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1-[methyl 2,3,4-tri-O-benzyl-α-D-xylopyranosidyl]-4-penten-2-ol | 1182839-2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1-[methyl 2,3,4-tri-O-benzyl-α-D-xylopyranosidyl]-4-penten-2-ol
英文别名
(2R)-1-[(2R,3R,4S,5R,6S)-6-methoxy-3,4,5-tris(phenylmethoxy)oxan-2-yl]pent-4-en-2-ol
(2R)-1-[methyl 2,3,4-tri-O-benzyl-α-D-xylopyranosidyl]-4-penten-2-ol化学式
CAS
1182839-27-5
化学式
C32H38O6
mdl
——
分子量
518.65
InChiKey
RXNORARPOQBRRM-IPEBRSQ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38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66.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propenyl 2,3,4,6-tetra-O-benzyl-α-D-glactopyranoside(2R)-1-[methyl 2,3,4-tri-O-benzyl-α-D-xylopyranosidyl]-4-penten-2-olHoveyda-Grubbs catalyst second generation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45%的产率得到(2R)-1-[methyl 2,3,4-tri-O-benzyl-α-D-xylopyranosidyl]-6-[2,3,4,6-tetra-O-benzyl-α-D-1-O-galactopyranosyl]-4-hexe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Exploiting the cross-metathesis reac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pseudo-oligosaccharides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糖烯之间的交叉易位反应,随后通过所得异二聚体的分子内环化来合成伪寡糖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多种糖烯底物,探究并比较了两种替代方法的相对效率:直接的交叉易位反应和两步程序(自我易位后进行交叉易位)。此外,还报告了一些使用碘作为亲电促进剂的分子内环化的代表性实例。
    DOI:
    10.1039/b822989a
  • 作为产物:
    描述:
    双氧水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2.07 g的产率得到(2R)-1-[methyl 2,3,4-tri-O-benzyl-α-D-xylopyranosidyl]-4-pente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Exploiting the cross-metathesis reac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pseudo-oligosaccharides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糖烯之间的交叉易位反应,随后通过所得异二聚体的分子内环化来合成伪寡糖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多种糖烯底物,探究并比较了两种替代方法的相对效率:直接的交叉易位反应和两步程序(自我易位后进行交叉易位)。此外,还报告了一些使用碘作为亲电促进剂的分子内环化的代表性实例。
    DOI:
    10.1039/b822989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loiting the cross-metathesis reac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pseudo-oligosaccharides
    作者:Paolo Ronchi、Stefano Vignando、Sara Guglieri、Laura Polito、Luigi Lay
    DOI:10.1039/b822989a
    日期:——
    An approach to the synthesis of pseudo-oligosaccharides based on the cross-metathesis reaction between distinct sugar-olefins, followed by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the obtained heterodimer, is presented. In particular,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two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he straightforward cross-metathesis reaction and the two-step procedure (self-metathesis followed by cross- metathesis), was explored and compared for diverse sugar-olefin substrates. Some representative examples of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using iodine as an electrophilic promoter, are also reported.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糖烯之间的交叉易位反应,随后通过所得异二聚体的分子内环化来合成伪寡糖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多种糖烯底物,探究并比较了两种替代方法的相对效率:直接的交叉易位反应和两步程序(自我易位后进行交叉易位)。此外,还报告了一些使用碘作为亲电促进剂的分子内环化的代表性实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