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素是最常见的海洋荧光素之一,也是绝大多数海洋发光生物的光能贮存分子。它作为水母发光蛋白(Aequorin)的底物而广为人知,在特定荧光素酶如Renilla、Gaussia和Oplophorus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强烈的蓝光(480 nm),无需辅因子参与。除了天然腔肠素外,科研人员还设计了多种具有不同光谱性质、稳定性、钙离子亲和力及通透性的腔肠素衍生物,以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
腔肠素及其衍生物天然腔肠素(55779-48-1):应用非常广泛的标准底物。它是天然水母发光蛋白复合物的发光基团,也是海肾荧光素酶的底物。在底物快速再生很重要的实验中推荐使用天然腔肠素。
腔肠素400(70217-82-2):是一种腔肠素衍生物,用作海肾荧光素酶Rluc的底物,发射峰约400 nm。含有GFP受体的BRET研究是海肾荧光素酶(Rluc)的首选底物,因其对GFP受体的发射波干扰非常小。不适合作为分泌型膜锚定荧光素酶(Gluc)底物。
腔肠素H(50909-86-9):是天然腔肠素的脱羟基衍生物,形成的水母发光蛋白复合物比天然腔肠素复合物的光强度高10倍以上;比天然腔肠素对钙离子敏感度更高。适用于检测钙离子浓度微小变化以及体内外报告基因分析。
腔肠素hcp(123437-32-1):生物发光强度最高,形成的水母发光蛋白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天然腔肠素复合物高190倍,对Ca2+反应速度快。
腔肠素f(123437-16-1):形成的水母发光蛋白复合物的光强度是天然腔肠素复合物的20倍,最大发射波长约8 nm。具有最好的细胞渗透性。在需要具极高钙离子Ca2+灵敏度的实验中建议使用腔肠素f。
腔肠素e(114496-02-5):体外水母发光蛋白再生中腔肠素e的速度最高,具有双发射峰,分别为405 nm和465 nm。可在PCa5-7F范围内通过双发射峰荧光强度比率的方式测定Ca2+浓度,提高检测准确度。但由于渗透性差,不适合胞内应用,在溶液中稳定性差。
腔肠素n:所有的腔肠素衍生物中荧光强度最弱,对Ca2+反应时间明显慢于天然腔肠素。一种适用于特定实验的低发光强度底物。
Coelenterazine是一种发光酶底物,用于在BRET、ELISA和HTS技术中监测受体基因的表达情况。
体外研究各种生物过程的研究表明,coelenterazine(CTZ)能够被荧光素酶催化,如海肾Renilla reniformis (Rluc) 和海洋桡足动物Gaussia princeps(Gluc),从而发散蓝色的光。在表达Gli36-Gluc或Gli36-Rluc的Gli36细胞中,coelenterazine(8 μM/ml)表现出生物发光信号;在RIN-5F、4T1、HCT 116、HEK 293、293FT、HeLa和INS-1细胞中,则用于测定超氧阴离子浓度。
体内研究Coelenterazine能够检测植入4T1的小鼠中的癌症相关超氧阴离子,并用于评估超氧阴离子在癌症细胞生物学及病理学中的作用。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腔肠素 | coelenterazine | 55779-48-1 | C26H21N3O3 | 423.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