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2-(diphenylphophinothioyl)ethylsulfanyl]benzaldehyde | 919992-2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2-(diphenylphophinothioyl)ethylsulfanyl]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4-((2-(Diphenylphosphorothioyl)ethyl)thio)benzaldehyde;4-(2-diphenylphosphinothioylethylsulfanyl)benzaldehyde
4-[2-(diphenylphophinothioyl)ethylsulfanyl]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919992-21-5
化学式
C21H19OPS2
mdl
——
分子量
382.487
InChiKey
QPTVIGBSPURLR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74.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2-(diphenylphophinothioyl)ethylsulfanyl]benzaldehyde2-(二吡咯-2-基)甲基三甲苯 在 4 A molecular sieve 、 三氟化硼乙醚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3.5h, 以44%的产率得到5,15-bis[4-(2-diphenylphosphinothioylethylsulfanyl)phenyl]-10,20-bis(mesityl)porphyrin
    参考文献:
    名称:
    超分子变构共面卟啉配合物
    摘要:
    大自然通常使用合作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活动。多年来,化学家设计的合成系统旨在利用自然生物系统常见的反应性。通过学习如何原位控制这些相互作用,人们开始准备人造仿生系统,可以有效地模仿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相互作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制备灵活的金属导向超分子共面卟啉配合物的合成方案,通过使用具有双功能醚-膦或硫醚-膦取代基的新型半稳定卟啉配体,该配合物很容易获得超过 90% 的产率在卟啉环上的 5 和 15 位。由此产生的结构包含两个半稳定的配体-金属域(RhI 或 CuI 位点)和两个共面对齐的卟啉(ZnII 位点),提供正交功能并允许这些多金属配合物以两种状态存在,“凝聚”或“开放”。将醚-膦配体与适当的 RhI 或 CuI 过渡金属前体结合会产生“开放”大环产物。相比之下,硫醚-膦配体与 RhI 或 CuI 前体反应会产生缩合结构,通过引入额外的辅助配体可以将其转化为它们的“开放”大环形式
    DOI:
    10.1021/ja066101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超分子变构共面卟啉配合物
    摘要:
    大自然通常使用合作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活动。多年来,化学家设计的合成系统旨在利用自然生物系统常见的反应性。通过学习如何原位控制这些相互作用,人们开始准备人造仿生系统,可以有效地模仿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相互作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制备灵活的金属导向超分子共面卟啉配合物的合成方案,通过使用具有双功能醚-膦或硫醚-膦取代基的新型半稳定卟啉配体,该配合物很容易获得超过 90% 的产率在卟啉环上的 5 和 15 位。由此产生的结构包含两个半稳定的配体-金属域(RhI 或 CuI 位点)和两个共面对齐的卟啉(ZnII 位点),提供正交功能并允许这些多金属配合物以两种状态存在,“凝聚”或“开放”。将醚-膦配体与适当的 RhI 或 CuI 过渡金属前体结合会产生“开放”大环产物。相比之下,硫醚-膦配体与 RhI 或 CuI 前体反应会产生缩合结构,通过引入额外的辅助配体可以将其转化为它们的“开放”大环形式
    DOI:
    10.1021/ja0661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upramolecular Allosteric Cofacial Porphyrin Complexes
    作者:Christopher G. Oliveri、Nathan C. Gianneschi、SonBinh T. Nguyen、Chad A. Mirkin、Charlotte L. Stern、Zdzislaw Wawrzak、Maren Pink
    DOI:10.1021/ja0661010
    日期:2006.12.1
    designed a synthetic protoco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lexible metal-directed supramolecular cofacial porphyrin complexes which are readily obtained in greater than 90% yield through the use of new hemilabile porphyrin ligands with bifunctional ether-phosphine or thioether-phosphine substituents at the 5 and 15 positions on the porphyrin ring. The resulting architectures contain two hemilabile ligand-metal
    大自然通常使用合作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活动。多年来,化学家设计的合成系统旨在利用自然生物系统常见的反应性。通过学习如何原位控制这些相互作用,人们开始准备人造仿生系统,可以有效地模仿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相互作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制备灵活的金属导向超分子共面卟啉配合物的合成方案,通过使用具有双功能醚-膦或硫醚-膦取代基的新型半稳定卟啉配体,该配合物很容易获得超过 90% 的产率在卟啉环上的 5 和 15 位。由此产生的结构包含两个半稳定的配体-金属域(RhI 或 CuI 位点)和两个共面对齐的卟啉(ZnII 位点),提供正交功能并允许这些多金属配合物以两种状态存在,“凝聚”或“开放”。将醚-膦配体与适当的 RhI 或 CuI 过渡金属前体结合会产生“开放”大环产物。相比之下,硫醚-膦配体与 RhI 或 CuI 前体反应会产生缩合结构,通过引入额外的辅助配体可以将其转化为它们的“开放”大环形式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