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 308815-50-1

中文名称
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4-methoxy-2,5-dioxo-3-pyrroline-3-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2,5-dihydro-4-methoxy-2,5-dioxo-1H-pyrrole-3-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Methyl 4-methoxy-2,5-dioxo-2,5-dihydro-1H-pyrrole-3-carboxylate;methyl 4-methoxy-2,5-dioxopyrrole-3-carboxylate
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化学式
CAS
308815-50-1
化学式
C7H7NO5
mdl
——
分子量
185.136
InChiKey
ZBNPCHDJFOTRQ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81.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SDS

SDS:0e715c6eeff52f2a6f489788202efa5f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5-benzylidene-2,5-dihydro-4-methoxy-2-oxo-1H-pyrrole-3-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79208-32-5 C14H13NO4 259.26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重氮甲烷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乙醚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methyl 5-methoxy-3-methyl-2,4-dioxo-3-azabicyclo[3.1.0]hexa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甲酸衍生物的环扩大反应
    摘要:
    通过吡咯烷三酮4和重氮烷烃的反应制备4-羟基吡啶酮7和3-羟基吡啶酮8/9(氮杂grevellins)。由于涉及的两个酰基的迁移能力不同,阴离子[1,2]-重排使碳原子在C-3和C-4之间或在较小的程度上在C-2和C-3之间引入碳而使环扩大。通过重氮甲烷和吡咯烷三酮15的相互作用,C-2和C-3之间发生了环膨胀,最终得到了螺环氧化物16。然而,由三酮4与重氮甲烷的反应产生的二环氧化合物14获得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在C-4和C-5之间插入碳原子来实现环的同源性。在两步环扩环中,从马来酰亚胺17获得吡啶酮21和22 。
    DOI:
    10.1002/jhet.5570370428
  • 作为产物:
    描述:
    5-benzylidene-2,5-dihydro-4-methoxy-2-oxo-1H-pyrrole-3-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臭氧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07h, 以52%的产率得到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区域选择性臭氧化功能化的酰亚胺
    摘要:
    通过环外CC键的区域选择性裂解,进行烷氧基-和(酰氧基)-取代的亚烷基-内酰胺1和5或亚烷基-内酰胺9和10的臭氧化(方案1和2)。这些键是酰胺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具有相当大的极性,如13 C-NMR光谱所示。结果,获得了部分已知的马来酰亚胺3和6或“磺酰亚胺” 11。化合物3和11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高反应性双环衍生物8和分别为12。肉桂亚胺-内酰胺16a,b主要通过选择性臭氧分解转化为甲酰亚甲基内酰胺17a,b(方案3)。氨基取代的醛20与内酯抗生素basidalin 21a具有结构关系。评估了一些供体取代的马来酰亚胺发生[2 + 2]环加成的趋势(方案4)。通过X射线晶体学确定光电二聚体22a,b和24a,b的构型。
    DOI:
    10.1002/hlca.2006901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ing enlargement reactions of tetramic acid derivatives
    作者:Hermann Poschenrieder、Eduard Eckl、Hans-Dietrich Stachel、Andreas Windt、Kurt Polborn
    DOI:10.1002/jhet.5570370428
    日期:2000.7
    3-hydroxypyridones 8/9 (azagrevellins) were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the pyrrolidinetrione 4 and diazoalkanes. The ring enlargement proceeded by anionotropic [1,2]-rearrangement introducing carbon between C-3 and C-4 or, to a lesser extent, between C-2 and C-3 due to the different migration aptitudes of the two acyl groups involved. In a cognate manner ring expansion between C-2 and C-3 occur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通过吡咯烷三酮4和重氮烷烃的反应制备4-羟基吡啶酮7和3-羟基吡啶酮8/9(氮杂grevellins)。由于涉及的两个酰基的迁移能力不同,阴离子[1,2]-重排使碳原子在C-3和C-4之间或在较小的程度上在C-2和C-3之间引入碳而使环扩大。通过重氮甲烷和吡咯烷三酮15的相互作用,C-2和C-3之间发生了环膨胀,最终得到了螺环氧化物16。然而,由三酮4与重氮甲烷的反应产生的二环氧化合物14获得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在C-4和C-5之间插入碳原子来实现环的同源性。在两步环扩环中,从马来酰亚胺17获得吡啶酮21和22 。
  • Functionalized Imides by Regioselective Ozonation
    作者:Hermann Poschenrieder、Hans-Dietrich Stachel、Eduard Eckl、Sabine Jax、Kurt Polborn、Peter Mayer
    DOI:10.1002/hlca.200690101
    日期:2006.5
    Ozonations of alkoxy- and (acyloxy)-substituted alkylidene-lactams 1 and 5 or of the alkylidene-sultams 9 and 10 proceeded by regioselective cleavage of the exocyclic CC bonds (Schemes 1 and 2). These bonds are part of an enamide system and, therefore, possess considerable polarity as shown by 13C-NMR spectra. As a result, the partly known maleimides 3 and 6 or the ‘sulfonimides’ 11 were obtained.
    通过环外CC键的区域选择性裂解,进行烷氧基-和(酰氧基)-取代的亚烷基-内酰胺1和5或亚烷基-内酰胺9和10的臭氧化(方案1和2)。这些键是酰胺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具有相当大的极性,如13 C-NMR光谱所示。结果,获得了部分已知的马来酰亚胺3和6或“磺酰亚胺” 11。化合物3和11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高反应性双环衍生物8和分别为12。肉桂亚胺-内酰胺16a,b主要通过选择性臭氧分解转化为甲酰亚甲基内酰胺17a,b(方案3)。氨基取代的醛20与内酯抗生素basidalin 21a具有结构关系。评估了一些供体取代的马来酰亚胺发生[2 + 2]环加成的趋势(方案4)。通过X射线晶体学确定光电二聚体22a,b和24a,b的构型。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颜料红254 颜料橙73 颜料橙 71 赛拉霉素 裂假丝菌素 苯扎托品氢溴酸盐 苯乙醇,2-(甲氧基甲基)-(9CI) 细交链孢菌酮酸 禾大壮 甲基4-甲酰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4-二溴-2,5-二氧代-2H-吡咯-1(5H)-羧酸叔丁酯 甲基2-氮杂双环[3.2.0]庚-3,6-二烯-2-羧酸酯 甲基1-甲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R)-3-羟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烯丙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氯化烯丙基(3-氯-2-羟基丙基)二甲基铵 氨基甲酰基-2,2,5,5-四甲基-3-吡咯啉-1-氧基 氟酰亚胺 异丙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己二酸,聚合1,3-二异氰酸基甲基苯,1,2-乙二醇,甲基噁丙环并,噁丙环和1,2-丙二醇 四琥珀酰亚胺金(3+)钾盐 四丁基铵琥珀酰亚胺 吡啶氧杂胺 吡啶,2-[4-(4-氟苯基)-3,4-二氢-2H-吡咯-5-基]- 吡咯烷-2,4-二酮 吡咯布洛芬 叔丁基4-溴-2-氧代-2,5-二氢-1H-吡咯-1-甲酸叔丁酯 叔丁基1H,2H,3H,4H,5H,6H-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酯盐酸盐 叔-丁基4-(4-氯苯基)-2-氧亚基-2,5-二氢-1H-吡咯-1-甲酸基酯 利收 假白榄内酰胺 二氯马来酸的N-(间甲基苯基)酰亚胺 二-硫代-二(N-苯基马来酰亚胺) 乙基4-羟基-1-[(4-甲氧苯基)甲基]-5-羰基-2-(3-吡啶基)-2H-吡咯-3-羧酸酯 乙基2-氧代-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乙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乙基1-苄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β.-核-六吡喃糖,1,6-脱水-2-O-(2-氰基苯基)甲基-3-脱氧-4-O-甲基- [4-(2,5-二氧代吡咯-1-基)苯基]乙酸酯 [3-乙酰基-2-(4-氟-苯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吡咯-1-基]-乙酸 [3-(甲氧羰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3,4-二(溴甲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2R)-1-乙酰基-2,5-二氢-1H-吡咯-2-基]乙腈 S,S'-[(1-羟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3,4-二基)二(亚甲基)]二甲烷硫代磺酸酯 N-重氮基-4-(2,5-二氧代吡咯-1-基)苯磺酰胺 N-苯基马来酰亚胺 N-甲氧基羰基顺丁烯二酰亚胺 N-甲基-4-羟基-5-氧代-3-吡咯啉-3-羧酸乙酯铁螯合物 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