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pGlu-L-His-L-Pro-NH2 | 24305-2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pGlu-L-His-L-Pro-NH2
英文别名
Pyroglutamyl-histidyl-prolylamide;(2S)-N-[(2S)-1-(2-carbamoylpyrrolidin-1-yl)-3-(1H-imidazol-5-yl)-1-oxopropan-2-yl]-5-oxopyrrolidine-2-carboxamide
L-pGlu-L-His-L-Pro-NH2化学式
CAS
24305-27-9;40600-90-6;40600-91-7;50894-60-5;50894-61-6
化学式
C16H22N6O4
mdl
——
分子量
362.388
InChiKey
XNSAINXGIQZQOO-NDQFZYF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3°C (dec.)
  • 比旋光度:
    -50 (D/25℃) (c=1.5, H2O)-65.5 (D) (c=1.0, H2O)
  • 沸点:
    494°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1675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H2O:10 mg/mL,澄清,无色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150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2,S24/25
  • WGK Germany:
    2
  • RTECS号:
    TW3580000

SDS

SDS:4db9295f5c5ea74122677594a2e4e976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普罗瑞林(Protirelin),原名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是下丘脑释放的一种三肽激素。20世纪60年代末期,首次从绵羊和猪的下丘脑组织中提纯并人工合成。TRH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某些外周器官,除具有内分泌作用外,还起着内源性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可产生广泛的中枢及外周效应。它有一定的拮抗内源性阿片受体的作用,但不拮抗吗啡的镇痛作用。1981年首先报道普罗瑞林有抗休克作用。

药理

实验证明,普罗瑞林没有纳洛酮全面拮抗吗啡类药物的镇痛、成瘾、制动、呼吸抑制及致死作用。离体豚鼠回肠实验表明,普罗瑞林与纳洛酮不同,不拮抗DHE(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豚鼠回肠收缩反应,浓度-反应曲线轻度左移,因此普罗瑞林对介导镇痛的μ-阿片受体无拮抗作用。所以普罗瑞林用于战创伤休克较纳洛酮为优。血压轻度上升,同时呼吸加深加快,胃肠蠕动增加,但心率影响不大。罗瑞林不拮抗吗啡类的镇痛作用,对正常动物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用途

普罗瑞林除治疗休克外,还具有其他用途:在内分泌科方面,用于治疗下丘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和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在精神科方面,用于治疗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在神经科方面,用于治疗脑和脊髓损伤、各种原因昏迷、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脊髓小脑退化、老年性痴呆、癫痫等。此外,在诊断方面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因此普罗瑞林是一个有较好开发价值并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扩大应用范围的药物。

药代动力学

普罗瑞林属二室开放模型,静注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以垂体和肾脏浓度最高,大部分在血中降解,主要由肾脏排泄。

发展前景

普罗瑞林为体内一种三肽激素,化学结构相对简单,已人工合成,冻干粉常温下可保存一年,4℃保存可达数年,价格适中。药理剂量的普罗瑞林有明确的抗休克作用,对多种循环休克如失血性、感染性、创伤性、脊髓性休克都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文献报道它对抗过敏性休克、血小板激活因子及白三烯引起的低血压也有抗休克作用,并且在诸多方面优于常用的抗休克药物,如与缩血管药物比较升压较为缓和、不依赖充分容量恢复;与扩血管药物相比,在不输液的条件下仍有相当好的疗效。与纳洛酮相比,普罗瑞林不拮抗μ-阿片受体,不影响吗啡类的使用,对创伤性休克特别有效。因此,普罗瑞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胡德耀, 刘良明, 周学武, 卢儒权, 何凤慈, 陈惠孙. 抗休克新药普罗瑞林的临床前药理[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0(04): 241-246.
  2. 李湘萍, 唐吉友, 迟兆富.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癫痫中的基础与临床[J]. 国外医学. 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0(02): 82-85.
  3. 刘良明, 陈惠孙, 胡德耀, 卢儒权.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拮抗β-内啡肽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4(06): 402-404.
化学性质

普罗瑞林为类白色干燥冻干粉末,有吸湿性。比旋光度[α]^25_D = -65.5° (1%,水)。溶于水。

用途

普罗瑞林具有激发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素的作用,并引起催乳素的释放,用于生化研究和临床诊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机能障碍的参考指标。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dicyclohexylamine salt of N-benzyloxycarbonyl-(L)-pyroglutamic acid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氯化亚砜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25.0 ℃ 、405.3 kPa 条件下, 反应 12.35h, 生成 L-pGlu-L-His-L-Pro-NH2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简单的通过酰氯合成酰胺和肽的方法:快速合成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摘要:
    通过改进用于制备酰氯的经典SOCl 2-吡啶方法,以简单的方式由羧酸的DCHA二环己基铵盐快速合成了酰胺和光学纯的肽。将该改进的SOCl 2-吡啶方法应用于TRH的快速合成。
    DOI:
    10.1016/s0040-4020(01)91381-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simple method for synthesis of amides and peptides through acyl chlorides
    作者:Fuyuhiko Matsuda、Shin Itoh、Noritaka Hattori、Mitsutoshi Yanagiya、Takeshi Matsumoto
    DOI:10.1016/s0040-4020(01)91381-x
    日期:1985.1
    By improvement of the classical SOCl2-pyridine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cid chlorides, amides and optically pure peptides were synthesized rapidly in a simple manner from DCHA dicyclohexylammonium)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This modified SOCl2-pyridine method was applied to a rapid synthesis of TRH.
    通过改进用于制备酰氯的经典SOCl 2-吡啶方法,以简单的方式由羧酸的DCHA二环己基铵盐快速合成了酰胺和光学纯的肽。将该改进的SOCl 2-吡啶方法应用于TRH的快速合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