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S)-methyl 2-O-benzyl-7-deoxy-3,4-O-(2',3'-dimethoxybutane-2',3'-diyl)-L-glycero-α-D-manno-heptapyranoside | 741735-0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S)-methyl 2-O-benzyl-7-deoxy-3,4-O-(2',3'-dimethoxybutane-2',3'-diyl)-L-glycero-α-D-manno-heptapyranoside
英文别名
——
(2'S,3'S)-methyl 2-O-benzyl-7-deoxy-3,4-O-(2',3'-dimethoxybutane-2',3'-diyl)-L-glycero-α-D-manno-heptapyranoside化学式
CAS
741735-03-5
化学式
C21H32O8
mdl
——
分子量
412.48
InChiKey
BIDPIWYLAAHKDY-KANDCNJ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3'S)-methyl 2-O-benzyl-7-deoxy-3,4-O-(2',3'-dimethoxybutane-2',3'-diyl)-L-glycero-α-D-manno-heptapyranosid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2S,3S,4aR,5R,7S,8S,8aR)-5-((S)-1-Hydroxy-ethyl)-2,3,7-trimethoxy-2,3-dimethyl-hexahydro-pyrano[3,4-b][1,4]dioxin-8-ol
    参考文献:
    名称:
    ADP-β-l-甘油-d-甘露-庚糖6-差向异构酶催化反应的机理
    摘要:
    ADP-l-甘油-d-甘露糖-庚糖 6-差向异构酶 (AGME, RfaD) 是一种细菌酶,参与脂多糖生物合成并相互转化 ADP-β-l-甘油-d-甘露糖-庚糖 (ADP-l,d -Hep) 与 ADP-β-d-甘油-d-甘露糖-庚糖 (ADP-d,d-Hep)。已知 AGME 需要紧密结合的 NADP+ 辅因子才能发挥活性,并且可能采用一种涉及底物瞬时氧化的机制。四种机制可能性被认为涉及庚糖核苷酸的 C-7''、C-6'' 或 C-4'' 处的瞬时氧化。在这项贡献中,溶剂同位素掺入研究和替代底物的使用为直接在 C-6' ' 上涉及非立体特异性氧化/还原的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发现差向异构化在没有任何可检测的溶剂衍生的氘或 18O-同位素掺入产物的情况下进行。这反对涉及碳质子转移或脱水/再水化事件的机制。此外,发现脱氧类似物 7''-脱氧-ADP-1,d-Hep 和 4''-脱氧-ADP-1
    DOI:
    10.1021/ja0485659
  • 作为产物:
    描述:
    ((2S,3S,4aR,5R,7S,8S,8aS)-8-Benzyloxy-2,3,7-trimethoxy-2,3-dimethyl-hexahydro-pyrano[3,4-b][1,4]dioxin-5-yl)-methanol 在 草酰氯二甲基亚砜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2'S,3'S)-methyl 2-O-benzyl-7-deoxy-3,4-O-(2',3'-dimethoxybutane-2',3'-diyl)-L-glycero-α-D-manno-hepta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ADP-β-l-甘油-d-甘露-庚糖6-差向异构酶催化反应的机理
    摘要:
    ADP-l-甘油-d-甘露糖-庚糖 6-差向异构酶 (AGME, RfaD) 是一种细菌酶,参与脂多糖生物合成并相互转化 ADP-β-l-甘油-d-甘露糖-庚糖 (ADP-l,d -Hep) 与 ADP-β-d-甘油-d-甘露糖-庚糖 (ADP-d,d-Hep)。已知 AGME 需要紧密结合的 NADP+ 辅因子才能发挥活性,并且可能采用一种涉及底物瞬时氧化的机制。四种机制可能性被认为涉及庚糖核苷酸的 C-7''、C-6'' 或 C-4'' 处的瞬时氧化。在这项贡献中,溶剂同位素掺入研究和替代底物的使用为直接在 C-6' ' 上涉及非立体特异性氧化/还原的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发现差向异构化在没有任何可检测的溶剂衍生的氘或 18O-同位素掺入产物的情况下进行。这反对涉及碳质子转移或脱水/再水化事件的机制。此外,发现脱氧类似物 7''-脱氧-ADP-1,d-Hep 和 4''-脱氧-ADP-1
    DOI:
    10.1021/ja04856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