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C-(2,3-di-O-benzyl-4,6-O-benzylidene-α-D-galactopyranosyl)propene | 800393-8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C-(2,3-di-O-benzyl-4,6-O-benzylidene-α-D-galactopyranosyl)propene
英文别名
(4aR,6R,7S,8R,8aS)-2-phenyl-7,8-bis(phenylmethoxy)-6-prop-2-enyl-4,4a,6,7,8,8a-hexahydropyrano[3,2-d][1,3]dioxine
3-C-(2,3-di-O-benzyl-4,6-O-benzylidene-α-D-galactopyranosyl)propene化学式
CAS
800393-84-4
化学式
C30H32O5
mdl
——
分子量
472.581
InChiKey
YQSPODVILTXYQP-MDVRARH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46.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C-(2,3-di-O-benzyl-4,6-O-benzylidene-α-D-galactopyranosyl)propene盐酸 、 3 A molecular sieve 、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8%的产率得到3-C-(2,3,6-tri-O-benzyl-α-D-galactopyranosyl)prop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受空间效应控制的C-4-硫吡喃糖基-2'-氧代烷烃的分子内羟醛环化反应。取代的8-氧杂双环[3.2.1]辛酮和-辛烯酮和环戊烯酮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而C-2-和4-吡喃糖基化合物(C-2-和C-4-核苷)可以在碱性条件下通过β-消除和环收缩,碱引发的C-糖基2'的β-消除转化为环戊烯酮-醛和2'-酮导致形成无环的α,β-不饱和醛或酮。通过结合这两种分子特征,我们合成了1-C-(4-ulyryrosyl)-2-氧代烷烃6、13和20,并研究了用碱处理它们时的反应。C-(4-硫代吡喃糖基)乙醛6和13的α-和β-端基异构体在C-5烯醇酸酯和2'-醛之间进行了快速的分子内羟醛反应,形成了光学纯的8-氧杂双环[3.2.1]辛酮,通过β-消除进一步转化为8-氧杂双环[3.2.1]辛烯酮14和15。然而,当1-C-(4-ulyryrosyl)propan-2-one 20用碱处理时,由于另外的甲基施加位阻,该醛醇缩合反应不会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C-3烯醇化作用导致β消除并进一步电环打开,形成无环烯醇,然后通过可旋转的分子内羟醛羟化环化反应将其转化为顺式取代的环戊烯酮21。
    DOI:
    10.1016/j.carres.2004.08.008
  • 作为产物:
    描述:
    allyl 2,3,4,6-tetra-O-acetyl-α-D-galactopyranoside 在 sodium methylate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3-C-(2,3-di-O-benzyl-4,6-O-benzylidene-α-D-galactopyranosyl)prop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受空间效应控制的C-4-硫吡喃糖基-2'-氧代烷烃的分子内羟醛环化反应。取代的8-氧杂双环[3.2.1]辛酮和-辛烯酮和环戊烯酮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而C-2-和4-吡喃糖基化合物(C-2-和C-4-核苷)可以在碱性条件下通过β-消除和环收缩,碱引发的C-糖基2'的β-消除转化为环戊烯酮-醛和2'-酮导致形成无环的α,β-不饱和醛或酮。通过结合这两种分子特征,我们合成了1-C-(4-ulyryrosyl)-2-氧代烷烃6、13和20,并研究了用碱处理它们时的反应。C-(4-硫代吡喃糖基)乙醛6和13的α-和β-端基异构体在C-5烯醇酸酯和2'-醛之间进行了快速的分子内羟醛反应,形成了光学纯的8-氧杂双环[3.2.1]辛酮,通过β-消除进一步转化为8-氧杂双环[3.2.1]辛烯酮14和15。然而,当1-C-(4-ulyryrosyl)propan-2-one 20用碱处理时,由于另外的甲基施加位阻,该醛醇缩合反应不会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C-3烯醇化作用导致β消除并进一步电环打开,形成无环烯醇,然后通过可旋转的分子内羟醛羟化环化反应将其转化为顺式取代的环戊烯酮21。
    DOI:
    10.1016/j.carres.2004.08.0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ramolecular aldol cyclization of C-4-ulopyranosyl-2′-oxoalkanes controlled by steric effects.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8-oxabicyclo[3.2.1]octanones and -octenones and cyclopentenones
    作者:Wei Zou、Huawu Shao、Shih-Hsiung Wu
    DOI:10.1016/j.carres.2004.08.008
    日期:2004.10
    hydes 6 and 13 underwent a fast intramolecular aldol reaction between the C-5 enolate and 2'-aldehyde to form optically pure 8-oxabicyclo[3.2.1]octanones, which further transformed to 8-oxabicyclo[3.2.1]octenones 14 and 15 by beta-elimination. However, this aldol reaction did not occur when 1-C-(4-ulopyranosyl)propan-2-one 20 was treated with base because of steric hindrance exerted by the additional
    而C-2-和4-吡喃糖基化合物(C-2-和C-4-核苷)可以在碱性条件下通过β-消除和环收缩,碱引发的C-糖基2'的β-消除转化为环戊烯酮-醛和2'-酮导致形成无环的α,β-不饱和醛或酮。通过结合这两种分子特征,我们合成了1-C-(4-ulyryrosyl)-2-氧代烷烃6、13和20,并研究了用碱处理它们时的反应。C-(4-硫代吡喃糖基)乙醛6和13的α-和β-端基异构体在C-5烯醇酸酯和2'-醛之间进行了快速的分子内羟醛反应,形成了光学纯的8-氧杂双环[3.2.1]辛酮,通过β-消除进一步转化为8-氧杂双环[3.2.1]辛烯酮14和15。然而,当1-C-(4-ulyryrosyl)propan-2-one 20用碱处理时,由于另外的甲基施加位阻,该醛醇缩合反应不会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C-3烯醇化作用导致β消除并进一步电环打开,形成无环烯醇,然后通过可旋转的分子内羟醛羟化环化反应将其转化为顺式取代的环戊烯酮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