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3,4-diiodo-1H-pyrrole-2,5-dicarboxylate | 1265221-5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3,4-diiodo-1H-pyrrole-2,5-di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dimethyl 3,4-diiodopyrrole-2,5-dicarboxylate
dimethyl 3,4-diiodo-1H-pyrrole-2,5-di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265221-54-2
化学式
C8H7I2NO4
mdl
——
分子量
434.957
InChiKey
INCGYDPAHYSPO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68.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层状菌素 G 三甲醚和层状菌素 S 的模块化全合成
    摘要:
    报告了标题化合物 2 和 3 的模块化全合成。关键的吡咯结构单元 8 是由容易获得的吡咯 6 通过二碘化/单去碘化序列制备的。化合物 8 与硼酸酯 9 的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得到内酯 10。在 Mitsunobu 条件下,化合物 10 的溴化和 N-烷基化得到完全取代的吡咯 13,它与硼酸进行第二次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反应14得到化合物15。最后一个化合物中酯部分的水解得到酸16,其参与脱羧Heck环化过程得到层状菌素G三甲醚(3)。从构件 8 开始并使用异丙氧基取代的芳烃 22 的相关反应序列,
    DOI:
    10.1002/ejoc.201001133
  • 作为产物:
    描述:
    1-tert-butyl 2,5-dimethyl 1H-pyrrole-1,2,5-tricarboxylateN-碘代丁二酰亚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95%的产率得到dimethyl 3,4-diiodo-1H-pyrrole-2,5-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3,4-二芳基吡咯类似物作为强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摘要:
    背景技术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多重生物活性,含有共同的3,4-二芳基吡咯骨架的天然产物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合成了糖寡糖C,并显示出对MDAMB-231,A549,PC3和HeLa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以及拓扑异构酶II的抑制活性。目的我们介绍3,4-二芳基吡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研究。测定了它们对这些化合物的Topo I和TopoIIα的抗肿瘤活性和抑制活性。方法已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3,4-二芳基吡咯类似物。通过磺基罗丹明B测定法对人乳腺癌MDAMB-231,MDA-MB-435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抗增殖活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四种化合物对三种细胞系的生长均表现出适度的抑制活性,IC50低于50μM。DNA弛豫分析表明,化合物19o在体外显示出对TopoIIα的有效抑制活性。19o还诱导了MDA-MB-435细胞的DNA断裂,这由彗尾和γ-H2AX病灶的积累证明。19o诱
    DOI:
    10.2174/15734064146661802261640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dular Total Synthesis of the 5/5-Spirocyclic Spiroindimicins
    作者:Ankush Banerjee、Tiffany A. Brisco、Zhen Zhang、Alexander A. Busse、Krissty Sumida、Myles W. Smith
    DOI:10.1021/acs.orglett.3c03131
    日期:2023.12.1
    Total syntheses of the 5/5-spirocyclic indoline alkaloids (±)-spiroindimicins B, C, D, E, F, and G have been achieved via a modular approach. Our route features direct coupling of halogenated pyrrolemetal and isatin partners, Suzuki coupling to append the indole unit, Lewis acid-mediated spirocyclization, and divergent functionalization to give various family members. These syntheses are concise (six
    通过模块化方法实现了 5/5-螺环二氢吲哚生物碱 (±)-spiroindimicins B、C、D、E、F 和 G 的全合成。我们的路线的特点是卤化吡咯金属和靛红伴侣的直接偶联、铃木偶联以附加吲哚单元、路易斯酸介导的螺环化以及不同的官能化以产生各种家族成员。这些合成很简洁(来自商业材料的六到七个步骤)并且非常适合模拟合成。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3,4-diarylpyrrole Analogues as Potent Topoisomerase Inhibitors
    作者:Wang Chen、Zili Feng、Xu He、Qiang Zhao、Qi Liang
    DOI:10.2174/1573406414666180226164049
    日期:2018.7.6
    inhibitory activities. OBJECTIVE We present the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studies of 3,4-diarylprrole derivatives. Their antitumor activities and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Topo I and Topo IIα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assayed. METHODS A series of 3,4-diarylpyrrole analogue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ir antiproliferation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by sulforhodamine B assay on human breast
    背景技术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多重生物活性,含有共同的3,4-二芳基吡咯骨架的天然产物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合成了糖寡糖C,并显示出对MDAMB-231,A549,PC3和HeLa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以及拓扑异构酶II的抑制活性。目的我们介绍3,4-二芳基吡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研究。测定了它们对这些化合物的Topo I和TopoIIα的抗肿瘤活性和抑制活性。方法已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3,4-二芳基吡咯类似物。通过磺基罗丹明B测定法对人乳腺癌MDAMB-231,MDA-MB-435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抗增殖活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四种化合物对三种细胞系的生长均表现出适度的抑制活性,IC50低于50μM。DNA弛豫分析表明,化合物19o在体外显示出对TopoIIα的有效抑制活性。19o还诱导了MDA-MB-435细胞的DNA断裂,这由彗尾和γ-H2AX病灶的积累证明。19o诱
  • Modular Total Syntheses of Lamellarin G Trimethyl Ether and Lamellarin S
    作者:Katrin Hasse、Anthony C. Willis、Martin G. Banwell
    DOI:10.1002/ejoc.201001133
    日期:2011.1
    compound afforded acid 16 that engaged in a decarboxylative Heck cyclization process to give lamellarin G trimethyl ether (3). A related sequence of reactions starting from building block 8 and using the isopropoxy-substituted arenes 22, 25 and 27 has allowed for the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lamellarin S (2).
    报告了标题化合物 2 和 3 的模块化全合成。关键的吡咯结构单元 8 是由容易获得的吡咯 6 通过二碘化/单去碘化序列制备的。化合物 8 与硼酸酯 9 的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得到内酯 10。在 Mitsunobu 条件下,化合物 10 的溴化和 N-烷基化得到完全取代的吡咯 13,它与硼酸进行第二次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反应14得到化合物15。最后一个化合物中酯部分的水解得到酸16,其参与脱羧Heck环化过程得到层状菌素G三甲醚(3)。从构件 8 开始并使用异丙氧基取代的芳烃 22 的相关反应序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