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4-methoxyphenethyl)-1-(4-methoxyphenyl)ethan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methoxyphenethyl)-1-(4-methoxyphenyl)ethanamine
英文别名
(1R)-1-(4-methoxyphenyl)-N-[2-(4-methoxyphenyl)ethyl]ethanamine
N-(4-methoxyphenethyl)-1-(4-methoxyphenyl)ethan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23NO2
mdl
——
分子量
285.386
InChiKey
RNJKKLTZOPSPEK-CQSZACI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30.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R)-(+)-1-(4-甲氧基苯)乙胺2-(4-甲氧苯基)乙胺 在 {[(PCy3)(CO)RuH]4(μ-O)(μ-OH)2} 、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作用下, 以 氯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5%的产率得到N-(4-methoxyphenethyl)-1-(4-methoxyphenyl)ethan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配体促进的钌催化的伯胺的脱氨偶联反应合成对称和不对称的仲胺
    摘要:
    从四核Ru-H与邻苯二酚配体(1 / L1)配合物原位生成的催化体系被发现对于两个伯胺的直接脱氨反应形成仲胺是有效的。催化剂1 / L1具有高度化学选择性,可促进两种不同伯胺的偶联,从而获得不对称仲胺。苯胺与伯胺的类似偶联形成芳基取代的仲胺。用4-甲氧基苄胺处理苯胺-d 7导致偶联产物在CH 2上具有明显的氘掺入(18%D)。在从4-甲氧基苄胺的偶联反应中分离出的产物的α-碳上观察到最明显的碳同位素效应(C(1)= 1.015(2))。通过测量4-甲氧基苯胺与一系列对位取代的苄胺4-XC 6 H 4 CH 2 NH 2(X = OMe,Me,H,F,CF 3)的偶联反应速率来构建Hammett图( ρ= −0.79±0.1)。基于这些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偶联反应机理。催化偶联方法提供了操作上简单且化学选择性的仲胺产物合成,而无需使用任何反应性试剂或形成浪费的副产物。
    DOI:
    10.1021/acs.joc.8b006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Symmetric and Unsymmetric Secondary Amines from the Ligand-Promoted Ruthenium-Catalyzed Deamin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Primary Amines
    作者:Pandula T. Kirinde Arachchige、Hanbin Lee、Chae S. Yi
    DOI:10.1021/acs.joc.8b00649
    日期:2018.5.4
    found to be effective for the direct deaminative coupling of two primary amines to form secondary amines. The catalyst 1/L1 was highly chemoselective for promoting the coupling of two different primary amines to afford unsymmetric secondary amines. The analogous coupling of aniline with primary amines formed aryl-substituted secondary amines. The treatment of aniline-d7 with 4-methoxybenzylamine led to
    从四核Ru-H与邻苯二酚配体(1 / L1)配合物原位生成的催化体系被发现对于两个伯胺的直接脱氨反应形成仲胺是有效的。催化剂1 / L1具有高度化学选择性,可促进两种不同伯胺的偶联,从而获得不对称仲胺。苯胺与伯胺的类似偶联形成芳基取代的仲胺。用4-甲氧基苄胺处理苯胺-d 7导致偶联产物在CH 2上具有明显的氘掺入(18%D)。在从4-甲氧基苄胺的偶联反应中分离出的产物的α-碳上观察到最明显的碳同位素效应(C(1)= 1.015(2))。通过测量4-甲氧基苯胺与一系列对位取代的苄胺4-XC 6 H 4 CH 2 NH 2(X = OMe,Me,H,F,CF 3)的偶联反应速率来构建Hammett图( ρ= −0.79±0.1)。基于这些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偶联反应机理。催化偶联方法提供了操作上简单且化学选择性的仲胺产物合成,而无需使用任何反应性试剂或形成浪费的副产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N,N-二乙基-4-亚硝基苯胺HYDROCHLOR&) 高石蒜碱 表雪花莲胺碱 表布蕃素 表-加兰它敏N-氧化物 石蒜裂碱 石蒜胺 石蒜碱 盐酸石蒜碱一水合物 盐酸石蒜碱 盐酸加兰他敏 白斑网球花碱 波叶尼润碱 水鬼蕉碱 水鬼蕉碱 氢溴酸加兰他敏 氢氧化六氢11-乙基-6-羟基-3-甲氧基-11-甲基-5,6,9,10,11,12--4aH-[1]苯并呋喃并[3a,3,2-ef][2]苯并吖庚英-11-正离子 条纹碱 文殊兰碱 文殊兰明碱 小星蒜碱 安贝灵 孤挺花宁碱 多花水仙碱 吗啉,4-[(2R)-3-[4-(1,1-二甲基丙基)苯基]-2-甲基丙基]-2,6-二甲基-,(2R,6S)- 右旋那维啶 右旋加兰他敏 化合物 T30502 加兰它敏-O-甲基-d3 加兰他敏中间体1 加兰他敏N-氧化物 加兰他敏 加兰他敏 二氢石蒜碱 二氢加兰他敏 乙酰基孤挺花宁碱 丁苯海拉明 SBE13盐酸盐 O-乙酰基加兰它敏 N-甲基-n-(2-[4-羟基苯基]乙基)-2-溴-5-羟基-4-甲氧基苯羧酰胺 N-去甲基加兰它敏氢溴酸盐 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4-苯氧基苯甲酰胺 N-[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酰胺 N-[(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4-甲氧基-N-甲基苯乙胺 N-(p-羟基苯乙基)-n-(2-溴-5-羟基-4-甲氧基苄基)甲酰胺 N-(4-羟基)苄基雷托巴胺 N-(4-甲氧基苄基)-2-(4-甲氧基苯基)乙胺 N-(3-羟基-4-甲氧基苄基)-N-[2-(4-羟基苯基)乙基]甲酰胺 N-(3,4-二甲氧基苄基)-3,4-二甲氧基苯乙胺盐酸盐 N-(2-溴-5-羟基-4-甲氧基苄基)-N-(4-羟基苯乙基)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