oxygen atoms of polyether skeleton of Monensin moiety. The NMR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由二氨基甲酸酯部分连接的新型莫能菌素A二聚体,并采用ESI-MS、FT-IR、1 H和13 C NMR和PM5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形成了由三个分子内氢键稳定的假环结构,钠阳离子由莫能菌素部分聚醚骨架的五个氧原子配位。莫能菌素氨基甲酸酯钠盐复合物的 NMR 和 FT-IR 数据表明,在假环结构内,氨基甲酸酯基团的羰基氧原子不与钠阳离子配位。在体外测试了莫能菌素氨基甲酸酯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以及一系列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活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对 MRSA 和 MSSA 最有效的化合物是莫能菌素的 1,4-亚苯基二氨基甲酸酯,其 MIC 为 10.4–41.4 μmol/L)。
  • Syntheses, structural and antimicrobial studies of a new N-allylamide of monensin A and its complexes with monovalent metal cations
    作者:Daniel Łowicki、Adam Huczyński、Joanna Stefańska、Bogumil Brzezinski
    DOI:10.1016/j.tet.2009.06.077
    日期:2009.9
    A new N-allylamide of monensin A (M-AM2)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apacity to form complexes with Li+, Na+ and K+ cations was studied by ESI MS, 1H and 13C NMR, FTIR spectroscopy and PM5 semi-empirical methods. ESI mass spectrometry indicates that M-AM2 forms complexes with Li+, Na+ and K+ of exclusively 1:1 stoichiometry which are stable up to cv=70 V, and the formation of 1:1 complexes between M-AM2
    合成了一种新的莫能菌素A N-烯丙基酰胺(M-AM2),并通过ESI MS,1 H和13 C NMR,FTIR光谱和PM5半光谱研究了其与Li +,Na +和K +阳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能力。经验方法。ESI质谱表明,M-AM2与Li +,Na +和K +形成仅1:1化学计量的配合物,在cv = 70 V时稳定,并且在M-AM2与Na +之间形成1:1的配合物。阳离子极受青睐。高于cv = 90 V时,我们观察到了涉及多个脱水步骤的各个复合物的碎裂。光谱研究表明,M-AM2及其与Li +,Na +和K +阳离子的配合物的结构通过分子内的氢键稳定,其中氢原子始终与OH基团有关。数据还表明,C O酰胺基团参与了每个阳离子的络合过程。然而,对于K +阳离子,我们还发现了这种C O酰胺基团在很大程度上不参与络合的结构。在体外 对M-AM2酰胺的生物学测试表明,它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Giz 13–19 m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