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Amino-9-chloro-1-phenyl-1H-4-oxa-5-aza-phenanthrene-2-carbonitrile | 902456-5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mino-9-chloro-1-phenyl-1H-4-oxa-5-aza-phenanthrene-2-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
3-Amino-9-chloro-1-phenyl-1H-4-oxa-5-aza-phenanthrene-2-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902456-54-6
化学式
C19H12ClN3O
mdl
——
分子量
333.777
InChiKey
GOOCOOVJUWBXF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1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71.9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CONDENSED PYRIMIDINES IN ONE-POT REACTION FROM PYRANOQUINOLINES AND BMMAs
    作者:Nariman M. Nahas
    DOI:10.1515/hc.2008.14.1-2.51
    日期:2008.1
    New pentacyclic heterocycles of the type 3a-e -5a-e were synthesized by one pot reaction of the amino-cyano pyrano[3,2-h]quinolines la-e with BMMAs (e.g. Ethyl N-[bis ( methylsulfanyl) methylene] glycinate, ethyl 2[bis (methylsulfanyl) methylene]-1-methylhydrazine carboxylate and / or ethyl N[ bis( methylsulfanyl) methylene]ß-alaninate). All the synthesized derivatives were identified by conventional
    通过基-喃并[3,2-h]喹啉la-e与BMMA(例如乙基N-[双(甲基烷基)亚甲基])的一锅反应合成了新的3a-e -5a-e型五环杂环甘酸酯、2[双(甲基烷基)亚甲基]-1-甲基羧酸乙酯和/或 N[双(甲基烷基)亚甲基]β-丙氨酸乙酯)。所有合成的衍生物均通过常规方法(IR、H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鉴定。还进行了抗真菌测试。
  • 吡喃并喹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公开号:CN11502864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本发明提供一种喃并喹啉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喃并喹啉类化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R1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取代基,R2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取代基,R3独立地选自基,乙基酯取代基,R4独立地选自氢、甲基取代基,R5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取代基。所述喃并喹啉类化合物或包括前述喃并喹啉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肿瘤为脑胶质瘤、肺癌、肝癌、乳腺癌。本发明的喃并喹啉生物能透过血脑屏障,因此这类化合物有望用于人脑胶质瘤治疗的药物中。
  • Novel 4-Aryl-4H-chromene derivative displayed excellent in vivo anti-glioblastoma efficacy as the microtubule-targeting agent
    作者:Haoyi Yang、Dongyu Zhang、Ziyang Yuan、Haishi Qiao、Zhuolu Xia、Feng Cao、Yuanyuan Lu、Feng Jiang
    DOI:10.1016/j.ejmech.2024.116205
    日期:2024.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