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3R,4aS,8aR)-8-chloro-2,3,4a,5,6,8a-hexahydro-2,3-dimethoxy-2,3-dimethylbenzo[b]-[1,4]dioxine | 851515-0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3R,4aS,8aR)-8-chloro-2,3,4a,5,6,8a-hexahydro-2,3-dimethoxy-2,3-dimethylbenzo[b]-[1,4]dioxine
英文别名
(2R,3R,4aR,8aS)-5-chloro-2,3-dimethoxy-2,3-dimethyl-4a,7,8,8a-tetrahydro-1,4-benzodioxine
(2R,3R,4aS,8aR)-8-chloro-2,3,4a,5,6,8a-hexahydro-2,3-dimethoxy-2,3-dimethylbenzo[b]-[1,4]dioxine化学式
CAS
851515-02-1
化学式
C12H19ClO4
mdl
——
分子量
262.733
InChiKey
ROKAOAVIKYZRQW-NNYUYHA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十一烯内酯(-)-cladospolide B的化学酶法全合成,通过中间阶段的闭环复分解和后期的E-异构体光重排而实现。
    摘要:
    从微生物衍生的顺式1,2-二氢邻苯二酚5描述了十二元大环内酯(-)-cladospolide B(2)的十六步合成。关键步骤包括二烯12的闭环复分解(RCM),以得到十元内酯13以及少量的头对尾和头对头二聚体14和15。衍生自化合物13和14的饱和乳糖醇19易于参与Wadsworth-Horner-Emmons反应,得到E-构型的α,β-不饱和酯20。然后,通过在Yamaguchi上进行Yaguguchi内酯化反应,将最后的化合物转化。衍生的酸22进入大环内酯23,大环内酯23除去双缩醛保护基后,提供化合物24,为目标2的E-异构体。
    DOI:
    10.1039/b417685e
  • 作为产物:
    描述:
    2,2,3,3-四甲氧基丁烷trans-(1S,2R)-1,2-dihydroxy-3-chlorocyclohex-3-ene 在 (+)-10-camphorsulfonic acid 、 原甲酸三甲酯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92%的产率得到(2R,3R,4aS,8aR)-8-chloro-2,3,4a,5,6,8a-hexahydro-2,3-dimethoxy-2,3-dimethylbenzo[b]-[1,4]diox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十一烯内酯(-)-cladospolide B的化学酶法全合成,通过中间阶段的闭环复分解和后期的E-异构体光重排而实现。
    摘要:
    从微生物衍生的顺式1,2-二氢邻苯二酚5描述了十二元大环内酯(-)-cladospolide B(2)的十六步合成。关键步骤包括二烯12的闭环复分解(RCM),以得到十元内酯13以及少量的头对尾和头对头二聚体14和15。衍生自化合物13和14的饱和乳糖醇19易于参与Wadsworth-Horner-Emmons反应,得到E-构型的α,β-不饱和酯20。然后,通过在Yamaguchi上进行Yaguguchi内酯化反应,将最后的化合物转化。衍生的酸22进入大环内酯23,大环内酯23除去双缩醛保护基后,提供化合物24,为目标2的E-异构体。
    DOI:
    10.1039/b417685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hemoenzymatic total synthesis of the undecenolide (−)-cladospolide B via a mid-stage ring-closing metathesis and a late-stage photo-rearrangement of the E-isomer
    作者:Kerrie A. B. Austin、Martin G. Banwell、David T. J. Loong、A. David Rae、Anthony C. Willis
    DOI:10.1039/b417685e
    日期:——
    A sixteen-step synthesis of the twelve-membered macrolide (-)-cladospolide B(2) from the microbially-derived cis-1,2-dihydrocatechol 5 is described. Pivotal steps include the ring-closing metathesis (RCM) of diene 12 to give the ten-membered lactone 13 together with small amounts of the head-to-tail and head-to-head dimers 14 and 15, respectively. The saturated lactol 19 derived from compounds 13 and
    从微生物衍生的顺式1,2-二氢邻苯二酚5描述了十二元大环内酯(-)-cladospolide B(2)的十六步合成。关键步骤包括二烯12的闭环复分解(RCM),以得到十元内酯13以及少量的头对尾和头对头二聚体14和15。衍生自化合物13和14的饱和乳糖醇19易于参与Wadsworth-Horner-Emmons反应,得到E-构型的α,β-不饱和酯20。然后,通过在Yamaguchi上进行Yaguguchi内酯化反应,将最后的化合物转化。衍生的酸22进入大环内酯23,大环内酯23除去双缩醛保护基后,提供化合物24,为目标2的E-异构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