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苯基(硅烷-d2) | 17950-94-6

中文名称
二苯基(硅烷-d2)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deuteriodiphenylsilane
英文别名
diphenylsilane-d2;Diphenyl(silane-d2);dideuterio(diphenyl)silane
二苯基(硅烷-d2)化学式
CAS
17950-94-6
化学式
C12H12Si
mdl
——
分子量
186.297
InChiKey
VDCSGNNYCFPWFK-KLTYLHE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5-97 °C/13 mmHg (lit.)
  • 密度:
    1.004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209 °F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安全说明:
    S26,S36
  • 储存条件:
    室温密封,干燥保存。

SDS

SDS:bf58db000fae0ec853cc4744678a7fa9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Diphenyl(silane-d2)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2D2H10Si
分子式
: 186.32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95 - 97 °C 在 17 hPa - lit.95 - 97 °C 在 17.3 hPa - lit.
g) 闪点
98.00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004 g/mL 在 25 °C1.004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吸入: 无数据资料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苯基(硅烷-d2) 作用下, 以 氘代四氢呋喃氘代苯 为溶剂, 反应 39.0h, 生成 二苯基硅烷醇
    参考文献:
    名称:
    金(I)与氯(二芳基)甲硅烷基配体的配合物。化学计量反应和催化有机硅烷的O-官能化
    摘要:
    通过Ph 2 SiH 2与[AuCl(PCy 3)]的反应获得具有氯(二苯基)甲硅烷基配体[Au(SiPh 2 Cl)(PCy 3)](1a)的Au(I)络合物。(4-FC 6 H 4)2 SiH 2,(4-MeC 6 H 4)2 SiH 2和Ph 2 GeH 2与[AuCl(PCy 3)]反应,与氯二芳基甲硅烷基配体[Au(SiAr)2 Cl)(PCy 3)](1b:Ar = C 6 H4 F- 4,1c:Ar = C 6 H 4 Me-4),并带有氯(二苯基)锗基配体,[Au(GePh 2 Cl)(PCy 3)](2a)。配合物1a与H 2 O反应形成Ph 2 SiH(OH)和(Ph 2 SiH)2 O,而EtOH与1a反应则仅生成Ph 2 SiH(OEt)。络合物1a催化Ph 2 SiH 2([Au]:[H 2 SiPh 2 ]:[H 2O] = 0.05:1.0:10.0)在60℃以获得pH
    DOI:
    10.1016/j.tet.2020.131076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二氯硅烷 在 lithium aluminium deute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4%的产率得到二苯基(硅烷-d2)
    参考文献:
    名称:
    高价氢化硅酸盐:合成,结构和氢化物桥联。
    摘要:
    已经制备了一系列氢硅酸盐阴离子,并通过光谱,结构和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通用方法涉及在[18] cro-6存在下KH与中性硅烷前体的反应。以此方式,[Ph3SiH2](-)(1),[Ph3SiF2](-)(9)和[(p-FC6H4)3SiHF](-)的[K([18] crown-6)] +盐。 / [(p-FC6H4)3SiH2](-)(12)稳定并通过NMR光谱和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在每种情况下,阴离子均采用三角形的双锥体(TBP)几何结构,带有三个赤道苯基,覆盖了轴向Si-H / Si-F键。Si-H点距离以及在1上的DFT计算表明静电相互作用并不决定阴离子所采用的几何形状。[H2SiOiPr3](-)盐(7)也以相同的方式结晶。在这种情况下,X射线衍射显示扭曲的TBP阵列具有轴向氢化物配体,并且Si-H [K]和Si- [O] K相互作用。1 H NMR交换实验表明1与Ph3SiH
    DOI:
    10.1039/b713427d
  • 作为试剂:
    描述:
    4-叔丁基苯乙烯苯甲醯亞胺酸 在 nickel(II) tetrafluoroborate hexahydrate 、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苯基(硅烷-d2)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8.08h, 以8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用邻氨基苯甲酸对烯烃进行镍催化加氢胺化
    摘要:
    以邻氨基苯甲酰胺为亲电胺化剂,氢硅烷为还原剂,实现了镍催化的烯烃极性反转加氢胺化反应。该协议提供了对N-烷基-2-氨基二苯甲酮的轻松访问,它们是有机合成中的通用中间体。广泛的烯烃和邻氨基苯甲酸在这种转化中是相容的,以优异的产率提供所需的胺(38 个例子,产率高达 92%)。该协议的效用表现在药物分子的后期功能化和获得的胺化产物的有价值的衍生物中。
    DOI:
    10.1021/acs.joc.1c014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balt(II) Phthalocyanine-Catalyzed Highly Chemoselective Reductive Amin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in a Green Solvent
    作者:Vishal Kumar、Upendra Sharma、Praveen K. Verma、Neeraj Kumar、Bikram Singh
    DOI:10.1002/adsc.201100645
    日期:2012.3.16
    Cobalt phthalocyanine has been employed for the highly chemoselective reductive amin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in ethanol as a green solvent. A large range of functional groups such as nitro, acid, amide, ester, nitrile, halogen, lactone, methoxy, hydroxy, alkene, N‐benzyl, O‐benzyl and heterocyclic rings were well tolerated under the present reaction conditions.
    酞菁钴已被用于乙醇中作为绿色溶剂的醛和酮的高度化学选择性还原胺化。在目前的反应条件下,对硝基,酸,酰胺,酯,腈,卤素,内酯,甲氧基,羟基,烯烃,N-苄基,O-苄基和杂环等各种官能团的耐受性都很好。
  • Iron Hydride Complexes Bearing Phosphinite-Based Pincer Ligands: Synthesis, Reactivity, 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 in Hydrosilylation Reactions
    作者:Papri Bhattacharya、Jeanette A. Krause、Hairong Guan
    DOI:10.1021/om2005589
    日期:2011.9.12
    bis(phosphinite) ligands 1,3-(R2PO)2C6H4 (R = iPr and Ph) with Fe(PMe3)4 furnishes iron POCOP-pincer hydride complexes [2,6-(R2PO)2C6H3]Fe(H)(PMe3)2 (R = iPr, 1a; R = Ph, 1b) with two PMe3cis to each other. The isopropyl complex 1a undergoes ligand substitution upon mixing with CO to give [2,6-(iPr2PO)2C6H3]Fe(H)(PMe3)(CO). The kinetic product (2a) of this process contains a CO ligand trans to the hydride
    用Fe(PMe 3)4处理间苯二酚衍生的双(次膦酸酯)配体1,3-(R 2 PO)2 C 6 H 4(R = i Pr和Ph)提供铁POCOP-钳式氢化物络合物[2,6 -(R 2 PO)2 C 6 H 3 ] Fe(H)(PMe 3)2(R = i Pr,1a ; R = Ph,1b),两个PMe 3彼此顺式。异丙基配合物1a与CO混合后进行配体取代,得到[2,6-(i Pr2 PO)2 C 6 H 3 ] Fe(H)(PMe 3)(CO)。该过程的动力学产物(2a)包含反过来为氢化物的CO配体,而热力学产物(2a')具有氢化物为顺式的CO配体。CO在2a中置换PMe 3在高温下进行,导致形成[2,6-(i Pr 2 PO)2 C 6 H 3 ] Fe(H)(CO)2(3a)。这些新型的POCOP铁-夹杂物氢化铁络合物催化具有不同官能团的醛和酮的氢化硅烷化反应,而1a是该过程中最有效的催
  • Primary Alcohols via Nickel Pentacarboxycyclopentadienyl Diamide Catalyzed Hydrosilylation of Terminal Epoxides
    作者:Keri A. Steiniger、Tristan H. Lambert
    DOI:10.1021/acs.orglett.1c03029
    日期:2021.10.15
    efficient and regioselective hydrosilylation of epoxides co-catalyzed by a pentacarboxycyclopentadienyl (PCCP) diamide nickel complex and Lewis acid is reported. This method allows for the reductive opening of terminal, monosubstituted epoxides to form unbranched, primary alcohols. A range of substrates including both terminal and nonterminal epoxides are shown to work, and a mechanistic rationale
    报道了由五羧基环戊二烯基 (PCCP) 二酰胺镍络合物和路易斯酸共催化的环氧化物的高效和区域选择性氢化硅烷化。该方法允许末端单取代环氧化物还原开环以形成未支化的伯醇。包括末端环氧化物和非末端环氧化物在内的一系列底物均显示有效,并提供了机械原理。这项工作代表了 PCCP 衍生物作为过渡金属催化配体的首次使用。
  • Mechanistic Studies on the Copper‐Catalyzed Hydrosilylation of Ketones
    作者:Jean‐Thomas Issenhuth、François‐Paul Notter、Samuel Dagorne、Alain Dedieu、Stéphane Bellemin‐Laponnaz
    DOI:10.1002/ejic.200900961
    日期:2010.2
    The copper-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silylation of ketones i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enantiopure secondary alcohols. Herein, we present a detailed computational study (DFT/B3LYP) of the copper(I)-catalyzed reaction. In particular, the two transition states involved in the catalytic cycle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insertion of the ketone into the Cu-H bond was found to have
    铜催化的酮不对称氢化硅烷化是合成手性对映纯仲醇的有效方法。在此,我们提出了铜(I)催化反应的详细计算研究(DFT/B3LYP)。特别是,已经确定了催化循环中涉及的两个过渡态。发现酮插入 Cu-H 键具有比烷氧基铜中间体与硅烷的反应更低的活化势垒,硅烷与甲硅烷基醚产物一起再生 Cu-H。我们的研究结果还揭示了氢化铜二聚体在控制对酮的反应性方面的重要性。这些结论得到了实验机制研究的支持,包括动力学研究、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和同位素标记测量。
  • Cu-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C–H Alkylation of Benzimidazoles with Aromatic Alkenes
    作者:Yu-Ting He、Yang-Jie Mao、Hong-Yan Hao、Zhen-Yuan Xu、Shao-Jie Lou、Dan-Qian Xu
    DOI:10.1021/acs.orglett.0c02864
    日期:2020.11.6
    Herein we report a novel Cu-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C2–H alkylation of benzimidazoles with aromatic alkenes. The reaction features exclusive regioselectivity and broad substrate scope in the intermolecular alkylation of benzimidazoles with terminal and internal aromatic alkenes, constituting a modular access toward benzimidazole-containing 1,1-di(hetero)aryl alkanes. The intramolecular C2–H alkylation
    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一种新型的Cu催化苯并咪唑与芳香族烯烃的区域选择性C2-H烷基化反应。该反应在苯并咪唑与末端和内部芳族烯烃的分子间烷基化中具有独特的区域选择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构成了向含苯并咪唑的1,1-二(杂)芳基烷烃的模块化反应。苯并咪唑与芳族烯烃的分子内C2-H烷基化已通过内选择的方式实现。在中等至良好的立体控制下,苯并咪唑的对映选择性C 2烷基化也已实现。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