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3,4,5,6-六氢屈 | 2091-91-0

中文名称
1,2,3,4,5,6-六氢屈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3,4,5,6-Hexahydrochrysene
英文别名
1,2,3,4,5,6-hexahydrochryzene;3,4,5,6,7,8-Hexahydro-chrysen;1,2,3,4,5,6-Hexahydrochrysen
1,2,3,4,5,6-六氢屈化学式
CAS
2091-91-0
化学式
C18H18
mdl
——
分子量
234.341
InChiKey
NPPXRCVNWBUFC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0.0-110.5 °C
  • 沸点:
    386.9±27.0 °C(Predicted)
  • 密度:
    1.10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02909090

SDS

SDS:822f4d11a2bf536bd5a5b6462ccfdd2d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3,4,5,6-六氢屈 在 dinitrogen tetraoxide 、 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45.0h, 生成 2-硝基屈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nitro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with the substituent at the longest axis
    摘要:
    DOI:
    10.1021/jo00039a049
  • 作为产物:
    描述:
    copper(l) chloride 、 zinc(II) chloride 氢气 作用下, 生成 1,2,3,4,5,6-六氢屈
    参考文献:
    名称:
    多环芳烃在熔盐催化剂上的加氢裂化
    摘要:
    研究了分批高压釜系统中菲、蒽、芘、芘和荧蒽在 400 °C 下在熔盐催化剂上的加氢裂化。产物主要通过 GC-MS 进行鉴定,但代表性产物通过制备型 GLC 进行分离,并使用 NMR、IR、UV 和质谱法进行表征。大多数分离出的产物是先前未详细证实的化合物,尽管在相应的芳族化合物的加氢裂化过程中预计会形成它们。根据产品分布提供可能的反应路线。氯化锌和氯化铜 (I) 的二元混合物被认为是一种熔融的双功能催化剂。
    DOI:
    10.1246/bcsj.51.6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Yalpani, Mohamed; Koester, Roland, Chemische Berichte, 1990, vol. 123, # 4, p. 719 - 724
    作者:Yalpani, Mohamed、Koester, Roland
    DOI:——
    日期:——
  • Gilchrist, Thomas L.; Summersell, Richard J.,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88, p. 2595 - 2602
    作者:Gilchrist, Thomas L.、Summersell, Richard J.
    DOI:——
    日期:——
  • 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 (DDQ) in acetic acid, a convenient new reagent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 ketones and aldehydes via benzylic oxidation
    作者:Hongmee Lee、Ronald G. Harvey
    DOI:10.1021/jo00254a035
    日期:1988.9
  • FU P. P.; HARVEY R. G., J. ORG. CHEM., 1979, 44, NO 22, 3778-3784
    作者:FU P. P.、 HARVEY R. G.
    DOI:——
    日期:——
  • FU P. P.; HARVEY R. G.,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78, NO 14, 585-586
    作者:FU P. P.、 HARVEY R. G.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