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6-dimethylphenyl)pyridine | 10273-9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6-dimethylphenyl)pyridine
英文别名
——
2-(2,6-dimethylphenyl)pyridine化学式
CAS
10273-91-3
化学式
C13H13N
mdl
——
分子量
183.253
InChiKey
NUQXCFWDHVYDE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67.6±9.0 °C(Predicted)
  • 密度:
    1.01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SDS

SDS:57e1c9f70947062be96d5d9084ebdb38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6-dimethylphenyl)pyridine 在 sodium persulfate 、 sodium carbonat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5-(2,6-dimethylphenyl)-4-iodo-1-methyl-1H-pyrrole-2-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啶盐的串联缩环/区域选择性 C-H 碘化反应
    摘要:
    已经成功开发了一种从吡啶盐直接获得 4-碘吡咯-2-甲醛的简便途径,该途径经历了级联吡咯-2-甲醛构建/选择性 C4 位碘化过程。使用 Na 2 S 2 O 8作为氧化剂和容易获得的碘化钠作为碘源,以良好到极好的收率获得了多种 4-iodopyrrole-2-carbaldehyde。原子经济和步骤经济、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高区域选择性以及温和的条件使这种转变成为丰富吡咯类库的替代策略。
    DOI:
    10.1021/acs.joc.2c02472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吡啶四(三苯基膦)钯 、 [RhCl2(p-cymene)]2 、 potassium tert-butylatepotassium acetate 、 copper diacetate 、 lithium perchlorate 、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2,2,2-三氟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2.0h, 生成 2-(2,6-dimethylphen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硼试剂电化学钌催化芳烃定向 C−H 官能化
    摘要:
    在钌催化下,通过氧化诱导的还原消除机制,实现了芳族化合物与硼基偶联物的邻位电化学 C-H 官能化。我们的方法提供了一组实现CH芳基化、烯基化和甲基化的条件,产生具有良好官能团耐受性的邻位官能化产物,包括合成有用产率中的后期官能化的例子。通过利用电力作为“绿色”氧化剂,该方法避免了对化学计量数量的化学氧化剂的需求,从而增强了我们的可持续性指标。
    DOI:
    10.1002/adsc.202301184
  • 作为试剂:
    描述:
    9-乙炔基菲1,2-bis(dimethylsilyl)benzene2-(2,6-dimethylphenyl)pyridine 、 indium(III) bromide 、 bis((1,1,1-trifluoro-N-(trifluoromethyl)sulfonyl)methylsulfonamido)zinc 作用下, 以 氯苯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78%的产率得到2,3-dihydro-1,1,3,3-tetramethyl-2-[(9-phenanthrenyl)methylene]-1H-1,3-disilaind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锌/铟双金属路易斯酸中继催化剂催化末端炔烃与双(氢硅烷)的脱氢硅烷化/氢化硅烷化反应
    摘要:
    当与两种不同的锌和铟的路易斯酸催化剂混合时,发现末端炔烃与双(氢硅烷)反应,通过顺序脱氢甲硅烷基化/分子内氢化硅烷化反应,从几种可能的产物中选择性地提供1,1-二甲硅烷基烯烃。 。在该反应中添加吡啶碱至关重要。通过形成锌吡啶基络合物来打开作为锌路易斯酸催化剂的开关。可以通过芳基和脂族末端炔烃与芳基,杂芳基和萘系双(氢硅烷)的组合获得一系列1,1-二甲硅烷基烯烃。通过使用其C-Si或C = C键,此处制备的1,1-二甲硅烷基烯烃可作进一步转化的试剂。前者包括Hiyama交叉偶联,铋催化的醚形成和碘去甲硅烷基化。后者包括双烷基化和环氧化。机理研究阐明了这两种路易斯酸的作用:锌-吡啶基络合物作为第一步催化脱氢甲硅烷基化,随后,铟路易斯酸作为第二步催化闭环氢化硅烷化,从而导致1,1-二甲硅烷基。
    DOI:
    10.1002/adsc.2020005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lineating the Role of Substituents on the Coordination Behavior of Aroylhydrazone Ligands in Pd <sup>II</sup> Complex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uzuki–Miyaura Coupling in Aqueous Media
    作者:Arumugam Vignesh、Chinnuswamy Shalini、Nallasamy Dharmaraj、Werner Kaminsky、Ramasamy Karvembu
    DOI:10.1002/ejic.201900781
    日期:2019.9.15
    piperonal aroylhydrazone ligands (HL1–HL4) with [PdCl2(PPh3)2] in CH3OH and CHCl3 afforded four new Pd(II) complexes (1–4) featuring diverse coordination behaviors. These complexes 1–4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UV/Visible, FT‐IR and 1H/13C NMR spectra. The variant coordination modes of piperonal aroylhydrazone ligands with Pd(II) ion in these complexes were unambiguously confirmed
    胡椒醛aroylhydrazone配体(反应的HL1 - HL4)与[的PdCl 2(PPH 3)2的CH] 3 OH和CHCl 3,得到四个新的Pd(II)配合物(1 - 4),具有不同的协调行为。这些配合物1 - 4进行了充分表征通过元素分析,UV /可见光,FT-IR和1个H / 13 C NMR光谱。通过单晶XRD研究明确证实了这些配合物中胡椒醛hydr配体与Pd(II)离子的不同配位模式。尽管配体HL1-HL4它们具有相似的性质,其中之一(HL4)在the的外围部分具有吸电子硝基作为取代基,显示出与钯离子的罕见连接。依次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自然键合分析(NBO)使实验观察的分子建筑师合理化。所有这些Pd(II)配合物在开罐条件下在低催化剂负载的水性介质中,对空间拥挤的芳基硼酸与(杂)芳基卤化物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催化潜力进行了评估。有利地,所选
  • α-Halo carbonyls enable meta selectiv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H alkylations by ruthenium catalysis
    作者:Andrew J. Paterson、Callum J. Heron、Claire L. McMullin、Mary F. Mahon、Neil J. Press、Christopher G. Frost
    DOI:10.1039/c7ob01192j
    日期:——
    selective C–H alkylation of arenes is described using a wide range of α-halo carbonyls as coupling partners. Previously unreported primary alkylations with high meta selectivity have been enabled by this methodology whereas using straight chain alkyl halides affords ortho substituted products. Mechanistic analysis reveals an activation pathway whereby cyclometalation with a ruthenium(II) complex activates
    描述了使用多种α-卤代羰基作为偶联伙伴的芳烃催化间选择性CH烷基化反应。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以前未报道的具有高间位选择性的伯烷基化反应,而使用直链烷基卤化物则可以得到邻位取代的产物。机理分析揭示了一种活化途径,其中用钌(II)配合物进行环金属化会活化底物分子,并负责观察到的间位选择性。偶联配偶体的独特的第二次活化使两个组分之间发生位点选择性反应。
  • Triorganoindium Reagents in Rh-Catalyzed C–H Activation/C–C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2-Arylpyridines
    作者:Ricardo Riveiros、Rubén Tato、José Pérez Sestelo、Luis Sarandeses
    DOI:10.3390/molecules23071582
    日期:——
    catalytic reactions using transition metals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in organic chemistry in which the intermediates are related to those produced in the classical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As part of our research program devo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catalyzed reactions using indium organometallics, a protocol for the C⁻H activation and C⁻C coupling of 2-arylpyridines with triorganoindium reagents
    通过使用过渡金属的催化反应来活化C⁻H键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挑战,在有机化学中,中间体与经典交叉偶联反应中产生的中间体有关。作为我们致力于开发使用铟有机金属的金属催化反应的研究计划的一部分,据报道,在Rh(I)催化下,2-芳基吡啶与三有机铟试剂进行C⁻H活化和C⁻C偶联的方案。在优化的条件下,我们发现Me₃In和Ar₃In试剂在Rh(PPh₃):Cl的存在下于PhCl / THF(9:1)中与2-芳基吡啶和相关化合物在120°C下反应48小时,得到中等产量的邻偶合产物。
  • Palladium-Catalyzed Methylation of Aryl C−H Bond by Using Peroxides
    作者:Yuhua Zhang、Jianqing Feng、Chao-Jun Li
    DOI:10.1021/ja0775063
    日期:2008.3.1
    A novel Pd(OAc)2-catalyzed methylation reaction by dicumyl peroxide via aryl C−H bond activation was discovered. Various 2-phenylpyridine and acetanilides can be used as reactants in these reactions. Peroxide was used as both the methylating reagent and the hydrogen acceptor.
    发现了一种新的 Pd(OAc)2 催化的过氧化二枯基甲基化反应,通过芳基 CH 键活化。各种 2-苯基吡啶和乙酰苯胺可用作这些反应中的反应物。过氧化物用作甲基化试剂和氢受体。
  • Cobalt-catalysed C–H methylation for late-stage drug diversification
    作者:Stig D. Friis、Magnus J. Johansson、Lutz Ackermann
    DOI:10.1038/s41557-020-0475-7
    日期:2020.6
    despite its significance, accessing such analogues via derivatization at a late stage remains a pivotal challenge. In an effort to mitigate this major limitation, we here present a strategy for the cobalt-catalysed late-stage C–H methylation of structurally complex drug molecules. Enabling broad applicability, the transformation relies on a boron-based methyl source and takes advantage of inherently present
    神奇的甲基效应在药物化学中广为人知,但尽管意义重大,但在后期通过衍生化获得此类类似物仍然是一项关键挑战。为了减轻这一主要限制,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策略,用于对结构复杂的药物分子进行钴催化的后期C–H甲基化。这种转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依赖于基于硼的甲基源,并利用固有存在的官能团来引导C–H活化。确定在不同功能类别下观察到的相对反应性,并在各种反应条件下测试转化对一组常见功能基序的敏感性。无需预功能化或后脱保护,市场上出售的各种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可以以可预测的方式甲基化。随后的理化和生物学测试证实了这种看似微小的结构变化可影响重要药物特性的程度。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