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S,4R,5R)-2-hydroxymethyl-3,4-isopropylidenedioxy-5-methylpyrrolidine | 362658-0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S,4R,5R)-2-hydroxymethyl-3,4-isopropylidenedioxy-5-methylpyrrolidine
英文别名
[(3aS,4S,6R,6aR)-2,2,6-trimethyl-4,5,6,6a-tetrahydro-3aH-[1,3]dioxolo[4,5-c]pyrrol-4-yl]methanol
(2S,3S,4R,5R)-2-hydroxymethyl-3,4-isopropylidenedioxy-5-methylpyrrolidine化学式
CAS
362658-04-6
化学式
C9H17NO3
mdl
——
分子量
187.239
InChiKey
IWQVIAWVEARYPY-CWKFCGS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0.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3S,4R,5R)-2-hydroxymethyl-3,4-isopropylidenedioxy-5-methylpyrrolidine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7.0h, 以100%的产率得到(2S,3S,4R,5R)-3,4-dihydroxy-2-hydroxymethyl-5-methylpyrrol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硝酮方法从 D-核糖中制备吡咯烷二醇和吡咯烷 N-氧化物并进行生物学评价
    摘要:
    描述了具有各种 2-取代基的 3,4-异亚丙基二氧基-5-甲基吡咯烷 1-氧化物转化为游离二醇,并通过还原转化为相应的吡咯烷二醇(亚氨基糖醇)。吡咯烷 N-氧化物通过不饱和羟胺从 D-核糖衍生而来,关键步骤是硝酮加成和 Cope-House 环化,如前所述。检查了这些化合物在糖苷酶抑制方面的生物活性;虽然所有测试的吡咯烷 N-氧化物都被证明是无活性的,但一些新的亚氨基多元醇对 α-L-岩藻糖苷酶和 α-D-葡萄糖苷酶表现出中等活性,Ki 值为 30-40 μM。
    DOI:
    10.1002/1099-0690(200107)2001:13<2547::aid-ejoc2547>3.0.co;2-h
  • 作为产物:
    描述:
    (2S,3S,4R,5R)-1-benzyl-2-(1',2'-dihydroxyethyl)-3,4-isopropylidenedioxy-5-methylpyrrolidinepalladium dihydroxide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lead(IV) acetat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氢气 、 sod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甲醇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20.0 ℃ 、400.01 kPa 条件下, 反应 85.0h, 生成 (2S,3S,4R,5R)-2-hydroxymethyl-3,4-isopropylidenedioxy-5-methylpyrrol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硝酮方法从 D-核糖中制备吡咯烷二醇和吡咯烷 N-氧化物并进行生物学评价
    摘要:
    描述了具有各种 2-取代基的 3,4-异亚丙基二氧基-5-甲基吡咯烷 1-氧化物转化为游离二醇,并通过还原转化为相应的吡咯烷二醇(亚氨基糖醇)。吡咯烷 N-氧化物通过不饱和羟胺从 D-核糖衍生而来,关键步骤是硝酮加成和 Cope-House 环化,如前所述。检查了这些化合物在糖苷酶抑制方面的生物活性;虽然所有测试的吡咯烷 N-氧化物都被证明是无活性的,但一些新的亚氨基多元醇对 α-L-岩藻糖苷酶和 α-D-葡萄糖苷酶表现出中等活性,Ki 值为 30-40 μM。
    DOI:
    10.1002/1099-0690(200107)2001:13<2547::aid-ejoc2547>3.0.co;2-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Pyrrolidinediols and Pyrrolidine N-Oxides from D-Ribose Using the Nitrone Approach
    作者:Andreas M. Palmer、Volker Jäger
    DOI:10.1002/1099-0690(200107)2001:13<2547::aid-ejoc2547>3.0.co;2-h
    日期:2001.7
    olidine 1-oxides with various 2-substituents into the free diols and, by reduction, into the corresponding pyrrolidinediols (iminoglycitols) is described. The pyrrolidine N-oxides were derived from D-ribose via unsaturated hydroxylamines, with the key steps of nitrone addition and Cope−House cyclization as described earlier.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se compounds with respect to glycosidase inhibition
    描述了具有各种 2-取代基的 3,4-异亚丙基二氧基-5-甲基吡咯烷 1-氧化物转化为游离二醇,并通过还原转化为相应的吡咯烷二醇(亚氨基糖醇)。吡咯烷 N-氧化物通过不饱和羟胺从 D-核糖衍生而来,关键步骤是硝酮加成和 Cope-House 环化,如前所述。检查了这些化合物在糖苷酶抑制方面的生物活性;虽然所有测试的吡咯烷 N-氧化物都被证明是无活性的,但一些新的亚氨基多元醇对 α-L-岩藻糖苷酶和 α-D-葡萄糖苷酶表现出中等活性,Ki 值为 30-40 μ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