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5-di-O-benzyl-2,3-O-isopropylidene-D-arabinose | 120166-8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5-di-O-benzyl-2,3-O-isopropylidene-D-arabinose
英文别名
(4S,5R)-5-[(1R)-1,2-bis(phenylmethoxy)ethyl]-2,2-dimethyl-1,3-dioxolane-4-carbaldehyde
4,5-di-O-benzyl-2,3-O-isopropylidene-D-arabinose化学式
CAS
120166-83-8
化学式
C22H26O5
mdl
——
分子量
370.445
InChiKey
JBWYRMPLMQASLI-NJYVYQB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
  • 拓扑面积:
    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5-di-O-benzyl-2,3-O-isopropylidene-D-arabinose吡啶氢氧化钾四氧化锇正丁基锂N-甲基吲哚酮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正己烷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4R,5R)-4-[(1R)-1,2-bis(phenylmethoxy)ethyl]-2,2-dimethyl-5-[(2R)-(313C)oxiran-2-yl]-1,3-dioxo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的D- [1-实际合成13 C]甘露糖,1- [1- 13 C]和1- [6- 13 C]岩藻糖
    摘要:
    13 C标记的甘露糖和岩藻糖的化学合成对于制备用于糖蛋白寡糖部分构象研究的分子探针非常重要。为标题[1-合成的新方法13 C]标记的化合物通过相应的烯烃化合物,它们是依次从d-甘露醇或通过有效地引入的L-阿拉伯糖来源的13 C,通过Wittig反应使用pH描述了3 P 13 CH 3 I和n- BuLi。引进的13 CH 3我以产生[1- 13 C] -和[6- 13C 1-标记的化合物分别以62%,56%和71%的产率完成。所有甘露糖和岩藻糖质子,从H-1〜H-6,通过使用1 HMQC-TOCSY技术观察:[1- 1分的混合物13 C] -和[6- 13 C]标记的化合物。
    DOI:
    10.1016/j.tetlet.2004.11.073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的D- [1-实际合成13 C]甘露糖,1- [1- 13 C]和1- [6- 13 C]岩藻糖
    摘要:
    13 C标记的甘露糖和岩藻糖的化学合成对于制备用于糖蛋白寡糖部分构象研究的分子探针非常重要。为标题[1-合成的新方法13 C]标记的化合物通过相应的烯烃化合物,它们是依次从d-甘露醇或通过有效地引入的L-阿拉伯糖来源的13 C,通过Wittig反应使用pH描述了3 P 13 CH 3 I和n- BuLi。引进的13 CH 3我以产生[1- 13 C] -和[6- 13C 1-标记的化合物分别以62%,56%和71%的产率完成。所有甘露糖和岩藻糖质子,从H-1〜H-6,通过使用1 HMQC-TOCSY技术观察:[1- 1分的混合物13 C] -和[6- 13 C]标记的化合物。
    DOI:
    10.1016/j.tetlet.2004.11.0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nusual [2+2]cycloaddition reaction of allylsilanes with 2,3--isopropylidene derivatives of -aldose catalyzed by boron trifluoride etherate
    作者:Hideyuki Sugimura、Minako Uematsu
    DOI:10.1016/s0040-4039(00)80650-4
    日期:1988.1
    In the reaction of allylsilanes with 2,3--isopropylidene derivatives of -aldose, [2+2] cycloaddition occurred predominantly rather than ally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boron trifluoride etherate to give oxetane derivatives as major products together with small amounts of homoallyl alcohols.
    在烯丙基硅烷与-醛糖的2,3--异亚丙基衍生物的反应中,主要发生[2 + 2]环加成反应,而不是在三氟化硼醚化物存在下进行烯丙基化反应,从而得到以氧杂环丁烷衍生物为主要产物以及少量的均烯丙基醇。
  • SUGIMURA, H.;UEMATSU, M., TETRAHEDRON LETT., 29,(1988) N 39, C. 4953-4956
    作者:SUGIMURA, H.、UEMATSU, M.
    DOI:——
    日期:——
  • SUGIMURA, HIDEYUKI, NAGUTI KEHNKYUDZE DZIXO,(1988) N 31, S. 55-62
    作者:SUGIMURA, HIDEYUKI
    DOI:——
    日期:——
  • Practical synthesis of d-[1-13C]mannose, l-[1-13C] and l-[6-13C]fucose
    作者:Ken-ichi Sato、Shoji Akai、Hiroki Youda、Masaru Kojima、Mayumi Sakuma、Shu-ichirou Inaba、Kyota Kurosawa
    DOI:10.1016/j.tetlet.2004.11.073
    日期:2005.1
    The chemical synthesis of 13C-labeled mannose and fucose is importan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olecular probes used in the conformational study of the oligosaccharide portions of glycoproteins. A new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title [1-13C]-labeled compounds via the corresponding olefin compounds, which are in turn derived from d-mannitol or l-arabinose by efficient introduction of 13C, by the
    13 C标记的甘露糖和岩藻糖的化学合成对于制备用于糖蛋白寡糖部分构象研究的分子探针非常重要。为标题[1-合成的新方法13 C]标记的化合物通过相应的烯烃化合物,它们是依次从d-甘露醇或通过有效地引入的L-阿拉伯糖来源的13 C,通过Wittig反应使用pH描述了3 P 13 CH 3 I和n- BuLi。引进的13 CH 3我以产生[1- 13 C] -和[6- 13C 1-标记的化合物分别以62%,56%和71%的产率完成。所有甘露糖和岩藻糖质子,从H-1〜H-6,通过使用1 HMQC-TOCSY技术观察:[1- 1分的混合物13 C] -和[6- 13 C]标记的化合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