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全称“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其主要作用在于催化谷氨酸与丙酮酸之间可逆地转移氨基,形成α-酮戊二酸和丙氨酸。该过程需要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以维持细胞中氨基酸的正常代谢。在肝脏、心肌等组织细胞受损时,谷丙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临床上通过测定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活力来评估相关器官病变的程度和性质。
检测方法检测溶液中谷丙转氨酶含量的方法是基于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线性测定。具体步骤如下:向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2~3.4mL高纯水、0.4~3.6mL铜纳米簇溶液以及0.1mL硫普罗宁溶液,然后向混合液中添加0.1mL不同浓度(1~1000U/L)的谷丙转氨酶溶液,充分反应1~15分钟后,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加入谷丙转氨酶前后的荧光强度。此处所用铜纳米簇是以谷胱甘肽为稳定剂的。
实验结果表明,在谷丙转氨酶浓度从1到1000U/L范围内时,铜纳米簇的荧光强度恢复值与其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具体方程为:DF = 116.90744 + 0.54101X(其中DF代表加入谷丙转氨酶后的荧光强度与仅加入硫普罗宁后铜纳米簇的荧光强度之差,X代表谷丙转氨酶浓度),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检出限为0.61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