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乙氧基-5-(1-丙烯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学、化工、医药、食品和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它可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并通过分离纯化后可用作杀菌剂和消毒剂,还可作为香料、燃料和药物的中间体,用于合成医药、染料、橡胶防老剂、单体阻聚剂及石油抗凝剂等。因此,木质素催化氢解制备酚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香气浓馥香兰素散发强烈且持久的丁香与香荚兰香气,其香气强度是香兰素的16~25倍。
应用浓馥香兰素常用于糖果、饮料和冰淇淋等食品香精配方中,FEMA编号为2922。它也可应用于化妆品及香皂等日化产品中的香精配方中。不仅可用作香料,还具有增效剂和抗氧化剂的功能。
前苏联的调香师对浓馥香兰素的看法存在分歧。他们将其添加到巧克力和其他食品香精中时,并未察觉到香兰素的香气,因此认为它不适合作为香兰素的代用品用于食品香精。然而,在用于香皂加香试验后,发现带有该成分的皂样具有强烈的丁香和香荚兰香气,并且与香兰素及异丁香酚不同的是,浓馥香兰素在碱性、光照或氧化作用下相当稳定,不会使皂样变色。因此,认为它适合用于日化香精配方中,尤其适用于幻想型香精。
合成早在20世纪20年代,即有成功的合成路线:以黄樟油素为原料,在氢氧化钾醇溶液加热条件下进行开环反应,再用乙基硫酸钠使羟基乙基化,最后在乙醇中用水解法得到浓馥香兰素。但由于此方法香气纯度不足,实际应用较少。
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自丁香酚制备浓馥香兰素的合成路线(美国专利2663741),得以实现工业化生产。随后,前苏联化学家研究出了以成本更低且易得的邻苯二酚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将邻苯二酚用烯丙基氯单烷基化,产率为75%;再进行重排反应,产率在35%~38%之间;接着用乙基硫酸钠进行单乙基化,产率达到82%,最后通过氢氧化钾异构化获得浓馥香兰素,总产率为84%。粗产品经过重结晶后熔点为85.5~86℃。
化学性质鳞片状白色结晶或粉末状物质,具有类似香兰素的强烈香气,熔点约为85~86℃。1克可溶解于20毫升95%乙醇中,并易溶于大多数植物油、食用溶剂和精油,但极难溶于水。
用途根据GB 2760—1996的规定,浓馥香兰素为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作香兰素的代用品以及制作巧克力香精。
生产方法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制备:首先由1-乙氧基-2-甲氧基-4-丙烯基苯在乙醇或甲醇溶液中于150~190℃和加压条件下进行碱性水解;或者在乙二醇溶液中常压下加热水解。此外,该化合物也可通过皂化并同时进行双键移位作用而获得。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1-乙氧基-2-甲氧基-4-(1-丙烯-1-基)-苯 | ethyl isoeugenol | 7784-67-0 | C12H16O2 | 192.258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4-乙氧基-3-羟基苯甲醛 | 4-ethoxy-3-hydroxybenzaldehyde | 2539-53-9 | C9H10O3 | 166.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