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romo-1-(3-methylphenyl)-1H-pyrrole-2,5-dione | 1256627-9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romo-1-(3-methylphenyl)-1H-pyrrole-2,5-dione
英文别名
3-bromo-1-(3-methylphenyl)pyrrole-2,5-dione
3-bromo-1-(3-methylphenyl)-1H-pyrrole-2,5-dione化学式
CAS
1256627-95-8
化学式
C11H8BrNO2
mdl
MFCD19103650
分子量
266.094
InChiKey
PMFLGDIKXLLQI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37.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bromo-1-(3-methylphenyl)-1H-pyrrole-2,5-dione溶剂黄146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三亚甲基苯:简便的合成和自组装研究
    摘要:
    本文中,我们报道了在乙酸和水存在下马来酰亚胺衍生物的有效单锅缩合反应,从而制得一系列苯三酰亚胺(BTI)。通过X射线晶体学,UV-Vis光谱,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BTI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电化学行为。由于其平面结构和独特的电子不足特性,BTI可以根据不同的N取代基自组装成不同的基序,包括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砖和交联结构。不同自组装的起源归因于分子间孤对-π相互作用或孤对-π和π-π堆积的平衡。
    DOI:
    10.1002/cjoc.20190014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三亚甲基苯:简便的合成和自组装研究
    摘要:
    本文中,我们报道了在乙酸和水存在下马来酰亚胺衍生物的有效单锅缩合反应,从而制得一系列苯三酰亚胺(BTI)。通过X射线晶体学,UV-Vis光谱,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BTI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电化学行为。由于其平面结构和独特的电子不足特性,BTI可以根据不同的N取代基自组装成不同的基序,包括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砖和交联结构。不同自组装的起源归因于分子间孤对-π相互作用或孤对-π和π-π堆积的平衡。
    DOI:
    10.1002/cjoc.2019001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苯三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廉价高效的制 备方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1101886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三酰亚胺(BTI)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制备方法包括:在乙酸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回流的条件下,经过式Ⅱ所示马来酰亚胺衍生物的分子间构筑芳环的反应,得到所述式苯三酰亚胺(BTI)及其衍生物I;该方法选用便宜易得的原料马来酸酐和马来酰亚胺、廉价易得的伯胺类化合物出发,通过简单的加成、消除、氨基化反应能够快速大量制备马来酰亚胺衍生物,进一步马来酰亚胺衍生物发生分子间的成环反应,一步快速制备得到苯三酰亚胺(BTI)及其衍生物,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所得产物在空气中稳定且易分离纯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An unexpected metal-free DMAP catalyzed Michael addition–elimination domino reaction between 2-naphthols and bromomaleimides for th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of 3-arylmaleimides
    作者:Yong Zhang、Feng Chen、Yu Yang、Chao-Zhe Tang、Fang Tian、Lin Peng、Li-Xin Wang
    DOI:10.1016/j.tetlet.2016.02.016
    日期:2016.3
    An unexpected novel DMAP catalyzed Michael addition–elimination domino reaction between 2-naphthols and bromomaleimides has been reported. This protocol features metal-free catalysis and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which furnished 3-arylmaleimide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25–89% yields).
    据报道,出乎意料的新型DMAP催化了2-萘酚和溴代马来酰亚胺之间的迈克尔加成-消除多米诺反应。该方案具有无金属催化和温和的反应条件,可提供中等至极好的收率(25-89%收率)的3-芳基马来酰亚胺。
  • Et3N-Promoted Tandem Cyclization of Bromomaleimides with Active Methylene Compounds: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cis-3,4-Dihydropyrrolidine-2,5-diones
    作者:Mengyao Li、Yinghong Zhu、Haibin Wang、Wanli Chen
    DOI:10.1055/s-0039-1690098
    日期:2019.8
    The Et3N-promoted tandem cyclization of bromomaleimides with active methylene compounds is presented, providing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cis-3,4-dihydropyrrolidine-2,5-dione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under mild conditions.
    介绍了 Et3N 促进的溴马来酰亚胺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串联环化,为在温和条件下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合成顺式 3,4-二氢吡咯烷-2,5-二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Benzene Triimides: Facile Synthesis and Self‐Assembly Study
    作者:De‐Hui Tuo、Qing He、Qi‐Qiang Wang、Yu‐Fei Ao、De‐Xian Wang
    DOI:10.1002/cjoc.201900146
    日期:2019.7
    triimides (BTIs). The structur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ochemistry behavior of BTI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ay crystallography, UV‐Vis spectra, cyclic voltammetry and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Owing to the planar structure and unique electron‐deficient nature, BTIs can self‐assemble into different motifs including nanorod, nanotube, nanobrick and cross‐linked structure depending on different
    本文中,我们报道了在乙酸和水存在下马来酰亚胺衍生物的有效单锅缩合反应,从而制得一系列苯三酰亚胺(BTI)。通过X射线晶体学,UV-Vis光谱,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BTI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电化学行为。由于其平面结构和独特的电子不足特性,BTI可以根据不同的N取代基自组装成不同的基序,包括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砖和交联结构。不同自组装的起源归因于分子间孤对-π相互作用或孤对-π和π-π堆积的平衡。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颜料红254 颜料橙73 颜料橙 71 赛拉霉素 裂假丝菌素 苯扎托品氢溴酸盐 苯乙醇,2-(甲氧基甲基)-(9CI) 细交链孢菌酮酸 禾大壮 甲基4-甲酰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4-二溴-2,5-二氧代-2H-吡咯-1(5H)-羧酸叔丁酯 甲基2-氮杂双环[3.2.0]庚-3,6-二烯-2-羧酸酯 甲基1-甲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R)-3-羟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烯丙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氯化烯丙基(3-氯-2-羟基丙基)二甲基铵 氨基甲酰基-2,2,5,5-四甲基-3-吡咯啉-1-氧基 氟酰亚胺 异丙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己二酸,聚合1,3-二异氰酸基甲基苯,1,2-乙二醇,甲基噁丙环并,噁丙环和1,2-丙二醇 四琥珀酰亚胺金(3+)钾盐 四丁基铵琥珀酰亚胺 吡啶氧杂胺 吡啶,2-[4-(4-氟苯基)-3,4-二氢-2H-吡咯-5-基]- 吡咯烷-2,4-二酮 吡咯布洛芬 叔丁基4-溴-2-氧代-2,5-二氢-1H-吡咯-1-甲酸叔丁酯 叔丁基1H,2H,3H,4H,5H,6H-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酯盐酸盐 叔-丁基4-(4-氯苯基)-2-氧亚基-2,5-二氢-1H-吡咯-1-甲酸基酯 利收 假白榄内酰胺 二氯马来酸的N-(间甲基苯基)酰亚胺 二-硫代-二(N-苯基马来酰亚胺) 乙基4-羟基-1-[(4-甲氧苯基)甲基]-5-羰基-2-(3-吡啶基)-2H-吡咯-3-羧酸酯 乙基2-氧代-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乙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乙基1-苄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β.-核-六吡喃糖,1,6-脱水-2-O-(2-氰基苯基)甲基-3-脱氧-4-O-甲基- [4-(2,5-二氧代吡咯-1-基)苯基]乙酸酯 [3-乙酰基-2-(4-氟-苯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吡咯-1-基]-乙酸 [3-(甲氧羰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3,4-二(溴甲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2R)-1-乙酰基-2,5-二氢-1H-吡咯-2-基]乙腈 S,S'-[(1-羟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3,4-二基)二(亚甲基)]二甲烷硫代磺酸酯 N-重氮基-4-(2,5-二氧代吡咯-1-基)苯磺酰胺 N-苯基马来酰亚胺 N-甲氧基羰基顺丁烯二酰亚胺 N-甲基-4-羟基-5-氧代-3-吡咯啉-3-羧酸乙酯铁螯合物 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