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methyl 2-phenoxy-2-phenylacetatebenzyl 2-(benzyloxy)-2-phenylacetate | 341925-8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methyl 2-phenoxy-2-phenylacetatebenzyl 2-(benzyloxy)-2-phenylacetate
英文别名
benzyl (2S)-2-phenyl-2-phenylmethoxyacetate
(S)-methyl 2-phenoxy-2-phenylacetatebenzyl 2-(benzyloxy)-2-phenylacetate化学式
CAS
341925-83-5
化学式
C22H20O3
mdl
——
分子量
332.399
InChiKey
PJOBDNLAWHYXJF-NRFANRH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甘氨酰胺盐酸盐(S)-methyl 2-phenoxy-2-phenylacetatebenzyl 2-(benzyloxy)-2-phenylacetate 在 subtilisin bacillus lentus S166C-SCH2C6H4CO2Hp mutant enzym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96.0h, 以17%的产率得到(S)-2-Benzyloxy-N-carbamoylmethyl-2-phen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扩大蛋白酶在合成中的用途:使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化学修饰突变体扩大非编码酰胺键形成中的底物接受度
    摘要:
    定点诱变和化学修饰相结合的策略产生了具有大大拓宽的底物特异性的化学修饰的突变体(CMM)。我们以前曾报道过枯草杆菌蛋白酶芽孢杆菌的三坐标测量机(SBL)是用于L-和D-氨基酸偶联的有效催化剂。我们现在报道,这些功能强大的催化剂还允许在各种非编码羧酸之间形成酰胺键,包括β-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的β-氨基同系物,以及l-和d-氨基酸亲核试剂。作为酶效率的指导,已采用指示pH变化的水解测定法。与野生型酶(WT)相比,通过该筛选选择的CMM可提供更高的偶联产物收率。此外,WT和CMM酶均允许用氨基酸胺对内消旋二酯进行高度立体选择性的氨解。这些结果突出了CMM在有效形成非编码酰胺作为潜在的肽等排体中的实用性。
    DOI:
    10.1016/s0957-4166(01)00024-6
  • 作为产物:
    描述:
    (S)-(+)-扁桃酸 在 sodium hydride 、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S)-methyl 2-phenoxy-2-phenylacetatebenzyl 2-(benzyloxy)-2-phenyl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扩大蛋白酶在合成中的用途:使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化学修饰突变体扩大非编码酰胺键形成中的底物接受度
    摘要:
    定点诱变和化学修饰相结合的策略产生了具有大大拓宽的底物特异性的化学修饰的突变体(CMM)。我们以前曾报道过枯草杆菌蛋白酶芽孢杆菌的三坐标测量机(SBL)是用于L-和D-氨基酸偶联的有效催化剂。我们现在报道,这些功能强大的催化剂还允许在各种非编码羧酸之间形成酰胺键,包括β-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的β-氨基同系物,以及l-和d-氨基酸亲核试剂。作为酶效率的指导,已采用指示pH变化的水解测定法。与野生型酶(WT)相比,通过该筛选选择的CMM可提供更高的偶联产物收率。此外,WT和CMM酶均允许用氨基酸胺对内消旋二酯进行高度立体选择性的氨解。这些结果突出了CMM在有效形成非编码酰胺作为潜在的肽等排体中的实用性。
    DOI:
    10.1016/s0957-4166(01)0002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odium(II)/Chiral Phosphoric Acid-Co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O-H Bond Insertion of α-Diazo Esters
    作者:Yiliang Zhang、Yuan Yao、Li He、Yang Liu、Lei Shi
    DOI:10.1002/adsc.201700572
    日期:2017.8.17
    phosphoric acid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asymmetric catalytic insertion of α‐diazo esters into the O–H bond of carboxylic acids to generate an array of synthetically useful α‐hydroxy ester derivatives in good ee (up to 95% ee). Furthermore, the substrate scope could be successfully extended to a range of phenols and alcohols with high yield (up to 92%) and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y (up to 97%)
    已经开发了铑(II)/手性磷酸系统,用于将α-重氮酯不对称催化插入到羧酸的OH键中,从而生成一系列可合成的有用ee的α-羟基酯衍生物(最高可达95%ee)。此外,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底物的范围可以成功地扩大到酚类和醇类的范围,从而具有高收率(高达92%)和出色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7%)。此外,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以阐明反应机理。
  • Expanding the utility of proteases in synthesis: broadening the substrate acceptance in non-coded amide bond formation using chemically modified mutants of subtilisin
    作者:Kanjai Khumtaveeporn、Astrid Ullmann、Kazutsugu Matsumoto、Benjamin G. Davis、J.Bryan Jones
    DOI:10.1016/s0957-4166(01)00024-6
    日期:2001.2
    strategy of combined site directed mutagenesis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 creates chemically modified mutants (CMMs) with greatly broadened substrate specificities. We hav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the CMMs of subtilisin Bacillus lentus (SBL) are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the coupling of both l- and d-amino acids. We now report that these powerful catalysts also allow amide bond formation between a variety
    定点诱变和化学修饰相结合的策略产生了具有大大拓宽的底物特异性的化学修饰的突变体(CMM)。我们以前曾报道过枯草杆菌蛋白酶芽孢杆菌的三坐标测量机(SBL)是用于L-和D-氨基酸偶联的有效催化剂。我们现在报道,这些功能强大的催化剂还允许在各种非编码羧酸之间形成酰胺键,包括β-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的β-氨基同系物,以及l-和d-氨基酸亲核试剂。作为酶效率的指导,已采用指示pH变化的水解测定法。与野生型酶(WT)相比,通过该筛选选择的CMM可提供更高的偶联产物收率。此外,WT和CMM酶均允许用氨基酸胺对内消旋二酯进行高度立体选择性的氨解。这些结果突出了CMM在有效形成非编码酰胺作为潜在的肽等排体中的实用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