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R)-5-Methyl-3-methylsulfanylmethyl-hex-4-en-2-ol | 1027313-5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R)-5-Methyl-3-methylsulfanylmethyl-hex-4-en-2-ol
英文别名
(2S,3R)-5-methyl-3-(methylsulfanylmethyl)hex-4-en-2-ol
(2S,3R)-5-Methyl-3-methylsulfanylmethyl-hex-4-en-2-ol化学式
CAS
1027313-55-8
化学式
C9H18OS
mdl
——
分子量
174.307
InChiKey
DBPAOIHRDPLGEZ-IUCAKER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45.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3R)-5-Methyl-3-methylsulfanylmethyl-hex-4-en-2-ol 在 W2 Raney Ni 作用下, 以 乙醇环己烯 为溶剂, 以75%的产率得到(2S,3R)-3,5-Dimethyl-hex-4-e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2,3] -thia-wittig重排中的1,2-不对称诱导应用于离子霉素的C 17 –C 22亚基的合成
    摘要:
    由(S)乳酸乙酯分十步合成标题化合物2。它们包括高度非对映选择性[2,3]硫-维蒂希重排(9→10),在CC键存在下进行化学选择性脱硫(8→12)以及由LDA和环氧化物13生成烯丙醇14在Mihelich的条件下获得。
    DOI:
    10.1016/s0040-4039(00)78355-9
  • 作为产物:
    描述:
    正丁基锂sodium ethanolate 、 naphthalen-1-yl-lith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17h, 生成 (2S,3R)-5-Methyl-3-methylsulfanylmethyl-hex-4-e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2,3] -thia-wittig重排中的1,2-不对称诱导应用于离子霉素的C 17 –C 22亚基的合成
    摘要:
    由(S)乳酸乙酯分十步合成标题化合物2。它们包括高度非对映选择性[2,3]硫-维蒂希重排(9→10),在CC键存在下进行化学选择性脱硫(8→12)以及由LDA和环氧化物13生成烯丙醇14在Mihelich的条件下获得。
    DOI:
    10.1016/s0040-4039(00)7835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2-asymmetric induction in the [2,3]-thia-wittig rearrangement applied to a synthesis of the C17–C22 subunit of ionomycin
    作者:Holger von der Emde、Anja Langels、Mathias Noltemeyer、Reinhard Brückner
    DOI:10.1016/s0040-4039(00)78355-9
    日期:1994.10
    The title compound 2 was synthesized from (S) ethyl lactate in 10 steps. They include a highly diastereoselective [2,3] thia-Wittig rearrangement (9→10), a chemoselective desulfuriz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CC bond (8→12), and the generation of allylic alcohol 14 from LDA and epoxide 13 obtained under Mihelich's conditions.
    由(S)乳酸乙酯分十步合成标题化合物2。它们包括高度非对映选择性[2,3]硫-维蒂希重排(9→10),在CC键存在下进行化学选择性脱硫(8→12)以及由LDA和环氧化物13生成烯丙醇14在Mihelich的条件下获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