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N-acetyl-α-L-ristosaminide | 53626-0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N-acetyl-α-L-ristosaminide
英文别名
Methyl-N-acetyl-3-amino-2,3,6-trideoxy-α-L-arabino-hexopyranosid;Methyl-N-acetylacosaminid;N-[(2S,3R,4R,6R)-3-hydroxy-6-methoxy-2-methyloxan-4-yl]acetamide
methyl N-acetyl-α-L-ristosaminide化学式
CAS
53626-04-3
化学式
C9H17NO4
mdl
——
分子量
203.238
InChiKey
JIZHXACDJCSYMG-HKVUECM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9
  • 拓扑面积:
    67.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N-acetyl-α-L-ristosaminide乙酸酐吡啶 作用下, 反应 4.0h, 以90%的产率得到methyl N,O-diacetylristosamin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立体控制合成顺式羟氨基糖的途径,第七部分:道诺沙胺和ristosamine的合成
    摘要:
    烯丙基胺的氮可以用作支点,用于将氧立体控制地递送至相邻的三角位点,因此可以制备顺式-羟基氨基糖。描述了用于实现互补过程的方法,即,通过烯丙基氧控制氮向相邻部位的递送的控制。例如,用三氯乙腈处理甲基2,3,6-三甲氧基-α-L-赤-己基-2-烯吡喃糖苷得到亚氨酸酯,该亚氨酸酯与高氯酸二可合碘鎓反应,得到2-三氯甲基-(甲基2,3,4 ,6-四脱氧-2-碘-α-L-altropyranosido)-[3,4-d] -2-恶唑系。该产物的彻底还原性脱卤,然后水解,得到甲基N-乙酰基-α-L-豆蔻酰胺。使用一系列类似的反应来制备相应的柔红酰胺。
    DOI:
    10.1016/0008-6215(86)80009-x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2,3,6-tridesoxy-α-L-erythro-hex-2-enopyranoside偶氮二异丁腈 、 iodonium di(2,4,6-trimethylpyridine) perchlorate 、 三正丁基氢锡 、 sodium hydride 、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吡啶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2.0h, 生成 methyl N-acetyl-α-L-ristosamin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立体控制合成顺式羟氨基糖的途径,第七部分:道诺沙胺和ristosamine的合成
    摘要:
    烯丙基胺的氮可以用作支点,用于将氧立体控制地递送至相邻的三角位点,因此可以制备顺式-羟基氨基糖。描述了用于实现互补过程的方法,即,通过烯丙基氧控制氮向相邻部位的递送的控制。例如,用三氯乙腈处理甲基2,3,6-三甲氧基-α-L-赤-己基-2-烯吡喃糖苷得到亚氨酸酯,该亚氨酸酯与高氯酸二可合碘鎓反应,得到2-三氯甲基-(甲基2,3,4 ,6-四脱氧-2-碘-α-L-altropyranosido)-[3,4-d] -2-恶唑系。该产物的彻底还原性脱卤,然后水解,得到甲基N-乙酰基-α-L-豆蔻酰胺。使用一系列类似的反应来制备相应的柔红酰胺。
    DOI:
    10.1016/0008-6215(86)80009-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ristosamine utilizing the allylic hydroxyl of a hex-2-enopyranoside
    作者:Henry W. Pauls、Bert Fraser-Reid
    DOI:10.1021/jo00156a062
    日期:1983.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