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加滨是一种白色至淡红色粉末状物质,是合成的氨基吡啶类似物,具有强效的抗惊厥活性。
生物活性Retigabine 2HCl(D-23129)是一种新型的抗痉挛剂,在多种惊厥模型中表现出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开放神经元中的KCNQ2-5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来发挥作用。
靶点Target | Value |
---|---|
KCNQ3/5 (Cell-based assay) | 1.4 μM(EC50) |
KCNQ2/Q3 channels (Cell-based assay) | 1.6 μM(EC50) |
KCQN4 (Cell-based assay) | 5.2 μM(EC50) |
Retigabine 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其机制主要在于神经元细胞中增强钾通道的开放。Retigabine 可显著增加 KCNQ2/Q3 的电流,并促进慢通道失活。在大鼠海马切片实验中,它能提升 GABA 的合成;在人工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中,则增强了 GABA 诱导的氯离子电流。Retigabine 还能在大鼠海马内嗅皮层切片中引起神经元膜超极化,并开放神经元细胞中的钾通道。在分化的 PC12 细胞中,它可增强对 linopirdine 敏感的电流。为了显著提高 GABAA 受体反应,Retigabine 的浓度需大于 10 μM,不同 GABAA 受体亚基的不同组合对 Retigabine 的效力也有所不同,按其效力从强到弱依次为:α1β3γ2=α1β2γ2 > α3β2γ2=α2β2γ2>α5β2γ2=α1β2(N265S)γ2=α1β1γ2。在治疗浓度以上,Retigabine 对电压门控 Nav 和 Cav 通道电流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并不与谷氨酸受体产生显著相互作用。
体内研究Retigabine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增强 GABA 能传输。它被迅速分散并吸收,口服生物利用率为 60%,分布容积约为 6.2 L/kg。当滴定液剂量高达 600-1200 mg/kg 时,其在人体内耐受良好。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 80%。通过口服给药途径具有较高的系统生物利用度,说明 Retigabine 可耐首过代谢。它主要通过 II 期肝葡萄苷酸化和乙酰化进行代谢。Retigabine 的效果存在性别差异,在雄性动物中给药后的药物血浆浓度低于雌性。Retigabine 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进行。行为学分析显示,腹腔注射 Retigabine 在小鼠和大鼠中的治疗指标较差(治疗指标=旋转实验 TD50/最大电休克实验 ED50),但大鼠口服给药后治疗指标为 28.8,这比其他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