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联苯二硼酸 | 312968-33-5

中文名称
2,2’-联苯二硼酸
中文别名
2,2`-联苯二硼酸
英文名称
2,2'-biphenyldiboronic acid
英文别名
[1,1'-Biphenyl]-2,2'-diyldiboronic acid;[2-(2-boronophenyl)phenyl]boronic acid
2,2’-联苯二硼酸化学式
CAS
312968-33-5
化学式
C12H12B2O4
mdl
——
分子量
241.847
InChiKey
BVFQKUXUNMZSL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44.8±60.0 °C(Predicted)
  • 密度:
    1.31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9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0.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2,H335
  • 储存条件:
    室温和惰性气体环境下

SDS

SDS:66eb4b4aaa1a97c59a0c421a73878096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有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为结构式I所示结构:其中,结构式I中,Ar1、Ar2、Ar3和Ar4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或杂芳基,其中杂芳基含有选自B、N、O、S、Si及P中至少一个杂原子;X独立的选自O、S、Se、C(R)2、Si(R)2、NR、P(=O)R或羰基,其中R选自H、CN、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或杂芳基;A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列结构:其中,R1、R2选自H、C1‑C8的烷基。本发明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较高的三线态能级,能够平衡空穴和电子的传递,能量传递更加充分,能有效提高器件的效率和寿命。
    公开号:
    CN111116628A
  • 作为产物:
    描述:
    2,2'-Di(lithium-tmeda)biphenyl 在 硼酸三甲酯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53%的产率得到2,2’-联苯二硼酸
    参考文献:
    名称:
    Indenyl compound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摘要:
    式(1)的茚基化合物 其中: M是来自镧系元素或元素周期表第3、4、5或6族的过渡金属, Q是与M形成阴离子配体, k是Q基团的数量, R是一个桥接基团 Z和X是取代基,其中R至少包含一个与茚基在2位处形成键合的sp2杂化碳原子,但不包括二氯化钛(去氢萘并苯).
    公开号:
    US06342622B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申请人: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766321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化合物的通式如下。所述化合物可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如空穴注入层材料、空穴传输层材料、电子阻隔层材料、发光层材料和覆盖层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所述有机化合物可用作空穴注入层材料、空穴传输层材料、电子阻隔层材料、绿色磷光或是红色荧光主体物质等发光层材料、覆盖层材料,从而应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2)可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发光效率、亮度、热稳定性、色彩纯度及器件的寿命;(3)采用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制备获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效率及长寿命的优点。
  • 유기 전계발광 소자용 재료의 제조를 위한 합성 빌딩 블록
    申请人:MERCK PATENT GMBH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519980656531)
    公开号:KR201501328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6
    본 발명은 유기 전계발광 소자에 사용되는 전자 활성 물질의 제조를 위한 합성 전구체로서 적합한 화합물에 관한 것이다.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电子活性物质的合成前体,用于制备电子活性物质。
  • Hydroxytetraphenylenes as Chiral Ligands: Application to Asymmetric Darzens Reaction of Diazoacetamide with Aldehydes
    作者:Henry Wong、Guo-Li Chai、Jian-Wei Han
    DOI:10.1055/s-0036-1588880
    日期:——
    with rigid conformations are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employment as chiral ligands in asymmetric synthesis. Highly diastereo- and enantioselective Darzens reactions between aldehydes and diazo-N,N-dimethylacetamide were found to be catalyzed by a chiral titanium complex formed in situ from Ti(O i Pr)4 and chiral 1,16-dihydroxytetraphenylene,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cis-glycidic amides in moderate
    献给教授迪特尔·恩德斯博士在他的70之际个生日。 抽象的 具有刚性构象的羟基四亚苯基是在不对称合成中用作手性配体的潜在候选者。发现醛与重氮-N,N-二甲基乙酰胺之间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Darzens反应是由由Ti(O i Pr)4和手性1,16-二羟基四亚苯基原位形成的手性钛络合物催化的,从而导致形成中等至高收率的顺式-缩水甘油酰胺,具有出色的对映体纯度(40–99%收率,高达99%ee)。 具有刚性构象的羟基四亚苯基是在不对称合成中用作手性配体的潜在候选者。发现醛与重氮-N,N-二甲基乙酰胺之间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Darzens反应是由由Ti(O i Pr)4和手性1,16-二羟基四亚苯基原位形成的手性钛络合物催化的,从而导致形成中等至高收率的顺式-缩水甘油酰胺,具有出色的对映体纯度(40–99%收率,高达99%ee)。
  • Persistent <i>peri</i> ‐Heptacene: Synthesis and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作者:M. R. Ajayakumar、Ji Ma、Andrea Lucotti、Karl Sebastian Schellhammer、Gianluca Serra、Evgenia Dmitrieva、Marco Rosenkranz、Hartmut Komber、Junzhi Liu、Frank Ortmann、Matteo Tommasini、Xinliang Feng
    DOI:10.1002/anie.202102757
    日期:2021.6.14
    systems of zigzag-edged graphene nanoribbon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nanoelectronics and spintronics. However, the synthesis of n-PAs larger than peri-tetracene remain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ir intrinsic open-shell character and high reactivity. Presented here is the synthesis of a hitherto unknown n-PA, that is, peri-heptacene (7-PA), in which the reactive zigzag edges are kinetically protected
    n-peri-Acenes (n-PAs) 作为锯齿形边缘石墨烯纳米带的模型系统,在纳米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学中的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然而,由于其固有的开壳特性和高反应性,合成大于并四苯的 n-PA 仍然具有挑战性。这里介绍的是迄今为止未知的 n-PA 的合成,即,peri-heptacene ( 7-PA ),其中反应性锯齿形边缘受到八个 4-tBu-C 6 H 4基团的动力学保护。7-PA的形成通过高分辨率质谱和原位 FT-拉曼光谱进行了验证。7-PA显示出 1.01 eV 的窄光学能隙并表现出持久的稳定性 ( t 1/2≈25 分钟)在惰性条件下。此外,电子自旋共振测量和理论研究表明,7-PA具有开壳特征和显着的四价特征。该策略可被视为构建下一代 (3 N +1)-PA(其中N ≥ 3 )的模块化方法 。
  • Synthese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Quarterphenylene-based Materials for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作者:Yuya Agata、Hitoshi Shimizu、Junji Kido
    DOI:10.1246/cl.2007.316
    日期:2007.2
    A series of quarterphenylene-based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and investigated as the hole-transport layer and the host materials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s). These compounds have wide HOMO–LUMO energy gaps (ca. 3.57 eV) due to the twisted backbone. A maximum external efficiency of 17% was achieved for 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iridium(III)–bis[2-(4,6-difluorophenyl)pyridinate-N,C2′]picolinate (FIrpic) as an emitting material.
    制备了一系列基于四苯基的化合物,并将其作为有机发光器件(OLEDs)中的空穴传输层和宿主材料进行研究。这些化合物由于扭曲的骨架,具有较宽的HOMO-LUMO能带间隙(约3.57 eV)。在使用铱(III)-双[2-(4,6-二氟苯基)吡啶酸盐-N,C2′]吡啶酸盐(FIrpic)作为发光材料的蓝色有机发光器件中,达到的最大外部效率为1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