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sodium succinate hexahydrate | 6106-21-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sodium succinate hexahydrate
英文别名
Sodium;butanedioate;hydrate;sodium;butanedioate;hydrate
disodium succinate hexahydrate化学式
CAS
6106-21-4
化学式
C4H4O4*6H2O*2Na
mdl
——
分子量
270.145
InChiKey
JISIBLCXFLGVJX-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 °C
  • 溶解度:
    H2O:1 Mat 20 °C,透明,无色
  • LogP:
    -0.591 (est)
  • 稳定性/保质期:
    1. 常温常压下稳定,为白色结晶颗粒,无臭味,无酸味,具有特殊的贝类鲜味。易溶于水(35g/100mL,25℃),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稳定,在加热至120℃时会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物(白色粉末)。小白鼠经口LD₅₀>10g/kg。 2. 其水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55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81.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37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7190090
  • RTECS号:
    WM7751000
  • 储存条件:
    请将药品存放在避光、阴凉且干燥的地方,并密封保存。

SDS

SDS:7aaa21091aef58d5c7b3a3a5892e45a3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丁二酸钠 二元 六水合物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Succinic acid disodium salt
Butanedioic acid disodium salt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Succinic acid disodium salt
别名
Butanedioic acid disodium salt
: C4H4Na2O4 · 6H2O
分子式
: 270.14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Disodium succinate hexahydrat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6106-21-4
No.) 205-778-7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氧化钠
碳氧化物, 氧化钠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8.0 - 9.5 在 270 g/l 在 25 °C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270 g/l 在 20 °C - 完全溶解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颗粒,无臭,无酸味,具有特殊的贝类鲜味。易溶于水(35g/100mL,25℃),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稳定,在120℃下加热会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物(白色粉末)。小白鼠经口LD₅₀>10g/kg。

用途
我国规定可用于调味料,最大使用量为20.0g/kg。用作调味剂、缓冲剂和中和剂等,也可作为医药中间体及扇贝类食品的调味用添加剂。

生产方法
通过5%硫酸水解顺丁烯二酸酐生成顺丁烯二酸,在40~50℃下于陶瓷电解罐中进行电解生成丁二酸。电解液经冷却、结晶、分离后溶于水,并用氢氧化钠中和得琥珀酸二钠;再将结晶品在120℃下用热风干燥可得到无水物。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sodium succinate hexahydrate 在 ammonia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由 4, 4'-联吡啶连接的 Succinato 桥接螺旋链的新型 3D 框架配位聚合物:[Cu (bpy) (H2O) 2 (C4H4O4)]? 2H2O
    摘要:
    [Cu (bpy) (H2O) 2 (C4H4O4)] · 2H2O 的蓝色针状晶体是通过缓慢蒸发含有新鲜 Cu (C4H4O4) · 2H2O 沉淀物、4, 4'-联吡啶和氨。在复合物中,六个配位的 Cu 原子通过双单齿琥珀酸阴离子连接成围绕 [001] 轴螺旋传播的链。这些链通过 4,4'-联吡啶配体互连成 3D 框架,晶体 H2O 分子位于沿 [100]、[010] 和 [110] 方向的通道中。Cu2 + 离子处于两个氮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的扭曲八面体配位中(赤道键:Cu-N 1.986 (5), 2.015 (5) A;Cu-O 1.950 (6), 1.954 (6) A;轴向键) Cu-O:2.524(9)、2.539(8)A)。此外,还将讨论该化合物的热和磁行为。水晶资料:六边形,
    DOI:
    10.1002/zaac.200300051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二酸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disodium succinate hexahyd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两种琥珀酸金属配合物[LiC2H2O2]2(s)和[NaC2H2O2·3H2O]2(s)的晶体结构、Hirshfeld表面和热化学性质的综合比较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合成了两种琥珀酸的水性和非水性金属配合物,即琥珀酸锂(CCDC:2284044)和六水合物琥珀酸钠(CCDC:2296979)。它们的晶体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晶体学测定。琥珀酸锂以三角空间群结晶,六水琥珀酸钠以三斜空间群结晶。记录了两种配合物的赫什菲尔德表面和相应的二维指纹,表明琥珀酸锂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主要是配位键,而六水琥珀酸钠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主要是分子间氢的形成。利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两种配合物在低温区间的实验热容,并通过拟合测量的实验热容,得到了热容随折叠转变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最小二乘法,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它们在低温区间以5 K为间隔的Sulpine热容值以及它们相对于298.15 K的热力学函数值。 TG/DSC 曲线还揭示了标题配合物的分子结构。
    DOI:
    10.1016/j.inoche.2023.1117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f-assembly of copper succinate nanoparticles to form anisotropic mesostructures
    作者:Aparna Ganguly、Tokeer Ahmad、Ashok K. Ganguli
    DOI:10.1039/b820778j
    日期:——
    Uniform cylindrical rods of copper succinate dihydrate of several microns in length and 200 nm in diameter were obtained by the reverse micellar (microemulsion)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CTAB as the surfactant. The rod-like structures are formed by an ordered assembly of spherical particles of 4–5 nm, which is facilitated by water molecules. The copper succinate particles, in the absence of the microemulsion or surfactant, show only spherical geometry, whil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urfactant, thicker rods (compared to as obtained by reverse micellar method) of varying length were obtained. The formation of the rod-like structure is driven by the permanent dipole moment of the succinate ion, which leads to the oriented attachment of the nano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urfactant. A new phase (anhydrous copper succinate) is obtained upon heating the dihydrate at 75 °C, which shows branched and corrugated rods assembled from a random arrangement of nanoparticles. The water molecules appear to control the morphology of the rods giving smooth rods (ordered arrangement of nanoparticles) for the dihydrate while branched or disrupted rods with random arrangement of nanoparticles are obtained for the anhydrous phase. The chain length of the dicarboxylic acid (ligand) appears to have a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aspect ratio of these anisotropic mesostructures.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self assembly into ordered nanostructures and to control the anisotropy would lead us towards a proper design of nanodevices.
    均匀的铜琥珀酸二水合物圆柱状杆件,长度为数微米,直径为200纳米,通过反向微乳(微乳液)方法在室温下以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获得。这些杆状结构由4-5纳米的球形颗粒有序组装而成,水分子促进了这一过程。在没有微乳液或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铜琥珀酸颗粒仅显示出球形几何形状,而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获得了更厚的杆(与反向微乳方法获得的相比),且长度不同。杆状结构的形成是由琥珀酸根离子的永久偶极矩驱动的,这导致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纳米颗粒的定向附着。将二水合物加热至75°C时,获得了一种新相(无水铜琥珀酸),其显示出由随机排列的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支状和波纹状杆。水分子似乎控制了杆的形态,使二水合物形成光滑的杆(有序排列的纳米颗粒),而无水相则获得了带有随机排列的纳米颗粒的支状或断裂杆。二羧酸(配体)的链长似乎在控制这些各向异性介观结构的纵横比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创造适合自组装成有序纳米结构的条件,以及控制各向异性的能力,将引导我们朝着合理设计纳米器件的方向发展。
  • Nickel(II) Coordination Polymers – 4,4′‐Bipyridine‐Connected Six‐ and Four‐Fold Metal–Succinate Helic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hiral and Achiral Networks
    作者:Sunirban Das、Swamy Maloth、Samudranil Pal
    DOI:10.1002/ejic.201100355
    日期:2011.9
    trans pairs of 4,4′-bipyridine, succinate, and water molecules. The helical metal–succinate chains have a right-handed sixfold configuration in 1, with guest water molecules inside the helix, and both right- and left-handed fourfold configurations in 2, with guest water molecules outside the helix. The parallel helical substructures are connected by 4,4′-bipyridine and provide 3D chiral 75.9 and achiral
    等摩尔量的 Ni(NO3)2·6H2O、Na2(suc)·6H2O(suc = 琥珀酸盐)和 4,4'-联吡啶(bipy)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配位聚合物 [Ni(suc)(bipy) (H2O)2]n·2nH2O (1) 和 [Ni(suc)(bipy)(H2O)2]n·nH2O (2)。通过元素分析、光谱、热重和磁化率测量对配合物进行表征。晶体结构表明,这两种配合物中的金属中心都在一个扭曲的八面体 N2O4 配位球中,由 4,4'-联吡啶、琥珀酸盐和水分子的相互反式对组装而成。螺旋金属琥珀酸盐链在 1 中具有右手六重构型,在螺旋内部有客体水分子,在 2 中具有右手和左手四重构型,客体水分子在螺旋外。
  • Cobalt(<scp>ii</scp>) and copper(<scp>ii</scp>) supramolecular networks with a 1-iminoisoindoline asymmetric pincer
    作者:Piotr Zabierowski、Dariusz Matoga、Wojciech Nitek
    DOI:10.1039/c5ra02063h
    日期:——
    The first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balt(II) and copper(II) complexes with an in situ prepared novel asymmetric trinitrogen isoindoline-based pincer type ligand, N-(2-picolyl)isoindoline-1-(2-picolyl)imine (pap), are reported. Single-crystal X-ray structures of the cis-[M(pap)Cl2] (M = Cu, Co) complexes reveal the presence of rare seven-membered chelate rings as well as various coordination
    第一合成和钴(表征II)和铜(II用)络合物在原位制备的新的非对称trinitrogen基于异二氢吲哚钳型配体,ñ - (2-吡啶甲基)异二氢吲哚-1-(2-吡啶甲基)亚胺(PAP),均已报告。顺式-[M(pap)Cl 2 ](M = Cu,Co)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结构揭示了稀有七元螯合环的存在以及各种配位几何形状和堆积模式。发现水溶性络合物可与二羧酸根离子,对苯二甲酸酯(ta)和琥珀酸酯(suc)反应,形成三种新化合物[M(H 2O)(pap)] 2(μ-ta)}·ta· x H 2 O(M = Cu和Co)和[Co(pap)(suc)]· x H 2 O} n。报告并讨论了它们的单晶X射线结构。刚性ta离子促进双核水合超分子骨架的形成,而柔性suc接头则结合[Co(pap)] 2+部分变成一维锯齿形链。链非共价地组织成超分子网络。发现负责发光性质的庞大的钳形配体在这些反应中是惰性的
  • 一种琥珀酸亚铁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王峰
    公开号:CN105669438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琥珀酸亚铁的制备方法,将六水合琥珀酸二钠与四水合氯化亚铁分别溶于二次蒸馏水中得到无色的六水合琥珀酸二钠溶液和黄绿色的四水合氯化亚铁溶液,将四水合氯化亚铁溶液缓慢加入六水合琥珀酸二钠溶液中,再加入二次蒸馏水至100ml,100℃下加热回流搅拌;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抽滤、洗涤得到粗产品,经三次重结晶后得到产品,将产品放入烘箱内干燥。
  • Crystal Structures of [Mn2(H2O)4(phen)2(C4H4O4)2] · 2 H2O and [Mn(phen)2(H2O)2][Mn(phen)2(C4H4O4)](C4H4O4) · 7 H2O
    作者:Yue-Qing Zheng、Jian-Li Lin、Jie Sun
    DOI:10.1002/1521-3749(200105)627:5<1059::aid-zaac1059>3.0.co;2-5
    日期:2001.5
    rings. Kristallstrukturen von [Mn2(H2O)4(phen)2(C4H4O4)2] · 2H2O und [Mn(phen)2(H2O)2][Mn(phen)2(C4H4O4)](C4H4O4) · 7 H2O Die Reaktion von 1,10-Phenanthrolinmonohydrat, Na2C4H4O4 · 6 H2O und MnSO4 · H2O in CH3OH/ H2O ergab ein Gemisch von [Mn2(H2O)4(phen)2(C4H4O4)2] · 2H2O (1) und [Mn(phen)2(H2O)2][Mn(phen)2(C4H4O4)](C4H4O4) · 7 H2O (2). Die Kristallstruktur von 1 (P1 (Nr. 2), a = 8,257(1) A, b = 8
    1,10-菲咯啉一水合物、Na2C4H4O4·6 H2O 和 MnSO4·H2O 在 CH3OH/H2O 中反应生成 [Mn2(H2O)4(phen)2(C4H4O4)2]·2 H2O (1) 和 [Mn( phen)2(H2O)2][Mn(phen)2(C4H4O4)](C4H4O4) · 7 H2O (2)。晶体结构 1 (P1 (no. 2), a = 8.257(1) A, b = 8.395(1) A, c = 12.879(2) A, α = 95.33(1)°, β = 104.56(1) )°, γ = 106.76(1)°, V = 814.1(2) A3, Z = 1) 由双核 [Mn2(H2O)4(phen)2(C4H4O4)2] 分子和氢键 H2O 分子组成。中心对称双核分子,其中 Mn 原子由一个 phen 配体的两个 N 原子和来自两个 H2O 分子和两个双单齿琥珀酸配体的四个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