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phenylphenacyl)benzo[f]quinolin-1-ium bro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phenylphenacyl)benzo[f]quinolin-1-ium bromide
英文别名
Salor-int L171638-1EA;2-benzo[f]quinolin-4-ium-4-yl-1-(4-phenylphenyl)ethanone;bromide
1-(4-phenylphenacyl)benzo[f]quinolin-1-ium bro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Br*C27H20NO
mdl
——
分子量
454.366
InChiKey
WYLVEYZGEBPDKI-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3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4
  • 拓扑面积:
    2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phenylphenacyl)benzo[f]quinolin-1-ium bromide1,4-萘醌三乙胺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以40 %的产率得到15–([1,1’–biphenyl]–4–carbonyl)benzo[f ]benzo[5,6]isoindolo[2,1–a]quinoline–9,14–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并喹啉衍生物: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新型小分子的有吸引力的方法
    摘要:
    本研究介绍了一些新的苯并 [f] 喹啉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抗癌活性的体外评价。该合成简单高效,包括两个步骤:氮杂环的季铵化,然后是 [3+2] 偶极环加成反应。在化合物 6c 和 7c 的情况下,合成的化合物通过 FTIR、NMR 和 X 射线衍射在单晶上进行表征。对十八种苯并 [f] 喹啉化合物、季盐和环加合物进行了体外单剂量抗癌测定。结果表明,最具活性的化合物是具有芳香 R 取代基的季盐 3d 和 3f。季盐 3d 显示出对所有类型癌细胞的非选择性活性,而盐 3f 对白血病细胞表现出高度选择性活性。化合物 3d 还对四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即非小细胞肺癌 HOP-92、黑色素瘤 LOX IMVI、黑色素瘤 SK-MEL-5 和乳腺癌 MDA-MB-468)表现出显着的细胞毒性。该研究还包括 SAR 相关性。
    DOI:
    10.3390/ijms24098124
  • 作为产物:
    描述:
    5.6-苯并喹啉2-溴-4-苯基乙酰苯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8.0h, 以80%的产率得到1-(4-phenylphenacyl)benzo[f]quinolin-1-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并喹啉衍生物:直接有效的途径生产抗菌和抗真菌药
    摘要:
    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些新的苯并[f]喹啉衍生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的设计,合成,实验和计算机评估。设计了两类苯并[f]喹啉鎓衍生物(苯并[f]喹啉鎓盐(BQS)和吡咯并苯并[f]喹啉鎓环加合物(PBQC)),并通过直接,简便的步骤分两步获得:季铵化,然后进行环加成通过元素和光谱分析(FT-IR,1 H-NMR,13 C-NMR)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抗菌分析表明,BQS盐对白念珠菌具有优异的拟非选择性抗真菌活性。(其中一些比对照药物制霉菌素高),并且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的PBQC化合物是不活动的。对生物学数据的分析揭示了苯并[f]喹啉鎓系列化合物中有趣的SAR相关性。计算机研究提供了有关BQS盐的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和ADMET参数的重要数据。对每种BQS盐3a-o与ATP合酶在形成的复合物中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盐3j,3i和3n最适合与ATP合酶形成复合物。对每种BQS盐3a-o与TOPO
    DOI:
    10.3390/ph140403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enzoquinoline Derivatives: A Straightforward and Efficient Route to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gents
    作者:Vasilichia Antoci、Liliana Oniciuc、Dorina Amariucai-Mantu、Costel Moldoveanu、Violeta Mangalagiu、Andreea Madalina Amarandei、Claudiu N. Lungu、Simona Dunca、Ionel I. Mangalagiu、Gheorghita Zbancioc
    DOI:10.3390/ph14040335
    日期:——
    We report here the design, synthesis, experimental and in silico evaluation of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some new benzo[f]quinoline derivatives. Two classes of benzo[f]quinolinium derivatives—(benzo[f]quinolinium salts (BQS) and pyrrolobenzo[f]quinolinium cycloadducts (PBQC)—were designed and obtained in two steps via a direct and facile procedure: quaternization followed by a cycloaddition
    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些新的苯并[f]喹啉衍生物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的设计,合成,实验和计算机评估。设计了两类苯并[f]喹啉鎓衍生物(苯并[f]喹啉鎓盐(BQS)和吡咯并苯并[f]喹啉鎓环加合物(PBQC)),并通过直接,简便的步骤分两步获得:季铵化,然后进行环加成通过元素和光谱分析(FT-IR,1 H-NMR,13 C-NMR)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抗菌分析表明,BQS盐对白念珠菌具有优异的拟非选择性抗真菌活性。(其中一些比对照药物制霉菌素高),并且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的PBQC化合物是不活动的。对生物学数据的分析揭示了苯并[f]喹啉鎓系列化合物中有趣的SAR相关性。计算机研究提供了有关BQS盐的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和ADMET参数的重要数据。对每种BQS盐3a-o与ATP合酶在形成的复合物中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盐3j,3i和3n最适合与ATP合酶形成复合物。对每种BQS盐3a-o与TOPO
  • Benzoquinoline Derivatives: An Attractive Approach to Newly Small Molecules with Anticancer Activity
    作者:Liliana Oniciuc、Dorina Amăriucăi-Mantu、Dumitrela Diaconu、Violeta Mangalagiu、Ramona Danac、Vasilichia Antoci、Ionel I. Mangalagiu
    DOI:10.3390/ijms24098124
    日期:——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synthesi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of anticancer activity of some newly benzo[f]quinoline derivatives. The synthesis is facile and efficient, involving two steps: quaternization of nitrogen heterocycle followed by a [3+2] 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NMR, and X-ray diffraction on monocrystals
    本研究介绍了一些新的苯并 [f] 喹啉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抗癌活性的体外评价。该合成简单高效,包括两个步骤:氮杂环的季铵化,然后是 [3+2] 偶极环加成反应。在化合物 6c 和 7c 的情况下,合成的化合物通过 FTIR、NMR 和 X 射线衍射在单晶上进行表征。对十八种苯并 [f] 喹啉化合物、季盐和环加合物进行了体外单剂量抗癌测定。结果表明,最具活性的化合物是具有芳香 R 取代基的季盐 3d 和 3f。季盐 3d 显示出对所有类型癌细胞的非选择性活性,而盐 3f 对白血病细胞表现出高度选择性活性。化合物 3d 还对四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即非小细胞肺癌 HOP-92、黑色素瘤 LOX IMVI、黑色素瘤 SK-MEL-5 和乳腺癌 MDA-MB-468)表现出显着的细胞毒性。该研究还包括 SAR 相关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