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eneacetic acid, R-imino- | 7596-6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eneacetic acid, R-imino-
英文别名
BAAI;imino-phenyl-acetic acid;Imino-phenyl-essigsaeure;α-Imino-phenylessigsaeure;Phenylglyoxylsaeure-imid;2-Imino-2-phenylessigsaeure;2-Imino-2-phenylacetic acid
benzeneacetic acid, R-imino-化学式
CAS
7596-66-9
化学式
C8H7NO2
mdl
MFCD19228809
分子量
149.149
InChiKey
VYAOITMAIFCBC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78.1±23.0 °C(Predicted)
  • 密度:
    1.2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1.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SDS

SDS:ec611c5ea5e283fd432bfd26dc1afbd9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eneacetic acid, R-imino-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2-氨基-2-苯基乙酸
    参考文献:
    名称:
    由α-酮酸仿生合成α-氨基酸
    摘要:
    质子化的α-亚氨基酸RC(= NH 2 +)COOH可通过酸稳定的NADH类似物1-苄基-3-氨基甲酰基-1,4-二氢喹啉轻松还原为α-氨基酸。这是NADH介导的由α-酮酸合成α-氨基酸的第一个模型反应。
    DOI:
    10.1016/s0040-4039(00)77779-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v. Rothenburg,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895, vol. <2> 52, p. 37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三聚丙烯一氧化碳6,6'-[[3,3',5,5'-tetrakis(1,1-dimethylethyl)-[1,1'-biphenyl]-2,2'-diyl]bis(oxy)]bisdibenzo[d,f][1,3,2]dioxaphosphepin 、 dicarbonylacetylacetonato rhodium (I) 、 benzeneacetic acid, R-imino- 、 1,4-bis(((4,4'-dimethoxy-6,6'-di-tert-butyl-2,2'-bisphenoxy)phosphino)oxy)phenyl 、 氢气 作用下, 80.0 ℃ 、600.01 kPa 条件下, 反应 1.0h, 生成 正丁醛异丁醛
    参考文献:
    名称:
    HYDROFORMYLATION METHOD HAVING IMPROVED CATALYST STABILITY IN REACTION
    摘要:
    本文揭示了一种在反应中具有改善催化剂稳定性的氢甲酰化方法。有利地,提供了一种氢甲酰化方法,在该方法中,在氢甲酰化反应过程中,通过将特定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并入,以防止磷酸酯配体中的磷酸酯分解产物作为催化剂毒物,从而提高反应产率并抑制配体和催化剂的分解。
    公开号:
    US20140135533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xidative Cleavage and Amm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i>via</i> Heterogeneous Auto-Tandem Catalysis
    作者:Bo Chen、Lei Zhang、Huihui Luo、Liang Huang、Peipei He、Gaijun Xue、Hongliang Liang、Wen Dai
    DOI:10.1021/jacsau.2c00608
    日期:2023.2.27
    The oxidative cleavage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unsaturated C–C bonds are important processes for synthesis of carbonyl compounds from hydrocarbon feedstocks, yet there has been no report of direct amidation of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via an oxidative cleavage of unsaturated C–C bonds with molecular oxygen as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oxidant. Herein, for the first time, we describe a manganese oxide-catalyzed
    不饱和C-C键的氧化裂解和功能化是烃类原料合成羰基化合物的重要过程,但目前尚无不饱和烃直接酰胺化的报道。不饱和 C-C 键的氧化断裂与分子氧作为环境友好的氧化剂。在此,我们首次描述了一种氧化锰催化的自串联催化策略,该策略能够通过将氧化裂解与酰胺化偶联,从不饱和烃中直接合成酰胺。以氧作为氧化剂和氨作为氮源,各种结构多样的单取代和多取代活化和未活化烯烃或炔烃可以顺利地进行不饱和 C-C 键裂解,生成单碳或多碳短酰胺。此外,反应条件的轻微修改也允许从烯烃或炔烃直接合成位阻腈。该协议具有出色的功能组耐受性、广泛的底物范围、灵活的后期功能化,易于扩展,以及具有成本效益和可回收的催化剂。详细的表征表明,锰氧化物的高活性和选择性归因于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氧空位、更好的还原性和适度的酸性位点。机理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根据底物的结构,反应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
  • 一种苯乙酮制备苯甘氨酸的方法
    申请人:浙江云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45247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乙酮制备苯甘氨酸的方法。现有的制备方法虽然工艺较为成熟,但是采用剧毒品‑氰化钠,反应过程控制要求较高,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与隐患。本发明以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首先在水做溶剂条件下,保持酸性下滴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得到苯酮酸中间体,中间体经溶剂萃取后,通入氨气至pH=1后得到亚胺中间体;最后将亚胺中间体不经分离放入加氢釜中,经催化加氢进行还原反应得到D,L‑苯甘氨酸。本发明避免了使用过去常用的剧毒品‑氰化钠,安全系数明显得到提高。本发明的工艺路线简单,收率较高,各原材料成本较低,因此整体生产成本也具有较好的竞争性。
  • Forster; Mueller,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10, vol. 97, p. 134
    作者:Forster、Mueller
    DOI:——
    日期:——
  • FUNGICIDAL COMPOUNDS HAVING A FLUOROVINYLOXYPHENYL MOIETY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申请人: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公开号:EP1003709B1
    公开(公告)日:2002-02-06
  • FUNGICIDAL COMPOUNDS HAVING A FLUOROVINYL- OR FLUOROPROPENYL-OXYPHENYLOXIME MOIETY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申请人: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公开号:EP1204632A1
    公开(公告)日:2002-05-15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