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Bis-β-chlorethyl-1.3-dioxolan | 75945-8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Bis-β-chlorethyl-1.3-dioxolan
英文别名
2,2-Bis(2-chloroethyl)-1,3-dioxolane
2.2-Bis-β-chlorethyl-1.3-dioxolan化学式
CAS
75945-89-0
化学式
C7H12Cl2O2
mdl
MFCD20547466
分子量
199.077
InChiKey
UERLIGKDNBIKH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Bis-β-chlorethyl-1.3-dioxolan 在 sodium amid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1.0h, 生成 4-氰-4-苯基环己酮
    参考文献:
    名称:
    4-苯基取代异奎宁环的合成及反应行为
    摘要:
    描述了导致 2-烷基-4-苯基异奎宁环 14 和 15、3,4-二苯基异奎宁环 22-24 和 6-氧代-4-苯基-3-异奎宁酮 (43) 的各种合成路线。在 7-苯基-1.4-二氧杂螺-[4.5] 癸烷-7-甲酰胺 (36) 的酸水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的结构通过光谱方法和降解反应阐明。
    DOI:
    10.1002/ardp.19803130603
  • 作为产物:
    描述:
    1,5-二氯-3-戊酮乙二醇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55%的产率得到2.2-Bis-β-chlorethyl-1.3-dioxolan
    参考文献:
    名称:
    4-苯基取代异奎宁环的合成及反应行为
    摘要:
    描述了导致 2-烷基-4-苯基异奎宁环 14 和 15、3,4-二苯基异奎宁环 22-24 和 6-氧代-4-苯基-3-异奎宁酮 (43) 的各种合成路线。在 7-苯基-1.4-二氧杂螺-[4.5] 癸烷-7-甲酰胺 (36) 的酸水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的结构通过光谱方法和降解反应阐明。
    DOI:
    10.1002/ardp.198031306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uctions of activated carbonyl compounds with chiral-bridged 1,4-dihydropyridines. An investigation of scope and structural effects
    作者:Auke G. Talma、Patrick Jouin、Johannes G. De Vries、C. B. Troostwijk、Gerard H. Werumeus Buning、Jan K. Waninge、Johnny Visscher、Richard M. Kellogg
    DOI:10.1021/ja00299a038
    日期:1985.6
    bridged macrocyclic 1,4-dihydropyridines (7)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starting from valine, alanine, phenylglycine, phenylalanine, and proline. Various bridges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s, lengths, and shape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All these bridged compounds in a nonprotic solvent like CH3CN in the presence of a stoichiometric amount of Mg(ClO4)2·1.5H2O reduce activated carbonyl compounds to the corresponding
    已经制备了一系列手性桥接大环 1,4-二氢吡啶,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映选择性还原的潜力。典型的合成以吡啶-3-5-二羧酸 (9, W = OH) 开始,它与 (S)-缬氨酸偶联以最终生成双偶联产物 10 (X = OH)。将其转化为双(羧酸铯)并使其在二甲基甲酰胺 (DMF) 溶液中以 10-2 至 5 × 10-3 M 的浓度与 1,5-二溴-3-氧戊烷反应。大环 11a (R = CH(CH3)2) 的产率为 48%。随后用 CH3I/Mg(ClO4)2·1.5H2O 甲基化生成高氯酸吡啶鎓,然后用 Na2S2O4 将其还原为 1,4-二氢吡啶。以这种方式,从缬氨酸、丙氨酸、苯甘氨酸、苯丙氨酸和脯氨酸。各种不同成分、长度和形状的桥都被合并了。在化学计量的 Mg(ClO4)2·1.5H2O 存在下,所有这些桥接化合物在非质子溶剂如 CH3CN 中将活性羰基化合物还原为相应的醇;形成相应的
  • Aldehyde and ketone syntheses using methylthiomethyl p-tolyl sulfone
    作者:Katsuyuki Ogura、Kazuo Ohtsuki、Masami Nakamura、Nobuhiro Yahata、Kazumasa Takahashi、Hirotada Iida
    DOI:10.1016/s0040-4039(00)94852-4
    日期:1985.1
    Methylthiomethyl p-tolyl sulfone (1) was conveniently alkylated to give mono- and dialkylated products (2 and 4).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the trasformation of 2 and 4 into aldehydes (3) and ketones (5), respectively, were exploited.
    将甲硫基甲基对甲苯基砜(1)方便地烷基化,得到单烷基化和二烷基化的产物(2和4)。利用了将2和4分别转化为醛(3)和酮(5)的反应条件。
  • 一种四氢吡喃酮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南京法恩化学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8108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氢吡喃酮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以3‑氯丙酰氯和乙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生成中间体Ⅰ,然后中间体Ⅰ与乙二醇缩合生成中间体Ⅱ,中间体Ⅱ在碱的条件下关环生成中间体Ⅲ,中间体Ⅲ在酸性条件下去保护合成四氢吡喃酮;本发明合成路线提供的四氢吡喃酮的制备方法是一种高收率、低成本、易操作、适宜工业化的制备方法。
  • OGURA, KATSUYUKI;OHTSUKI, KAZUO;NAKAMURA, MASAMI;YAHATA, NOBUHIRO;TAKAHAS+, TETRAHEDRON LETT., 1985, 26, N 20, 2455-2458
    作者:OGURA, KATSUYUKI、OHTSUKI, KAZUO、NAKAMURA, MASAMI、YAHATA, NOBUHIRO、TAKAHAS+
    DOI:——
    日期:——
  • Synthese und Reaktionsverhalten 4-phenylsubstituierter Isochinuclidine
    作者:Woldemar Schneider、Gottfried Krombholz
    DOI:10.1002/ardp.19803130603
    日期:——
    Verschiedene Synthesewege, die zu den 2‐Alkyl‐4‐phenylisochinuclidinen 14 und 15, zu den 3.4‐Diphenylisochinuclidinen 22–24 sowie zum 6‐Oxo‐4‐phenyl‐3‐isochinuclidon (43) führen, werden beschrieben. Die Struktur der bei der sauren Hydrolyse von 7‐Phenyl‐1.4‐dioxaspiro‐[4.5]decan‐7‐carbonsäureamid (36) entstehenden Produkte wird durch spektroskopische Methoden sowie durch Abbaureaktionen aufgeklärt
    描述了导致 2-烷基-4-苯基异奎宁环 14 和 15、3,4-二苯基异奎宁环 22-24 和 6-氧代-4-苯基-3-异奎宁酮 (43) 的各种合成路线。在 7-苯基-1.4-二氧杂螺-[4.5] 癸烷-7-甲酰胺 (36) 的酸水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的结构通过光谱方法和降解反应阐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