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乙亚胺酸,N-2-噻唑基-,甲基酯 | 104417-89-2

中文名称
乙亚胺酸,N-2-噻唑基-,甲基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S,3RS)-2,3-isopropylidenedioxy-2-methylbutan-1-ol
英文别名
——
乙亚胺酸,N-2-噻唑基-,甲基酯化学式
CAS
104417-89-2;104486-01-3;111319-75-6;124019-24-5
化学式
C8H16O3
mdl
——
分子量
160.213
InChiKey
WFFOZHFZKGWFEK-XPUUQOC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98.8±15.0 °C(Predicted)
  • 密度:
    0.96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1
  • 重原子数:
    11.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8.69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luraflavin A 的全合成研究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针对强效细胞抑制剂 pluraflavin A 的合成策略。带有卤素原子的对映体富集的蒽吡喃核心的形成使得 α C-芳基糖苷的引入能够通过 Stille 交叉偶联和随后的芳基糖基化。α oliose 和 β 3-epi 万考胺残基的化学和立体选择性 O-糖基化提供了完全糖基化的芳香族核心。安装 C-二糖的二甲基氨基的尝试表明,通过置换和随后的还原引入叠氮化物基团可能为多黄素 A 的完全合成铺平道路。
    DOI:
    10.1002/chem.201402254
  • 作为产物:
    描述:
    惕各酸甲酯四氧化锇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对甲苯磺酸N-甲基吗啉氧化物 作用下, 以 乙醚丙酮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62.0h, 生成 乙亚胺酸,N-2-噻唑基-,甲基酯
    参考文献:
    名称:
    Bowden, Martin C.; Patel, Prakash; Pattenden, Gerald,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91, # 8, p. 1947 - 1950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Pluraflavin A “Aglycone”
    作者:Benjamin J. D. Wright、John Hartung、Feng Peng、Ryan Van de Water、Haibo Liu、Quen-Hui Tan、Ting-Chao Chou、Samuel J. Danishefsky
    DOI:10.1021/ja805936v
    日期:2008.12.10
    The "aglycone" of pluraflavin A (2) has been synthesized. The key features of this synthesis include a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between a nitrile oxide (cf. 14) and an olefin (22) to yield an isoxazoline followed by subsequent conversion into the gamma-pyrone of pluraflavin A. The epoxide moiety linked to the pyrone is installed prior to Diels-Alder installation of the D ring, which allows access
    已合成多黄素 A (2) 的“苷元”。该合成的关键特征包括腈氧化物(参见 14)和烯烃(22)之间的 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异恶唑啉,随后转化为多黄素 A 的 γ-吡喃酮。连接的环氧化物部分在 Diels-Alder 安装 D 环之前安装到吡喃酮,这允许在到达最终化合物的途中获得许多潜在的活性细胞毒性中间体。两种此类化合物的初步体外结果也包括在外消旋标题化合物中,显示出纳摩尔范围的细胞毒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