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6-dideoxy-5,6-epithio-1,2-O-isopropylidene-3-O-methanesulphonyl-α-D-glucofuranose | 103090-7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6-dideoxy-5,6-epithio-1,2-O-isopropylidene-3-O-methanesulphonyl-α-D-glucofuranose
英文别名
——
5,6-dideoxy-5,6-epithio-1,2-O-isopropylidene-3-O-methanesulphonyl-α-D-glucofuranose化学式
CAS
103090-75-1
化学式
C10H16O6S2
mdl
——
分子量
296.365
InChiKey
NTUZPUCCBSGALE-SYHAXYE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2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71.0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7.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5-硫代-d-阿洛糖和甲基5-硫代-α-和-β-d-吡喃果糖苷的合成
    摘要:
    摘要5,6-脱水-1,2-O-异亚丙基-3-O-甲磺酰基-α-d-异呋喃糖经相关的葡萄糖-5,6-异硫醚转化为6-O-乙酰基-5-S -乙酰基-1,2-O-异亚丙基-3-O-甲磺酰基-5-硫代-α-d-葡萄糖呋喃糖(9)。用异亚丙基取代9或相关的3-甲苯-对-磺酸酯的乙酰基并将磺酸酯基皂化,得到1,2-O:5,6-S,O-二-异亚丙基-5-硫代-α-d-葡萄糖呋喃糖(2)。通过氧化-还原序列在C-3为2时的差向异构化得到1,2-O:5,6-S,O-二-异亚异丙基-5-硫代-α-d-铝呋喃糖(20),其被水解为5-硫代-d-阿洛糖(1)。从1或通过20的甲醇分解制得5-硫代α-和-β-dd-吡喃果糖苷甲基。2的相似水解或甲醇分解分别得到5-硫代-d-葡萄糖或甲基5-硫代-α-和-β-d-吡喃葡萄糖苷,因此为这些化合物的较早合成路线提供了便利的变化。给出了这些5-硫代别和葡萄糖衍生物中的几种的13
    DOI:
    10.1016/0008-6215(86)80033-7
  • 作为产物:
    描述:
    3,6-anhydro-1,2-O-isopropylidene-3-O-metahnesulphonyl-β-L-idofuranose硫脲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5,6-dideoxy-5,6-epithio-1,2-O-isopropylidene-3-O-methanesulphonyl-α-D-glucofuranose
    参考文献:
    名称:
    5-硫代-d-阿洛糖和甲基5-硫代-α-和-β-d-吡喃果糖苷的合成
    摘要:
    摘要5,6-脱水-1,2-O-异亚丙基-3-O-甲磺酰基-α-d-异呋喃糖经相关的葡萄糖-5,6-异硫醚转化为6-O-乙酰基-5-S -乙酰基-1,2-O-异亚丙基-3-O-甲磺酰基-5-硫代-α-d-葡萄糖呋喃糖(9)。用异亚丙基取代9或相关的3-甲苯-对-磺酸酯的乙酰基并将磺酸酯基皂化,得到1,2-O:5,6-S,O-二-异亚丙基-5-硫代-α-d-葡萄糖呋喃糖(2)。通过氧化-还原序列在C-3为2时的差向异构化得到1,2-O:5,6-S,O-二-异亚异丙基-5-硫代-α-d-铝呋喃糖(20),其被水解为5-硫代-d-阿洛糖(1)。从1或通过20的甲醇分解制得5-硫代α-和-β-dd-吡喃果糖苷甲基。2的相似水解或甲醇分解分别得到5-硫代-d-葡萄糖或甲基5-硫代-α-和-β-d-吡喃葡萄糖苷,因此为这些化合物的较早合成路线提供了便利的变化。给出了这些5-硫代别和葡萄糖衍生物中的几种的13
    DOI:
    10.1016/0008-6215(86)8003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