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硫乙胺为无色或微黄色粘性物,可溶于水和乙醇,但特别难溶于乙醚、氯仿和丙酮。其水溶液呈中性且略带苦涩味。
泛硫乙胺是泛酸的类似物,并作为辅酶A的前体,具有增进脂质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作用。其主要药理作用如下:
动物实验表明:泛硫乙胺能促进血脂正常代谢,改善脂肪肝及酒精中毒性肝损害,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并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经国内外临床应用证实,它可以降低血胆固醇5.2%~15.2%,甘油三酯23.6%~31.7%,高密度脂蛋白上升10.0%~20.5%。国内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泛硫乙胺对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降脂有效率分别为60%和73.1%,而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的有效率为59.1%。泛硫乙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脂调节药。
药动学正常及患病大鼠(包括动脉硬化、糖尿病、乙醇性脂肪肝)口服200mg/kg的泛硫乙胺后,其血中放射性浓度在正常大鼠于16小时达到峰值,在患病大鼠分别于16、8、24小时达到峰值。正常大鼠给予本品后的48小时内,约85%的放射性随尿液、粪便及呼出气体排泄,而胆汁几乎不排泄。
临床应用泛硫乙胺作为基础降血脂药应用于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VLDL水平,并升高HDL。其降脂作用温和持久,副作用较小,并可与其他降脂药物合用,延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预防血栓形成与辅助溶栓。
不良反应较轻,偶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荨麻疹等。有时可见轻度腹泻和软便、疲乏及一过性氨基转移酶升高。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或停药。
注意事项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3-[N-(2,4-dihydroxy-3,3-dimethyl-1-oxobutyl)amino]propionic acid | 599-54-2 | C9H17NO5 | 219.238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2R,2'R)-N,N'-(((disulfanediylbis(ethane-2,1-diyl))bis(azanediyl))bis(3-oxopropane-3,1-diyl))bis(4-((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2-hydroxy-3,3-dimethylbutanamide) | 910127-20-7 | C34H70N4O8S2Si2 | 783.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