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sphonate substituted 4,4′-bis(N-carbazolyl)biphenyl with dominant electron injection/transport ability for tuning the single-layer device performance of self-host phosphorescent dendrimer
摘要:
一种新型膦酸酯取代的4,4²-双(N-咔唑基)联苯(CBP),即PCBP,已经通过间接钯催化铃木-宫浦反应设计并成功合成。对PCBP单晶的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由于膦酸酯的存在,两个相邻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它们沿c轴的一维线排列。此外,与原型CBP(△5.55eV)相比,PCBP的最高占分子轨道(HOMO)水平降低到△6.00eV,导致形成较大的空穴注入势垒。另一方面,膦酸酯取代物的引入可以使PCBP具有优异的电子注入/传输能力。因此,PCBP表现出在单载流子器件中观察到的电子主导行为,这与CBP的空穴主导行为不同。这种转变随后被用来调节自宿主磷光树状大分子的单层器件性能,峰值发光效率从CBP的1.7 cd A△1显着提高到PCBP的31.4 cd A△1。
Phosphonate substituted 4,4′-bis(N-carbazolyl)biphenyl with dominant electron injection/transport ability for tuning the single-layer device performance of self-host phosphorescent dendrimer
摘要:
一种新型膦酸酯取代的4,4²-双(N-咔唑基)联苯(CBP),即PCBP,已经通过间接钯催化铃木-宫浦反应设计并成功合成。对PCBP单晶的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由于膦酸酯的存在,两个相邻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它们沿c轴的一维线排列。此外,与原型CBP(△5.55eV)相比,PCBP的最高占分子轨道(HOMO)水平降低到△6.00eV,导致形成较大的空穴注入势垒。另一方面,膦酸酯取代物的引入可以使PCBP具有优异的电子注入/传输能力。因此,PCBP表现出在单载流子器件中观察到的电子主导行为,这与CBP的空穴主导行为不同。这种转变随后被用来调节自宿主磷光树状大分子的单层器件性能,峰值发光效率从CBP的1.7 cd A△1显着提高到PCBP的31.4 cd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