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环己基-1H-咪唑-5-甲醛 | 1343197-84-1

中文名称
2-环己基-1H-咪唑-5-甲醛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yclohexyl-1H-imidazole-4-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2-Cyclohexyl-1H-imidazole-5-carbaldehyde
2-环己基-1H-咪唑-5-甲醛化学式
CAS
1343197-84-1
化学式
C10H14N2O
mdl
——
分子量
178.234
InChiKey
PRLQBRHCQQEEC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45.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环己基-1H-咪唑-5-甲醛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氯化亚砜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5h, 生成 1-benzyl-4-(chloromethyl)-2-cyclohexyl-1H-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咪唑和苯并咪唑的激酶 IspE 抑制剂:靶向底物结合位点和 ATP 位点的三磷酸结合环
    摘要:
    生成类异戊二烯的不依赖甲羟戊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酶是开发新候选药物的有吸引力的目标,特别是针对疟疾和结核病,因为它们存在于主要的人类病原体中,但不存在于人类中。在此,描述了一系列抑制剂的基于结构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这些抑制剂具有来自大肠杆菌的激酶 IspE 的中心咪唑或苯并咪唑支架,是相应的疟疾酶模型。在底物结合位点处疏水性子袋的结合偏好的优化允许达到较低微摩尔范围内的 IC50 值。使用 1,2-二取代咪唑中心核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脂环部分比子口袋更适合
    DOI:
    10.1002/ejoc.201201467
  • 作为产物:
    描述:
    1H-咪唑,2-环己基-盐酸正丁基锂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42h, 生成 2-环己基-1H-咪唑-5-甲醛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咪唑和苯并咪唑的激酶 IspE 抑制剂:靶向底物结合位点和 ATP 位点的三磷酸结合环
    摘要:
    生成类异戊二烯的不依赖甲羟戊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酶是开发新候选药物的有吸引力的目标,特别是针对疟疾和结核病,因为它们存在于主要的人类病原体中,但不存在于人类中。在此,描述了一系列抑制剂的基于结构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这些抑制剂具有来自大肠杆菌的激酶 IspE 的中心咪唑或苯并咪唑支架,是相应的疟疾酶模型。在底物结合位点处疏水性子袋的结合偏好的优化允许达到较低微摩尔范围内的 IC50 值。使用 1,2-二取代咪唑中心核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脂环部分比子口袋更适合
    DOI:
    10.1002/ejoc.2012014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midazole-based pinanamine derivatives: Discovery of dual inhibitors of the wild-type and drug-resistant mutant of the influenza A virus
    作者:Jianghong Dong、Shengwei Chen、Runfeng Li、Wei Cui、Haiming Jiang、Yixia Ling、Zifeng Yang、Wenhui Hu
    DOI:10.1016/j.ejmech.2015.12.013
    日期:2016.1
    We previously reported potent hit compound 4 inhibiting the wild-type influenza A virus A/HK/68 (H3N2) and A/M2-S31N mutant viruses A/WS/33 (H1N1), with its latter activity quite weak. To further increase its potency, a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of a series of imidazole-linked pinanamine derivatives was conducted by modifying the imidazole ring of this compound. Several compounds of this series inhibited the amantadine-sensitive virus at low micromolar concentrations. Among them, 33 was the most potent compound, which was identified as being active on an amantadine-sensitive virus through blocking of the viral M2 ion channel. Furthermore, 33 markedly inhibited the amantadine-resistant virus (IC50 = 3.4 mu M) and its activity increased by almost 24-fold compared to initial compound, with its action mechanism being not M2 channel mediated. (C) 2015 Elsevier Masson SAS.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