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R,2R,3R,7R)-6-(benzenesulfonyl)-2-methyl-8-oxabicyclo[5.1.0]oct-5-en-3-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 | 945931-7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R,2R,3R,7R)-6-(benzenesulfonyl)-2-methyl-8-oxabicyclo[5.1.0]oct-5-en-3-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
[(1R,2R,3R,7R)-6-(benzenesulfonyl)-2-methyl-8-oxabicyclo[5.1.0]oct-5-en-3-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945931-77-1
化学式
C20H30O4SSi
mdl
——
分子量
394.607
InChiKey
BSAHXFQOEPOUJF-WLWJZTK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4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64.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R,2R,3R,7R)-6-(benzenesulfonyl)-2-methyl-8-oxabicyclo[5.1.0]oct-5-en-3-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乙醚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1R,2R,6R,7R)-6-((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7-dimethyl-3-(phenylsulfonyl)cyclohept-3-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所有八种七碳二丙酸酯立体四分体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对映纯的环庚二烯基砜 6 和 7 经非对映选择性环氧化,以高产率和非对映体比率产生环氧乙烯基砜 8、9、14 和 16。环氧化物 8、9、14 和 16 的合成和抗甲基化能够获得所有八种可能的非对映立体四分体,其中七种常见于聚丙酸酯天然产物中。上述环氧化物的反甲基化可以通过由铜 (I) 促进的甲基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或通过与三甲基铝反应生成立体四分体 11、12、22 和 24。合成甲基化是通过 Lawton SN2' 反应实现的立体四分体 10、15 和 38 的情况,而立体四分体 13 通过来自立体四分体 11 的氧化/还原醇反转序列访问。所有立体四分体均以高非对映体比率和产率获得,并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证实了它们的相对立体化学。环状立体四分体的氧化裂解产生末端分化的无环庚基立体四分体,可用于在目标合成过程中构建更大的片段。
    DOI:
    10.1021/ja071217x
  • 作为产物:
    描述:
    [(1R,2R)-5-(benzenesulfonyl)-2-methylcyclohepta-3,5-dien-1-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过氧化脲素 、 sodium carbonate 、 三氟乙酸酐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75%的产率得到[(1R,2R,3R,7R)-6-(benzenesulfonyl)-2-methyl-8-oxabicyclo[5.1.0]oct-5-en-3-yl]oxy-tert-butyl-d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所有八种七碳二丙酸酯立体四分体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对映纯的环庚二烯基砜 6 和 7 经非对映选择性环氧化,以高产率和非对映体比率产生环氧乙烯基砜 8、9、14 和 16。环氧化物 8、9、14 和 16 的合成和抗甲基化能够获得所有八种可能的非对映立体四分体,其中七种常见于聚丙酸酯天然产物中。上述环氧化物的反甲基化可以通过由铜 (I) 促进的甲基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或通过与三甲基铝反应生成立体四分体 11、12、22 和 24。合成甲基化是通过 Lawton SN2' 反应实现的立体四分体 10、15 和 38 的情况,而立体四分体 13 通过来自立体四分体 11 的氧化/还原醇反转序列访问。所有立体四分体均以高非对映体比率和产率获得,并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证实了它们的相对立体化学。环状立体四分体的氧化裂解产生末端分化的无环庚基立体四分体,可用于在目标合成过程中构建更大的片段。
    DOI:
    10.1021/ja071217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All Eight Seven-Carbon Dipropionate Stereotetrads
    作者:Ahmad El-Awa、Xavier Mollat du Jourdin、Philip L. Fuchs
    DOI:10.1021/ja071217x
    日期:2007.7.1
    diastereomeric ratios. Syn and anti methylation of epoxides 8, 9, 14, and 16 enables access to all eight possible diastereomeric stereotetrads, seven of which are commonly found in polypropionate natural products. Anti methylations of the above epoxides are possible by either the reaction of methyl organometallics promoted by copper(I), or via reaction with trimethylaluminum to yield stereotetrads 11
    对映纯的环庚二烯基砜 6 和 7 经非对映选择性环氧化,以高产率和非对映体比率产生环氧乙烯基砜 8、9、14 和 16。环氧化物 8、9、14 和 16 的合成和抗甲基化能够获得所有八种可能的非对映立体四分体,其中七种常见于聚丙酸酯天然产物中。上述环氧化物的反甲基化可以通过由铜 (I) 促进的甲基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或通过与三甲基铝反应生成立体四分体 11、12、22 和 24。合成甲基化是通过 Lawton SN2' 反应实现的立体四分体 10、15 和 38 的情况,而立体四分体 13 通过来自立体四分体 11 的氧化/还原醇反转序列访问。所有立体四分体均以高非对映体比率和产率获得,并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证实了它们的相对立体化学。环状立体四分体的氧化裂解产生末端分化的无环庚基立体四分体,可用于在目标合成过程中构建更大的片段。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