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Z)-3-(5-formyl-2-methoxyphenoxy)-3-phenylacrylate | 959908-2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Z)-3-(5-formyl-2-methoxyphenoxy)-3-phenylacryl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Z)-3-(5-formyl-2-methoxyphenoxy)-3-phenylacrylate化学式
CAS
959908-25-9
化学式
C18H16O5
mdl
——
分子量
312.322
InChiKey
QWZYCPWZOXHPSK-WJDWOHS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61.8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fluoroindan-1-ylaminemethyl (Z)-3-(5-formyl-2-methoxyphenoxy)-3-phenylacrylate 在 4 A molecular siev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3-{5-[(7-fluoroindan-1-ylimino)methyl]-2-methoxyphenoxy}-3-phenylacryl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催化 CH 键活化手性芳族亚胺的不对称分子内烷基化
    摘要:
    通过催化 C-H 键活化手性芳族亚胺的不对称分子内烷基化 Anja Watzke, Rebecca M。威尔逊、史蒂文 J. 奥马利、罗伯特 G. 伯格曼、* 乔纳森 A . Ellman*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化学系和化学科学部,CA 94720,美国传真 +1(510)6427714;电子邮箱:rbergman@berkeley.edu;电子邮件:jellman@berkeley.edu 2007 年 4 月 16 日收到 摘要:研究了手性芳香醛亚胺的不对称分子内烷基化,其中差异取代的烯烃与亚胺间位连接。由氨基茚满衍生物制备的亚胺获得了高对映选择性,其作为铑催化的 C-H 键活化的导向基团。通过使用空间位阻非手性亚胺底物和催化量的手性胺,也实现了催化不对称分子内烷基化的初步证明。在之前发表的工作中,我们评估了一系列结构多样的手性胺导向基团,其中氨基茚满被证明是最有效
    DOI:
    10.1055/s-2007-985593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香兰素苯丙炔酸甲酯吡啶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75h, 以42%的产率得到methyl (Z)-3-(5-formyl-2-methoxyphenoxy)-3-phenylacr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催化 CH 键活化手性芳族亚胺的不对称分子内烷基化
    摘要:
    通过催化 C-H 键活化手性芳族亚胺的不对称分子内烷基化 Anja Watzke, Rebecca M。威尔逊、史蒂文 J. 奥马利、罗伯特 G. 伯格曼、* 乔纳森 A . Ellman*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化学系和化学科学部,CA 94720,美国传真 +1(510)6427714;电子邮箱:rbergman@berkeley.edu;电子邮件:jellman@berkeley.edu 2007 年 4 月 16 日收到 摘要:研究了手性芳香醛亚胺的不对称分子内烷基化,其中差异取代的烯烃与亚胺间位连接。由氨基茚满衍生物制备的亚胺获得了高对映选择性,其作为铑催化的 C-H 键活化的导向基团。通过使用空间位阻非手性亚胺底物和催化量的手性胺,也实现了催化不对称分子内烷基化的初步证明。在之前发表的工作中,我们评估了一系列结构多样的手性胺导向基团,其中氨基茚满被证明是最有效
    DOI:
    10.1055/s-2007-98559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