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Carboxymethoxy)-3,4-dihydrocarbostyril | 58898-5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Carboxymethoxy)-3,4-dihydrocarbostyril
英文别名
(2-oxo-1,2,3,4-tetrahydro-quinolin-7-yloxy)-acetic acid;2-((2-Oxo-1,2,3,4-tetrahydroquinolin-7-yl)oxy)acetic acid;2-[(2-oxo-3,4-dihydro-1H-quinolin-7-yl)oxy]acetic acid
7-(Carboxymethoxy)-3,4-dihydrocarbostyril化学式
CAS
58898-57-0
化学式
C11H11NO4
mdl
MFCD10006336
分子量
221.213
InChiKey
ZGGNYKQEJXPJL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81.0±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4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75.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Carboxymethoxy)-3,4-dihydrocarbostyrildimethylamine borane甲醇对甲苯磺酸N,N-二异丙基乙胺 、 N-[(dimethylamino)-3-oxo-1H-1,2,3-triazolo[4,5-b]pyridin-1-yl-methylene]-N-methylmethanam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6.25h, 生成 (S)-N-(1-(2-(4-chlorobenzyl)-1-methylhydrazinyl)-1-oxo-3-phenylpropan-2-yl)-2-((2-oxo-1,2,3,4-tetrahydroquinolin-7-yl)oxy)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大环氮杂肽腈:基于结构的有效 SARS-CoV-2 主要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发现
    摘要:
    鉴于主要蛋白酶 (M pro ) 在 SARS-CoV-2 复制周期中的关键作用,这种病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构成了备受瞩目的药物靶点。我们研究了拟肽氮杂肽腈作为 M pro的吉祥的、不可逆作用的抑制剂。我们的系统方法将组合组装的氮腈进行的 M pro活性位点扫描与基于结构的设计相结合。受开链抑制剂生物活性构象的启发,我们概念化了大环氮腈的新化学型,其结合模式通过共结晶得到阐明。该策略为靶标结合提供了有利的熵贡献,并导致了极其有效的 M pro抑制剂84的开发,其 IC 50值为 3.23 nM,二阶灭活速率常数k inac / K i为 448,000 M –1秒–1 。开链 M pro抑制剂58以及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大环化合物83和84表现出最高的抗病毒活性,EC 50值在个位数微摩尔范围内。我们的研究结果有望促进拟肽 M pro抑制剂作为抗 SARS-CoV-2 药物的未来发展。
    DOI:
    10.1021/acs.jmedchem.4c00053
  • 作为产物:
    描述:
    3,4-二氢-7-羟基-2(1H)-喹啉酮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iodid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6.5h, 生成 7-(Carboxymethoxy)-3,4-dihydrocarbostyril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氢-2-喹诺酮铂(IV)杂化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显示线粒体损伤和DNA损伤机制
    摘要:
    除了DNA损伤机制之外,设计具有线粒体损伤能力的新型铂( IV )配合物是开发新型铂类药物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在此,首次将二氢-2-喹诺酮(DHQLO)作为线粒体抑制剂引入到铂( IV )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新的DHQLO铂( IV )化合物。复合物1b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它在全细胞和 DNA 中以较高水平积累,并且很容易进行细胞间还原以释放铂 ( II ) 和 DHQLO 部分。释放的铂( II )络合物通过与DNA双链体共价结合造成严重的DNA损伤,并显着增加γ-H2AX蛋白的表达。此外, 1b还引起严重的线粒体损伤,诱导线粒体膜去极化并增加ROS的产生。这种对DNA和线粒体的作用通过上调p53蛋白和凋亡蛋白caspase9和caspase3协同激活肿瘤细胞中的p53凋亡途径,有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这种协同机制的化合物1b在逆转顺铂耐药性和提高抗肿瘤疗效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DOI:
    10.1039/d0dt0319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具有喹啉酮四价铂结构的化合物、制备方 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申请人:聊城大学
    公开号:CN1100787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喹啉酮四价铂结构的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或该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癌和抗肿瘤的效果。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dihydro-2-quinolone platinum(<scp>iv</scp>) hybrids as antitumor agents displaying mitochondria injury and DNA damage mechanism
    作者:Zhifang Liu、Zuojie Li、Tao Du、Yan Chen、Qingpeng Wang、Guoshuai Li、Min Liu、Ning Zhang、Dacheng Li、Jun Han
    DOI:10.1039/d0dt03194a
    日期:——
    and in vivo. It accumulated at higher levels in both whole cells and DNA, and easily underwent intercellular reduction to release platinum(II) and DHQLO moieties. The released platinum(II) complex caused serious DNA damage by covalent conjunction with the DNA duplex, and remarkab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γ-H2AX protein. Moreover, 1b also caused serious mitochondria injury to induce mitochondrial
    除了DNA损伤机制之外,设计具有线粒体损伤能力的新型铂( IV )配合物是开发新型铂类药物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在此,首次将二氢-2-喹诺酮(DHQLO)作为线粒体抑制剂引入到铂( IV )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新的DHQLO铂( IV )化合物。复合物1b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它在全细胞和 DNA 中以较高水平积累,并且很容易进行细胞间还原以释放铂 ( II ) 和 DHQLO 部分。释放的铂( II )络合物通过与DNA双链体共价结合造成严重的DNA损伤,并显着增加γ-H2AX蛋白的表达。此外, 1b还引起严重的线粒体损伤,诱导线粒体膜去极化并增加ROS的产生。这种对DNA和线粒体的作用通过上调p53蛋白和凋亡蛋白caspase9和caspase3协同激活肿瘤细胞中的p53凋亡途径,有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这种协同机制的化合物1b在逆转顺铂耐药性和提高抗肿瘤疗效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 10.1021/acs.jmedchem.4c00053
    作者:Breidenbach, Julian、Voget, Rabea、Si, Yaoyao、Hingst, Alexandra、Claff, Tobias、Sylvester, Katharina、Wolf, Valentina、Krasniqi, Vesa、Useini, Abibe、Sträter, Norbert、Ogura, Yukino、Kawaguchi, Atsushi、Müller, Christa E.、Gütschow, Michael
    DOI:10.1021/acs.jmedchem.4c00053
    日期:——
    investigated peptidomimetic azapeptide nitriles as auspicious, irreversibly acting inhibitors of Mpro. Our systematic approach combined an Mpro active-site scanning by combinatorially assembled azanitriles with structure-based design. Encouraged by the bioactive conformation of open-chain inhibitors, we conceptualized the novel chemotype of macrocyclic azanitriles whose binding mode was elucidated by cocrystallization
    鉴于主要蛋白酶 (M pro ) 在 SARS-CoV-2 复制周期中的关键作用,这种病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构成了备受瞩目的药物靶点。我们研究了拟肽氮杂肽腈作为 M pro的吉祥的、不可逆作用的抑制剂。我们的系统方法将组合组装的氮腈进行的 M pro活性位点扫描与基于结构的设计相结合。受开链抑制剂生物活性构象的启发,我们概念化了大环氮腈的新化学型,其结合模式通过共结晶得到阐明。该策略为靶标结合提供了有利的熵贡献,并导致了极其有效的 M pro抑制剂84的开发,其 IC 50值为 3.23 nM,二阶灭活速率常数k inac / K i为 448,000 M –1秒–1 。开链 M pro抑制剂58以及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大环化合物83和84表现出最高的抗病毒活性,EC 50值在个位数微摩尔范围内。我们的研究结果有望促进拟肽 M pro抑制剂作为抗 SARS-CoV-2 药物的未来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