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diamino-N-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 125106-4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diamino-N-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英文别名
——
3,4-diamino-N-methylbenzenesulfonamide化学式
CAS
125106-42-5
化学式
C7H11N3O2S
mdl
——
分子量
201.249
InChiKey
HCDDNUWDHVVUS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107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diamino-N-methylbenzenesulfonamid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1.25h, 生成 N-(5(6)-(N-methylsulfamoyl-1H-benzimidazol-2-yl))-2-(1H-pyrazol-3(5)-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2-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作为蛋白激酶 CK1 Delta 新型抑制剂的结构研究
    摘要:
    蛋白激酶 CK1δ (CK1δ) 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可调节不同的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周期、DNA 修复和细胞凋亡。 CK1δ 过度表达以及随之而来的特定蛋白质的过度磷酸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CK1δ 抑制剂在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抗癌特性以及神经保护作用。为了获得新的 ATP 竞争性 CK1δ 抑制剂,合成了三组苯并咪唑-2-氨基衍生物 (1-32),在稠合苯并环 (R) 上带有不同的取代基,在 2-氨基上带有不同的含吡唑酰基部分。性能最好的衍生物是在苯并咪唑-2-氨基支架 (13-32) 上具有 (1H-吡唑-3-基)-乙酰基部分的衍生物,其在低微摩尔范围内显示出 CK1δ 抑制剂活性。在 R 取代基中,5-氰基是最有利的,导致化合物具有纳摩尔效力(23,IC50 = 98.6 nM)。进行分子对接和动力学研究以指出抑制剂-激酶相互作用。
    DOI:
    10.3390/ph17040468
  • 作为产物:
    描述:
    2-硝基苯胺吡啶氯磺酸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乙酸乙酯 为溶剂, 20.0~8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57.0h, 生成 3,4-diamino-N-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苯并 [d] 咪唑-6-磺胺作为 Bromodomain 和额外终端域 (BET) 抑制剂,对第一个 Bromodomain 具有选择性
    摘要:
    用苯并咪唑环生物等排取代选择性 BET 抑制剂的偶氮苯部分,得到一组苯并咪唑-6-磺酰胺。对不同 BRD 家族的结合活性的评估支持苯并咪唑作为一种有用的支架,以获得对 BET 家族蛋白的第一个溴结构域具有更高选择性的化合物。
    DOI:
    10.1002/cmdc.2022003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ubstituent Effects on Drug–Receptor H-bond Interactions: Correlations Useful for the Design of Kinase Inhibitors
    作者:Brian G. Lawhorn、Joanne Philp、Alan P. Graves、Dennis A. Holt、Gregory J. Gatto、Lara S. Kallander
    DOI:10.1021/acs.jmedchem.6b01342
    日期:2016.12.8
    o)benzenesulfonamide inhibitors that display excellent potency and selectivity against a broad spectrum of protein kinases. Crystal structures of prototypical members bound to the ATP-binding site of TNNI3K reveal two anchoring hydrogen bond contacts: (1) from the hinge region amide N–H to the pyrimidine nitrogen and (2) from the sulfonamide N–H to the gatekeeper threonine. Evaluation of various para-substituted
    肌钙蛋白I相互作用激酶(TNNI3K)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靶点的研究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取代的N-甲基-3-(嘧啶-4-基氨基)苯磺酰胺抑制剂,它们对广泛的药物具有优异的药效和选择性。蛋白激酶的光谱。与TNNI3K的ATP结合位点结合的原型成员的晶体结构揭示了两个锚定氢键接触:(1)从铰链区酰胺N–H到嘧啶氮和(2)从磺酰胺N–H到关守苏氨酸。不同的评价对-取代的苯磺酰胺定义了由对磺酰胺H键供体强度的调节而产生的对结合亲和力的取代作用。对于铰链NH-嘧啶H-键相互作用出现了相反的电子效应,这在计算的H-键受体强度与各种铰链结合杂环的TNNI3K亲和力的相关性中进一步阐明。这些与药物-受体H键相互作用的基本相关性通常可能是在激酶抑制剂设计中优化效价和选择性的有用工具。
  • Discovery of Benzo[ <i>d</i> ]imidazole‐6‐sulfonamides as 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 Domain (BET) Inhibitors with Selectivity for the First Bromodomain
    作者:Alessandra Cipriano、Ciro Milite、Alessandra Feoli、Monica Viviano、Giacomo Pepe、Pietro Campiglia、Giuliana Sarno、Sarah Picaud、Satomi Imaide、Nikolai Makukhin、Panagis Filippakopoulos、Alessio Ciulli、Sabrina Castellano、Gianluca Sbardella
    DOI:10.1002/cmdc.202200343
    日期:2022.10.19
    Bioisosteric replacement of the azobenzene moiety of selective BET inhibitors with a benzimidazole ring afforded a set of benzimidazole-6-sulfonamides. Evaluation of the binding activity against diverse BRD families endorses the benzimidazole as a useful scaffold to obtain compounds with improved selectivity towards the first bromodomains of BET family proteins.
    用苯并咪唑环生物等排取代选择性 BET 抑制剂的偶氮苯部分,得到一组苯并咪唑-6-磺酰胺。对不同 BRD 家族的结合活性的评估支持苯并咪唑作为一种有用的支架,以获得对 BET 家族蛋白的第一个溴结构域具有更高选择性的化合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