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is-(4-methoxy-phenyl)-butadien | 43212-6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is-(4-methoxy-phenyl)-butadien
英文别名
(1E,3E)-1,4-bis(4-methoxyphenyl)buta-1,3-diene;1-methoxy-4-[4-(4-methoxyphenyl)buta-1,3-dienyl]benzene
1,4-Bis-(4-methoxy-phenyl)-butadien化学式
CAS
43212-67-5
化学式
C18H18O2
mdl
——
分子量
266.34
InChiKey
OTJAKIZOANJRS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90556eb9589a591bf968509431efbfe6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1,4-Bis-(4-methoxyphenyl)-1,3-butadie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5)
严重的眼损伤 (类别1)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4)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申明
H303吞咽可能有害。
H318造成严重眼损伤。
H413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持续有害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5 + P351 + P338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处理
P501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8H18O2
分子式
: 266.34 g/mol
分子量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
1,4-Bis-(4-methoxyphenyl)-1,3-butadiene
-

模块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5.337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前面的数据或数据判读是根据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确定的。 长期或反复接触导致个别人过敏反应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引起眼睛烧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延长白藜芦醇的共轭连接,找到更多活性抗氧化剂和癌症化学预防剂。
    摘要:
    白藜芦醇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癌症化学预防剂是广泛研究的主题。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对它的作用机理以及开发出具有比母体化合物更好的抗氧化剂和癌症化学预防活性的类似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激动。这项工作表明,共轭键的延长是提高白藜芦醇类似物抗氧化活性的重要策略,包括在均相溶液中的氢原子或电子供电能力以及在非均相介质中的抗溶血活性。更重要的是,与白藜芦醇相比,带有3,4'-二羟基基团的三烯C3作为重要的先导化合物浮出水面,显示出显着提高的抗氧化剂,细胞毒性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活性。
    DOI:
    10.1016/j.freeradbiomed.2011.02.028
  • 作为产物:
    描述:
    2-(4-methoxy-benzylidene)-4-(4-methoxy-phenyl)-but-3-enoic acid 在 甲基锂calcium carbonate 作用下, 生成 1,4-Bis-(4-methoxy-phenyl)-butadien
    参考文献:
    名称:
    Fittig; Politis,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889, vol. 255, p. 29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of Vinyl Arenes by Nickel-Catalyzed Reductive Coupling of Aryl Halides with Vinyl Bromides
    作者:Jiandong Liu、Qinghua Ren、Xinghua Zhang、Hegui Gong
    DOI:10.1002/anie.201607959
    日期:2016.12.12
    This work emphasizes the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vinyl arenes by reductive coupling of aryl halides with vinyl bromides under mild and easy‐to‐operate nickel‐catalyzed reaction conditions. A broad range of aryl halides, including heteroaromatics, and vinyl bromides were employed to yielding product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with high functional‐group tolerance. The nickel‐catalytic system displays
    这项工作强调了在温和且易于操作的镍催化反应条件下,通过芳基卤化物与乙烯基溴的还原偶联来合成取代的乙烯基芳烃。广泛使用的芳基卤化物,包括杂芳族化合物和乙烯基溴化物,以中等至优异的收率生产了具有高官能团耐受性的产品。镍催化系统在两个C(sp 2)-卤化物偶合体之间显示出良好的化学选择性,从而证明了不同于其他逐步方案的机理途径。
  • Copper-Mediated Difunctionalization of Alkenylboronic Acids: Synthesis of ɑ-Imino Ketones
    作者:Ji-Wen Jiao、Hong-Yan Bi、Pei-Sen Zou、Zhi-Xin Wang、Cui Liang、Dong-Liang Mo
    DOI:10.1002/adsc.201800718
    日期:2018.9.3
    Various ɑ‐imino ketones were prepared in good yields through a copper‐mediated difunctionalization of alkenylboronic acids with benzotriazolamine in air. Mechanistic studies showed that ɑ‐imino ketones formation occurred through an initial copper‐mediated coupling reaction to form an enamine, followed by homolysis of the C−Cu bond to produce an ɑ‐radical imine, and finally radical oxidation by air. The
    通过空气中苯并三唑胺的铜介导的烯基硼酸双官能化,可以制备出高收率的各种-亚氨基酮。机理研究表明,ɑ-亚氨基酮的形成是通过最初的铜介导的偶联反应形成烯胺,然后C-Cu键均质化以生成an-自由基亚胺,最后被空气自由基氧化而形成的。im-亚氨基酮很容易通过进一步的转化而转变成各种有用的支架。
  • Rea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2,4- and 2,5-disubstituted zirconacyclopentadienes: a highly selective and general approach to 2,4-disubstituted phospholes
    作者:Guillaume Bousrez、Florian Jaroschik、Agathe Martinez、Dominique Harakat、Emmanuel Nicolas、Xavier F. Le Goff、Jan Szymoniak
    DOI:10.1039/c3dt51158h
    日期:——
    Cp2ZrCl2/lanthanum system. Reactions of dihalophosphines with these mixtures afforded sel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2,4-disubstituted phospholes and 1,4-disubstituted butadienes. A new series of phospho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multi-nuclear NMR spectroscopy and X-ray analysis.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observed selectivity was obtained from X-ray studies and DFT analysis of the intermediate zirconacyclopentadienes
    通过使用Cp 2 ZrCl 2 /镧系统对末端炔烃进行还原二聚,可得到2,4-和2,5-二取代的氧化锆环戊二烯的混合物。二卤代膦与这些混合物的反应选择性地提供了相应的2,4-二取代的磷脂和1,4-二取代的丁二烯。通过多核NMR光谱和X射线分析对一系列新的磷脂进行了表征。从X射线研究和中间体氧化锆环戊二烯的DFT分析获得了观察到的选择性的可能解释。
  • Homocoupling of Arylboronic Acids Catalyzed by 1,10-Phenanthroline-Ligated Copper Complexes in Air
    作者:Naohiro Kirai、Yoshihiko Yamamoto
    DOI:10.1002/ejoc.200900173
    日期:——
    availablearylboronic acids in 19–92 % isolated yields. A binuclear (μ-hydroxido)copper complex is assumed as the catalytically active species, which undergoes efficient transmetalation with arylboronic acids to produce dinuclear arylcopper complexes. The binuclear structure is assumed to be essential for the bimetallic reductive elimination of biaryls as well as the oxidative restoration of the catalyst
    通过使用廉价的铜盐和 1,10-菲咯啉作为配体的催化组合,实现了芳基硼酸的有效均偶联。均偶联反应在环境温度下在空气中进行,无需任何添加剂,如碱或氧化剂。该方法耐受芳基硼酸上的各种取代基,例如卤素、羰基和硝基。结果,从容易获得的芳基硼酸中以 19-92% 的分离产率获得了 25 个对称的联芳基化合物。双核(μ-羟基)铜配合物被假定为催化活性物质,其与芳基硼酸进行有效的金属转移以产生双核芳基铜配合物。双核结构被认为对于联芳基的双金属还原消除以及催化剂的氧化恢复是必不可少的。
  • One-Pot Synthesis of 1,4-Diarylnaphthalenes via a Wittig-Horner Reaction/[4+2] Cycloaddition/Dehydrogenation Sequence
    作者:Yanguang Wang、Zhengbo Chen、Wangge Shou
    DOI:10.1055/s-0028-1083356
    日期:2009.4
    A one-pot synthesis of 1,4-diarylnaphthalenes from cinnamaldehydes, dimethyl benzylphosphonates, and benzenediazonium-2-carboxylate is described. The tandem process involves the Wittig-Horner reaction of the cinnamaldehyde with the benzylphosphonate, [4+2] cycloaddition of the thus-formed diene with benzyne, and subsequent dehydrogenation. The procedure is general and efficient and the substrates are
    描述了由肉桂醛,二甲基苄基膦酸酯和苯重氮-2-羧酸酯一锅法合成1,4-二芳基萘。串联过程涉及肉桂醛与苄基膦酸酯的Wittig-Horner反应,由此形成的二烯与苯炔的[4 + 2]环加成以及随后的脱氢。该过程是通用且有效的,并且衬底容易获得。 二苯基萘-串联反应-Wittig-Horner反应-环加成反应-苯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