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yl)hydrazinecarboxamide | 917514-5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yl)hydrazine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
N-(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yl)hydrazine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917514-58-0
化学式
C12H14ClN5O
mdl
——
分子量
279.729
InChiKey
UACCVHQXVXDWM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7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92.07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yl)hydrazinecarboxamide3-[4-(7-chloroquinolin-4-yl)piperazin-1-ylmethyl]-2,4-dihydroxybenzaldehyde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74%的产率得到1-{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yl}-3-[(E)-[(3-{[4-(7-chloroquinolin-4-yl)piperazin-1-yl]methyl}-2,4-di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苯甲醛和(硫代)半卡巴zone衍生物的酚类曼尼希碱对半胱氨酸蛋白酶falcipain-2和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菌株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合成了目标系列的苯甲醛和(硫代)半卡巴zone衍生物的酚类曼尼希碱基,并在体外针对疟疾半胱氨酸蛋白酶falcipain-2和恶性疟原虫的耐氯喹菌株(W2)进行了体外评估。一系列新型的4-氨基喹啉半咔唑酮是falcipain-2的最有效抑制剂(最有效的抑制剂的IC(50)= 0.63microM),而双喹啉半咔a化合物8f是最有效的抗疟疾化合物,IC(50)为0.07针对W2的microM。化合物8f还弱抑制falcipain-2,IC(50)为3.16microM,尽管它的主要抗寄生虫活性似乎不是由于对该酶的抑制。
    DOI:
    10.1016/j.bmc.2006.09.055
  • 作为产物:
    描述:
    1-[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yl]carbamic acid phenyl ester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4%的产率得到N-(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yl)hydrazine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甲醛和(硫代)半卡巴zone衍生物的酚类曼尼希碱对半胱氨酸蛋白酶falcipain-2和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菌株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合成了目标系列的苯甲醛和(硫代)半卡巴zone衍生物的酚类曼尼希碱基,并在体外针对疟疾半胱氨酸蛋白酶falcipain-2和恶性疟原虫的耐氯喹菌株(W2)进行了体外评估。一系列新型的4-氨基喹啉半咔唑酮是falcipain-2的最有效抑制剂(最有效的抑制剂的IC(50)= 0.63microM),而双喹啉半咔a化合物8f是最有效的抗疟疾化合物,IC(50)为0.07针对W2的microM。化合物8f还弱抑制falcipain-2,IC(50)为3.16microM,尽管它的主要抗寄生虫活性似乎不是由于对该酶的抑制。
    DOI:
    10.1016/j.bmc.2006.09.0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