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N-(2-methylprop-2-yloxycarbonyl)amino]-6,6-ethylenedioxydecanal | 956620-3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N-(2-methylprop-2-yloxycarbonyl)amino]-6,6-ethylenedioxydecanal
英文别名
tert-butyl N-[1-(2-butyl-1,3-dioxolan-2-yl)-5-oxopentan-3-yl]carbamate
3-[N-(2-methylprop-2-yloxycarbonyl)amino]-6,6-ethylenedioxydecanal化学式
CAS
956620-33-0
化学式
C17H31NO5
mdl
——
分子量
329.437
InChiKey
PLSCMOZHGBFEE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73.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N-(2-methylprop-2-yloxycarbonyl)amino]-6,6-ethylenedioxydecanal苯甲砜正丁基锂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58%的产率得到7,7-ethylenedioxy-2-hydroxy-4-[N-(2-methylprop-2-yloxycarbonyl)amino]undecan-1-yl phenyl sulf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方法的多环生物碱ofoofoline。
    摘要:
    报道了对生物碱类索非林1的合成方法的初步研究。酮酯14的立体选择性环化得到1-丁基-2,8-双(甲氧基羰基)-8-氮杂双环[3.2.1]辛烷21,其中2-甲氧基羰基在轴向位置。类似的酮15、18和19也被环化,得到带有轴向吸电子2-取代基的8-氮杂双环[3.2.1]辛烷22-24。通过X射线衍射确认了双环酮砜22的结构。通过用叔丁基锂处理碘化物29和38,将酯21转化成三环内酰胺31和39,其中酰胺片段明显偏离平面度。通过X射线衍射确认了脱保护的三环羟基内酰胺40的结构,该图显示了内酰胺片段的非平面几何形状,以及由附加的两碳桥引起的双环[3.2.1]辛烷诱导的畸变。这意味着C9处的内氢比C8处的内氢明显更靠近5-羟基。利用该结构特征,使用四乙酸铅引导羟基内酰胺40的区域选择性远程氧化,同时选择性地将其插入到更接近的末端CH键中,得到四环醚41。内酰胺39通过还原为用氢化铝锂将氨基44还原,
    DOI:
    10.1039/b708910d
  • 作为产物:
    描述:
    4-[N-(2-methylprop-2-yloxycarbonyl)amino]-7,7-ethylenedioxyundec-1-ene 在 臭氧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0%的产率得到3-[N-(2-methylprop-2-yloxycarbonyl)amino]-6,6-ethylenedioxydecanal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方法的多环生物碱ofoofoline。
    摘要:
    报道了对生物碱类索非林1的合成方法的初步研究。酮酯14的立体选择性环化得到1-丁基-2,8-双(甲氧基羰基)-8-氮杂双环[3.2.1]辛烷21,其中2-甲氧基羰基在轴向位置。类似的酮15、18和19也被环化,得到带有轴向吸电子2-取代基的8-氮杂双环[3.2.1]辛烷22-24。通过X射线衍射确认了双环酮砜22的结构。通过用叔丁基锂处理碘化物29和38,将酯21转化成三环内酰胺31和39,其中酰胺片段明显偏离平面度。通过X射线衍射确认了脱保护的三环羟基内酰胺40的结构,该图显示了内酰胺片段的非平面几何形状,以及由附加的两碳桥引起的双环[3.2.1]辛烷诱导的畸变。这意味着C9处的内氢比C8处的内氢明显更靠近5-羟基。利用该结构特征,使用四乙酸铅引导羟基内酰胺40的区域选择性远程氧化,同时选择性地将其插入到更接近的末端CH键中,得到四环醚41。内酰胺39通过还原为用氢化铝锂将氨基44还原,
    DOI:
    10.1039/b708910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tic approaches to the polycyclic alkaloid stemofoline
    作者:Alison M. Baylis、Michael. P. H. Davies、Eric J. Thomas
    DOI:10.1039/b708910d
    日期:——
    utilised to direct a regioselective remote oxidation of the hydroxylactam 40 using lead tetraacetate, which was accompanied by selective insertion into the closer endo C-H bond to give the tetracyclic ether 41. Lactam 39 was converted into the tricyclic aminoketone 49 by reduction to the aminol 44 using lithium aluminium hydride and reduc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possibly the chloride 46, formed from aminol
    报道了对生物碱类索非林1的合成方法的初步研究。酮酯14的立体选择性环化得到1-丁基-2,8-双(甲氧基羰基)-8-氮杂双环[3.2.1]辛烷21,其中2-甲氧基羰基在轴向位置。类似的酮15、18和19也被环化,得到带有轴向吸电子2-取代基的8-氮杂双环[3.2.1]辛烷22-24。通过X射线衍射确认了双环酮砜22的结构。通过用叔丁基锂处理碘化物29和38,将酯21转化成三环内酰胺31和39,其中酰胺片段明显偏离平面度。通过X射线衍射确认了脱保护的三环羟基内酰胺40的结构,该图显示了内酰胺片段的非平面几何形状,以及由附加的两碳桥引起的双环[3.2.1]辛烷诱导的畸变。这意味着C9处的内氢比C8处的内氢明显更靠近5-羟基。利用该结构特征,使用四乙酸铅引导羟基内酰胺40的区域选择性远程氧化,同时选择性地将其插入到更接近的末端CH键中,得到四环醚41。内酰胺39通过还原为用氢化铝锂将氨基44还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