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4-二硝基苯-L-苏氨酸 | 14401-07-1

中文名称
N-2,4-二硝基苯-L-苏氨酸
中文别名
N-2,4-DNP-L-苏氨酸;N-2,4-二硝基苯基-l-苏氨酸
英文名称
N-(2,4-dinitro-phenyl)-DL-threonine
英文别名
N-(2,4-Dinitro-phenyl)-DL-threonin;(+/-)-threo-2-(2.4-Dinitro-anilino)-3-hydroxy-buttersaeure;Threonine, N-(2,4-dinitrophenyl)-;(2S,3R)-2-(2,4-dinitroanilino)-3-hydroxybutanoic acid
N-2,4-二硝基苯-L-苏氨酸化学式
CAS
14401-07-1;1655-65-8
化学式
C10H11N3O7
mdl
MFCD00038095
分子量
285.213
InChiKey
PWOCOTZWYFGDMO-ANLVUFK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54 °C
  • 沸点:
    572.0±50.0 °C(Predicted)
  • 密度:
    1.62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161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8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4.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325

SDS

SDS:985d271b91d0b3e69f3f4867d4709605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4-二硝基苯-L-苏氨酸 在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生成 α-(2,4-Dinitro-phenylamino)-β-methoxy-buttersaeure-methyl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αβ-不饱和酰基衍生物的分子内氧化合成2-羧基-6-硝基苯并咪唑1-氧化物
    摘要:
    在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αβ-不饱和酰基衍生物的碱性溶液中,2-硝基基团分子内氧化不饱和酰基链的β-位。氧化的β-碳的逆醛醇裂解发生在分裂产物的闭环反应中,产生醛和2-羧基-6-硝基苯并咪唑1-氧化物(65-75%)。对于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丙烯酸的甲酯及其β-取代的类似物,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巴豆酸酯和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肉桂酸酯发生该反应。各自的反应顺序,以及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丙烯酸的丙基酰胺。这些反应在具有大量碱的质子和非质子溶剂中发生,并提出了一种暂定的协同机制。N的反应与碱混合的-2,4-二硝基苯基甘氨酸甲酯可如上所述产生中等收率(50-60%)的2-羧基-6-硝基苯并咪唑1-氧化物。丝氨酸,苏氨酸和β-苯基丝氨酸的N -2,4-二硝基苯基甲基酯在碱中经历逆醛缩反应,形成相应的醛和N -2,4-二硝基苯基甘氨酸甲酯,后者迅速经历了
    DOI:
    10.1039/j3967000175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orter; Sanger, Biochemical Journal, 1948, vol. 42, p. 287,28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coffone et al., 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 1957, vol. 87, p. 354,365
    作者:Scoffone et al.
    DOI:——
    日期:——
  • Porter; Sanger, Biochemical Journal, 1948, vol. 42, p. 287,288
    作者:Porter、Sanger
    DOI:——
    日期:——
  • The synthesis of 2-carboxy-6-nitrobenzimidazole 1-oxides by intramolecular oxidation of α-(2,4-dinitrophenylamino)-αβ-unsaturated acyl derivatives
    作者:A. E. Luetzow、J. R. Vercellotti
    DOI:10.1039/j39670001750
    日期:——
    β-substituted anologues, α-(2,4-dinitrophenylamino)crotonate and α-(2,4-dinitrophenylamino)cinnamate, in that respective order of reactivity, as well as the propyl amide of α-(2,4-dinitrophenylamino)acrylic acid. These reactions occur in protic and aprotic solvent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bases, and a tentative concerted mechanism is proposed. Reaction of N-2,4-dinitrophenylglycine methyl ester with base gives
    在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αβ-不饱和酰基衍生物的碱性溶液中,2-硝基基团分子内氧化不饱和酰基链的β-位。氧化的β-碳的逆醛醇裂解发生在分裂产物的闭环反应中,产生醛和2-羧基-6-硝基苯并咪唑1-氧化物(65-75%)。对于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丙烯酸的甲酯及其β-取代的类似物,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巴豆酸酯和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肉桂酸酯发生该反应。各自的反应顺序,以及α-(2,4-二硝基苯基氨基)丙烯酸的丙基酰胺。这些反应在具有大量碱的质子和非质子溶剂中发生,并提出了一种暂定的协同机制。N的反应与碱混合的-2,4-二硝基苯基甘氨酸甲酯可如上所述产生中等收率(50-60%)的2-羧基-6-硝基苯并咪唑1-氧化物。丝氨酸,苏氨酸和β-苯基丝氨酸的N -2,4-二硝基苯基甲基酯在碱中经历逆醛缩反应,形成相应的醛和N -2,4-二硝基苯基甘氨酸甲酯,后者迅速经历了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