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黄决明素是决明子中特有的成分,是一种黄色针晶蒽醌类化合物。研究显示,该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降低血糖、降血脂、抑制二磷酸腺苷和雌激素的活性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决明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寒、味甘、苦,归肝、大肠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决明子具有降压、降脂、抑菌、平喘、利胆、保肝、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活性。
决明子提取物橙黄决明素以豆科植物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种子为原料提取。小决明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120厘米,被柔毛覆盖,有浓重的臭味。其茎上部多分枝,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对,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托叶早落。花成对腋生,花瓣黄色,荚果线形、细长而具四棱。
决明子种子呈棱柱形,褐绿色,两侧各有1.5~2.0毫米浅色宽带,含有多种蒽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大黄酚、大黄素、决明素(obtusin)、橙黄决明素(aurantio-obtusin)等。
提取工艺决明子先被打碎成粉末状。然后加入15%硫酸溶液混合,并进行水浴加热以加速其中物质的水解。接着过滤分离出水解后的物质,用蒸馏水蒸馏,得到蒽醌苷元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乙醇,在70℃下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后使用乙醇补充减失的重量(用于提取橙黄决明素)。最后通过硅胶层析柱分离混合溶液,并选用石油醚和丙酮洗脱液进行洗脱,最终得到橙黄决明素。
药理作用 降血脂作用橙黄决明素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转录水平有增强作用。研究显示,该化合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
临床功效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治疗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及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等症状。
化学性质与用途决明子来源于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用途: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药理作用:具有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1,2,3,7,8-五甲氧基-6-甲基蒽-9,10-二酮 | 1,2,6,7,8-pentamethoxy-3-methylanthraquinone | 81892-82-2 | C20H20O7 | 372.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