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3-(4-furan-2-yl-phenyl)-but-2-en-1-ol | 352288-2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3-(4-furan-2-yl-phenyl)-but-2-en-1-ol
英文别名
(E)-3-[4-(furan-2-yl)phenyl]but-2-en-1-ol
(E)-3-(4-furan-2-yl-phenyl)-but-2-en-1-ol化学式
CAS
352288-25-6
化学式
C14H14O2
mdl
——
分子量
214.264
InChiKey
HAZXCRLYVRLJMR-DHZHZOJ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33.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3-(4-furan-2-yl-phenyl)-but-2-en-1-olmanganese(IV) oxide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为溶剂, 生成 (E)-2-(4-(penta-2,4-dien-2-yl)phenyl)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 1,3-二烯与 CO2 的不对称二羧化反应
    摘要:
    二羧酸及其衍生物是有机合成、生物化学和聚合物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CO 2催化二羧化代表了一种直接且可持续的二羧酸途径,但它仍然具有高度挑战性,并且仅限于生成非手性或外消旋二羧酸。迄今为止,尚未报道用CO 2催化不对称二羧化反应生成手性二羧酸。在此,我们首次报道了通过 Cu 催化 1,3-二烯与 CO 2发生不对称二羧化反应。该策略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途径来制备具有高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手性二羧酸。铜自中继催化,即铜催化 1,3-二烯硼羧化生成羧化烯丙基硼酸酯中间体,随后 C-B 键羧化生成二羧酸酯,是这种双羧化成功的关键。此外,该方案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易于产物衍生化以及手性液晶聚酯和类药物支架的容易合成。
    DOI:
    10.1021/jacs.3c1414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 1,3-二烯与 CO2 的不对称二羧化反应
    摘要:
    二羧酸及其衍生物是有机合成、生物化学和聚合物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CO 2催化二羧化代表了一种直接且可持续的二羧酸途径,但它仍然具有高度挑战性,并且仅限于生成非手性或外消旋二羧酸。迄今为止,尚未报道用CO 2催化不对称二羧化反应生成手性二羧酸。在此,我们首次报道了通过 Cu 催化 1,3-二烯与 CO 2发生不对称二羧化反应。该策略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途径来制备具有高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手性二羧酸。铜自中继催化,即铜催化 1,3-二烯硼羧化生成羧化烯丙基硼酸酯中间体,随后 C-B 键羧化生成二羧酸酯,是这种双羧化成功的关键。此外,该方案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易于产物衍生化以及手性液晶聚酯和类药物支架的容易合成。
    DOI:
    10.1021/jacs.3c141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申请人:Novo Nordisk A/S
    公开号:US06555577B1
    公开(公告)日:2003-04-29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of the general formula (I) The compounds are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and/or prevention of conditions mediated by nuclear receptors, in particular 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PPAR).
    本发明涉及一般式(I)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治疗和/或预防由核受体介导的疾病中具有用途,特别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
  • US6555577B1
    申请人:——
    公开号:US6555577B1
    公开(公告)日:2003-04-29
  • US6867218B2
    申请人:——
    公开号:US6867218B2
    公开(公告)日:2005-03-15
  • Cu-Catalyzed Asymmetric Dicarboxylation of 1,3-Dienes with CO<sub>2</sub>
    作者:Yong-Yuan Gui、Xiao-Wang Chen、Xiao-Yan Mo、Jun-Ping Yue、Rong Yuan、Yi Liu、Li-Li Liao、Jian-Heng Ye、Da-Gang Yu
    DOI:10.1021/jacs.3c14146
    日期:2024.2.7
    it is still highly challenging and limited to generation of achiral or racemic dicarboxylic acids. To date, catalytic asymmetric dicarboxylation with CO2 to give chiral dicarboxylic acids has not been reported. Herein, we report the first asymmetric dicarboxylation of 1,3-dienes with CO2 via Cu catalysis. This strategy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route to chiral dicarboxylic acids
    二羧酸及其衍生物是有机合成、生物化学和聚合物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CO 2催化二羧化代表了一种直接且可持续的二羧酸途径,但它仍然具有高度挑战性,并且仅限于生成非手性或外消旋二羧酸。迄今为止,尚未报道用CO 2催化不对称二羧化反应生成手性二羧酸。在此,我们首次报道了通过 Cu 催化 1,3-二烯与 CO 2发生不对称二羧化反应。该策略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途径来制备具有高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手性二羧酸。铜自中继催化,即铜催化 1,3-二烯硼羧化生成羧化烯丙基硼酸酯中间体,随后 C-B 键羧化生成二羧酸酯,是这种双羧化成功的关键。此外,该方案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易于产物衍生化以及手性液晶聚酯和类药物支架的容易合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斯替戊喷酯-d9 隐甲藻 苯酚,2-(1-氯-3-乙基-3-羟基-1-戊烯基)-,(E)- 苯甲醛甘油缩醛 苯(甲)醛,2-[(1E,3S,4S,5E)-3,4-二羟基-1,5-庚二烯-1-基]-6-羟基- 肉桂醇 稻瘟醇 烯效唑 烯效唑 烯唑醇 (E)-(S)-异构体 氯化2-[(4-氨基-2-氯苯基)偶氮]-1,3-二甲基-1H-咪唑正离子 戊基肉桂醇 咖啡酰基乙醇 反式-3,4,5-三甲氧基肉桂醇 alpha-苯乙烯基-4-吡啶甲醇 R-烯效唑 R-烯唑醇 6-甲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1-庚烯-3-醇 5-甲基-1-(3,4,5-三甲氧基苯基)-1-己烯-3-醇 5-甲基-1-(1,3-苯并二氧戊环-5-基)-1-己烯-3-醇 4-苯基-3-丁烯-2-醇 4-羟基肉桂醇 4-羟基-6-苯基己-5-烯-2-酮 4-硝基肉桂醇 4-甲基-1-苯基戊-1-烯-3-醇 4-(4-硝基苯基)丁-3-烯-2-醇 4-(4-溴苯基)丁-3-烯-2-醇 4-(4,4-二甲基-3-羟基-1-戊烯基)邻苯二酚 4-(3-羟基丙烯基)-2,6-双(3-甲基-2-丁烯基)苯酚 4-(3-羟基丙-1-烯基)苯酚 4-(2-苯基乙烯基)庚-1,6-二烯-4-醇 4,4-二氯-5,5,5-三氟-1-苯基戊-1-烯-3-醇 4,4,5,5,5-五氟-1-苯基戊-1-烯-3-醇 3-苯基戊-2-烯-1,5-二醇 3-苯基丙-2-烯-1-醇 3-甲基肉桂醇 3-甲基-4-苯基丁-3-烯-2-醇 3-甲基-4-苯基丁-3-烯-1,2-二醇 3-甲基-1-苯基戊-1-烯-4-炔-3-醇 3-甲基-1-苯基戊-1-烯-3-醇 3-氯-4-氟-4-苯基丁-3-烯-2-醇 3-(4-甲基苯基)丙-2-烯-1-醇乙酸酯 3-(4-溴苯基)丙-2-烯-1-醇 3-(3-硝基苯基)丙-2-烯-1-醇 3-(3,5-二氟苯基)丙醇 3-(3,4-二氯苯基)丙-2-烯-1-醇 3-(3,4,5-三甲氧基苯基)-2-丙烯-1-醇 3-(2-溴苯基)丙-2-烯-1-醇 3-(2-氟苯基)丙-2-烯-1-醇 3-(2,4-二氯苯基)-2-丙烯-1-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