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二(4-甲氧基苯基)-酞嗪 | 5441-28-1

中文名称
1,4-二(4-甲氧基苯基)-酞嗪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4-methoxy-phenyl)-phthalazine
英文别名
1,4-Bis-(4-methoxy-phenyl)-phthalazin;1,4-Bis(4-methoxyphenyl)phthalazine
1,4-二(4-甲氧基苯基)-酞嗪化学式
CAS
5441-28-1
化学式
C22H18N2O2
mdl
——
分子量
342.397
InChiKey
SXWJXIUDVYZJF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5-206 °C
  • 沸点:
    551.0±50.0 °C(Predicted)
  • 密度:
    1.18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44.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SDS

SDS:3df74bdbfff83b2ac016c099ebbfcc94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二(4-甲氧基苯基)-酞嗪氢溴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20.0h, 以71.9%的产率得到1,4-bis(p-hydroxyphenyl)-2,3-naphth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1,4-二(对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及其合成 方法
    摘要:
    1,4‑二(对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及其合成方法。用对卤苯甲醚与镁条制成格氏试剂;在四氢呋喃/甲苯、2‑甲基四氢呋喃/甲苯、或者乙醚/甲苯混合溶剂中将其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制得苯‑1,2‑双(对甲氧基)苯酮;在冰乙酸或醇为溶剂下,苯‑1,2‑双(对甲氧基)苯酮再与水合肼反应制得2,3‑二氮杂萘1,4‑双‑对苯甲醚;最后以冰乙酸为溶剂,将其在40%的氢溴酸参与下脱去甲基而得到产品。为开发含二氮杂萘结构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单体。本发明技术路线的选择合理、简便,容易操作,在技术上为这一类型高分子产品的中间体的合成提供了成功的合成方法。
    公开号:
    CN101781257B
  • 作为产物:
    描述:
    1,3-二(4-甲氧基苯基)异苯并呋喃 在 sodium dichromate 、 硫酸一水合肼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2.0h, 生成 1,4-二(4-甲氧基苯基)-酞嗪
    参考文献:
    名称: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ARYLPHTHALIDES1
    摘要:
    DOI:
    10.1021/ja01343a0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ARYLPHTHALIDES<sup>1</sup>
    作者:F. F. Blicke、O. J. Weinkauff
    DOI:10.1021/ja01343a025
    日期:1932.4
  • 1,4-二(对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及其合成 方法
    申请人:大连九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1781257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1,4‑二(对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及其合成方法。用对卤苯甲醚与镁条制成格氏试剂;在四氢呋喃/甲苯、2‑甲基四氢呋喃/甲苯、或者乙醚/甲苯混合溶剂中将其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制得苯‑1,2‑双(对甲氧基)苯酮;在冰乙酸或醇为溶剂下,苯‑1,2‑双(对甲氧基)苯酮再与水合肼反应制得2,3‑二氮杂萘1,4‑双‑对苯甲醚;最后以冰乙酸为溶剂,将其在40%的氢溴酸参与下脱去甲基而得到产品。为开发含二氮杂萘结构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单体。本发明技术路线的选择合理、简便,容易操作,在技术上为这一类型高分子产品的中间体的合成提供了成功的合成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