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7α-Aminomethylestra-1,3,5(10)-triene-3,17β-diol | 68642-59-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7α-Aminomethylestra-1,3,5(10)-triene-3,17β-diol
英文别名
(8R,9S,13S,14S,17S)-17-(aminomethyl)-13-methyl-7,8,9,11,12,14,15,16-octahydro-6H-cyclopenta[a]phenanthrene-3,17-diol
17α-Aminomethylestra-1,3,5(10)-triene-3,17β-diol化学式
CAS
68642-59-1
化学式
C19H27NO2
mdl
——
分子量
301.429
InChiKey
YTXVJAXILCSHJM-ZSXDVEM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8
  • 拓扑面积:
    66.5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7α-Aminomethylestra-1,3,5(10)-triene-3,17β-diol三乙胺mercury(II) 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99.0h, 生成 (17S)-2'-phenylamino-spiro[3-hydroxyestra-1,3,5(10)-trien-17,5'-ox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史无前例的甾体螺杂环化合物作为潜在的抗增殖药
    摘要:
    本文中我们报道了由反式雄甾酮和雌酮直接构象限制的类固醇的直接制备,在C-17处用吡喃恶唑烷-2-或2-氨基恶唑啉基作为装饰物作为潜在的抗增殖剂。使用C-17处的氨基甲基醇衍生物作为关键中间体,可以得到这种空前的药效团。该官能团与三光气反应,或转化成N-取代的硫脲,然后由黄色HgO促进的分子内环脱硫反应,以优异的产率提供了这种螺环。 标题化合物针对一组六种人类肿瘤细胞系进行了体外测试,分别命名为A549(非小细胞肺),HBL-100(乳腺),HeLa(子宫颈),SW1573(非小细胞肺),T-47D (乳房)和WiDr(冒号),并将结果与​​类固醇化疗药物(阿比特龙和加利泰隆)进行比较;甾体主链的A环,杂环的性质和N-取代基被证明是建立结构-活性关系的基本主题,这些关系不仅涉及效力,还涉及对肿瘤细胞系的选择性。发现雌酮衍生物,尤其是带有螺氨基2-氨基恶唑啉骨架的那些是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其GI
    DOI:
    10.1016/j.ejmech.2017.10.063
  • 作为产物:
    描述:
    雌酚酮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potassium tert-butylate氢气硼酸17α-Aminomethylestra-1,3,5(10)-triene-3,17β-diol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醋酸异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2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29.92h, 生成 17α-Aminomethylestra-1,3,5(10)-triene-3,17β-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史无前例的甾体螺杂环化合物作为潜在的抗增殖药
    摘要:
    本文中我们报道了由反式雄甾酮和雌酮直接构象限制的类固醇的直接制备,在C-17处用吡喃恶唑烷-2-或2-氨基恶唑啉基作为装饰物作为潜在的抗增殖剂。使用C-17处的氨基甲基醇衍生物作为关键中间体,可以得到这种空前的药效团。该官能团与三光气反应,或转化成N-取代的硫脲,然后由黄色HgO促进的分子内环脱硫反应,以优异的产率提供了这种螺环。 标题化合物针对一组六种人类肿瘤细胞系进行了体外测试,分别命名为A549(非小细胞肺),HBL-100(乳腺),HeLa(子宫颈),SW1573(非小细胞肺),T-47D (乳房)和WiDr(冒号),并将结果与​​类固醇化疗药物(阿比特龙和加利泰隆)进行比较;甾体主链的A环,杂环的性质和N-取代基被证明是建立结构-活性关系的基本主题,这些关系不仅涉及效力,还涉及对肿瘤细胞系的选择性。发现雌酮衍生物,尤其是带有螺氨基2-氨基恶唑啉骨架的那些是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其GI
    DOI:
    10.1016/j.ejmech.2017.10.063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史无前例的甾体螺杂环化合物作为潜在的抗增殖药
    摘要:
    本文中我们报道了由反式雄甾酮和雌酮直接构象限制的类固醇的直接制备,在C-17处用吡喃恶唑烷-2-或2-氨基恶唑啉基作为装饰物作为潜在的抗增殖剂。使用C-17处的氨基甲基醇衍生物作为关键中间体,可以得到这种空前的药效团。该官能团与三光气反应,或转化成N-取代的硫脲,然后由黄色HgO促进的分子内环脱硫反应,以优异的产率提供了这种螺环。 标题化合物针对一组六种人类肿瘤细胞系进行了体外测试,分别命名为A549(非小细胞肺),HBL-100(乳腺),HeLa(子宫颈),SW1573(非小细胞肺),T-47D (乳房)和WiDr(冒号),并将结果与​​类固醇化疗药物(阿比特龙和加利泰隆)进行比较;甾体主链的A环,杂环的性质和N-取代基被证明是建立结构-活性关系的基本主题,这些关系不仅涉及效力,还涉及对肿瘤细胞系的选择性。发现雌酮衍生物,尤其是带有螺氨基2-氨基恶唑啉骨架的那些是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其GI
    DOI:
    10.1016/j.ejmech.2017.10.0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steroidal nitrosourea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作者:Hing-Yat P. Lam、Asher Begleiter、Gerald J. Goldenberg、Chiu-Ming Wong
    DOI:10.1021/jm00188a015
    日期:1979.2
    Four steroidal nitrosoureas with structures which may permit specific binding to estrogen receptor were synthesized. Inhibitory activity was observed against the growth of the DMBA-induced transplantable rat mammary tumor 13762.
    合成了四个具有可能与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结构的甾体亚硝基。观察到对DMBA诱导的可移植大鼠乳腺肿瘤13762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 Ehrenstorfer-Schaefers, Eva-Maria; Steiner, Norbert; Altman, Janina,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B: Chemical Sciences, 1990, vol. 45, # 6, p. 817 - 827
    作者:Ehrenstorfer-Schaefers, Eva-Maria、Steiner, Norbert、Altman, Janin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黄麻属甙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 II 黄芪甲苷 IV 黄芪甲苷 黄肉楠碱 黄果茄甾醇 黄杨醇碱E 黄姜A 黄夹苷B 黄夹苷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丙 黄体酮环20-(乙烯缩醛) 黄体酮杂质EPL 黄体酮杂质1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EP杂质M 黄体酮EP杂质G(RRT≈2.53) 黄体酮EP杂质F 黄体酮6-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17alpha-氢过氧化物 黄体酮 11-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麦角甾醇葡萄糖苷 麦角甾醇氢琥珀酸盐 麦角甾烷-6-酮,2,3-环氧-22,23-二羟基-,(2b,3b,5a,22R,23R,24S)-(9CI) 麦角甾烷-3,6,8,15,16-五唑,28-[[2-O-(2,4-二-O-甲基-b-D-吡喃木糖基)-a-L-呋喃阿拉伯糖基]氧代]-,(3b,5a,6a,15b,16b,24x)-(9CI) 麦角甾烷-26-酸,5,6:24,25-二环氧-14,17,22-三羟基-1-羰基-,d-内酯,(5b,6b,14b,17a,22R,24S,25S)-(9CI) 麦角甾-8-烯-3-醇 麦角甾-8,24(28)-二烯-26-酸,7-羟基-4-甲基-3,11-二羰基-,(4a,5a,7b,25S)- 麦角甾-7,22-二烯-3-酮 麦角甾-7,22-二烯-17-醇-3-酮 麦角甾-5,24-二烯-26-酸,3-(b-D-吡喃葡萄糖氧基)-1,22,27-三羟基-,d-内酯,(1a,3b,22R)- 麦角甾-5,22,25-三烯-3-醇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 麦角甾-1,4-二烯-3-酮,7,24-二(乙酰氧基)-17,22-环氧-16,25-二羟基-,(7a,16b,22R)-(9CI) 麦角固醇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