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四乙基硅烷 | 631-36-7

中文名称
四乙基硅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tetraethylsilane;TES
四乙基硅烷化学式
CAS
631-36-7
化学式
C8H20Si
mdl
MFCD00009019
分子量
144.332
InChiKey
VCZQFJFZMMALH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2.5 °C (lit.)
  • 沸点:
    153-154 °C (lit.)
  • 密度:
    0.761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77 °F
  • 溶解度:
    2.25e-06 M
  • 蒸汽压力:
    5.00 mmHg
  • 保留指数:
    923.5;909.9
  • 稳定性/保质期:
    远离氧化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1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毒性数据
小鼠(肺细胞) = 1,770 mg/m³/10分钟
LC (mouse) = 1,770 mg/m3/10min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10,R36/37/38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93 3/PG 3
  • RTECS号:
    VV550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3
  • 储存条件:
    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并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地点须远离氧化剂、火源及明火。

SDS

SDS:e09de6a318654e05553d1b36b653b30a
查看
四乙基硅烷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Tetraethylsilan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3级
健康危害 未分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易燃液体和蒸气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保持容器密闭。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采取预防措施以防静电和火花引起的着火。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四乙基硅烷
百分比: >97.0%(GC)
CAS编码: 631-36-7
分子式: C8H20Si
四乙基硅烷 修改号码:5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水(有可能扩大灾情。)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喷水,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
物或收集物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热表面。禁烟。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潮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四乙基硅烷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几乎无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155 °C
闪点: 25°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0.77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火花, 明火, 静电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化硅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ihl-mus LC:>1770 mg/m3/10M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VV5500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四乙基硅烷 修改号码:5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3类 易燃液体 。
UN编号: 1993
正式运输名称: 易燃液体,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乙基硅烷正己烷 为溶剂, 生成 硅烷
    参考文献:
    名称:
    前体分解动力学在有机溶剂中的硅纳米线合成中的作用。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463001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基锂四氯化硅乙醚 作用下, 生成 四乙基硅烷
    参考文献:
    名称:
    COMMUNICATIONS TO THE EDITOR
    摘要:
    DOI:
    10.1021/ja01212a093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N-杂环碘(氮)鎓盐——有机催化中有效的卤素键供体
    摘要:
    本文介绍了 N-杂环碘(氮)鎓盐 (NHIS) 作为高反应性有机催化剂的应用。各种单和二元 NHIS 被描述并用作卤素键催化中的有效 XB 供体。他们在七个不同的测试反应中进行了基准测试,其中实现了碳和金属氯化物键以及羰基和硝基的活化。N-甲基化二价NHIS在所有研究的催化应用中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性,其反应性甚至高于所有先前描述的基于碘(I)和(III)以及强路易斯酸BF 3的单齿XB-供体。
    DOI:
    10.1002/chem.2021019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free photoinduced C(sp3)–H borylation of alkanes
    作者:Chao Shu、Adam Noble、Varinder K. Aggarwal
    DOI:10.1038/s41586-020-2831-6
    日期:2020.10.29
    precious-metal catalysts for C-H bond cleavage and, as a result, display high selectivity for borylation of aromatic C(sp2)-H bonds over aliphatic C(sp3)-H bonds4. Here we report a mechanistically distinct, metal-free borylation using hydrogen atom transfer catalysis5, in which homolytic cleavage of C(sp3)-H bonds produces alkyl radicals that are borylated by direct reaction with a diboron reagent. The reaction
    硼酸及其衍生物是化学科学中最有用的试剂之一,其应用范围涵盖药物、农用化学品和功能材料。催化 CH 硼酸化是将这些和其他硼基团引入有机分子的有效方法,因为它可用于直接官能化原料化学品的 CH 键,而无需底物预活化1-3。这些反应传统上依赖贵金属催化剂进行 CH 键断裂,因此,与脂肪族 C(sp3)-H 键相比,芳族 C(sp2)-H 键的硼化显示出高选择性。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使用氢原子转移催化的机械上独特的无金属硼化反应 5,其中 C(sp3)-H 键的均裂产生的烷基自由基通过与二硼试剂直接反应而被硼化。该反应通过基于 N-烷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氧化剂和氯氢原子转移催化剂之间的紫光光诱导电子转移进行。不同寻常的是,更强的甲基 CH 键优先于较弱的二级、三级甚至苄基 CH 键被硼化。机理研究表明,高甲基选择性是形成氯自由基 - 硼酸盐复合物的结果,该复合物选择性地切割空间不受阻碍的 CH 键。通过使用光致氢原子转移策略,
  • 단핵 철 착체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유기 합성 반응
    申请人:KYUSHU UNIVERSITY,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고쿠리쓰다이가쿠호진 규슈다이가쿠(520070190503)
    公开号:KR2015012598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0
    식 (1)로 표시되는 철-규소 결합을 갖는 단핵 철 착물은 하이드로실릴화 반응, 수소화 반응, 카본일 화합물의 환원 반응의 3 반응에 우수한 촉매 활성을 발휘할 수 있다. (식 중, R∼R은, 서로 독립하여, 수소 원자, X로 치환되어 있어도 되는 알킬기, 아릴기, 아르알킬기 등을 나타내거나, R∼R 중 어느 하나와 R∼R 중 어느 하나의 적어도 1쌍이 하나로 합쳐진 가교 치환기를 나타내고, X는 할로젠 원자, 오가노옥시기 등을 나타내고, L은 CO 이외의 2전자 배위자를 나타내고, L이 복수 존재하는 경우, 그것들은 서로 동일해도 상이해도 되고, L이 2개인 경우, 그것들은 서로 결합하고 있어도 되며, n 및 m은 서로 독립하여 1∼3의 정수를 나타내지만, n+m은 3 또는 4를 충족시킨다.)
    具有铁-硅键合的单核铁配合物可以在氢硅化反应、氢化反应和碳碳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在方程中,R〜R表示独立的氢原子,或者可以被取代为烷基,芳基,芳基烷基等,R〜R中的任何一个和R〜R中的任何一个至少一对表示为一个桥接取代基,X表示卤素原子,有机氧基等,L表示除CO之外的二电子受体,如果L存在多个,则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L为2个,则它们可以相互结合,n和m是独立的整数1-3,但n+m等于3或4。)
  • Catalyst design for iron-promoted reductions: an iron disilyl-dicarbonyl complex bearing weakly coordinating η2-(H–Si) moieties
    作者:Yusuke Sunada、Hironori Tsutsumi、Keisuke Shigeta、Ryota Yoshida、Toru Hashimoto、Hideo Nagashima
    DOI:10.1039/c3dt52598h
    日期:——
    Iron disilyl dicarbonyl complex 1, in which two H–Si moieties of the 1,2-bis(dimethylsilyl)benzene ligand were coordinated to the iron center in an η2-(H–Si) fashio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η4-C6H8)Fe(CO)3 with 2 equiv. of 1,2-bis(dimethylsilyl)benzene under photo-irradiation. Complex 1 demonstrat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the hydrogenation of alkenes, the hydrosilylation of alkenes and the reduc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铁二硅基二羰基配合物1通过(η⁴-C6H8)Fe(CO)3与2当量1,2-双(二甲基硅基)苯在光照射下反应合成,其中1,2-双(二甲基硅基)苯配体的两个H-Si部分以η²-(H-Si)方式与铁中心配位。配合物1对烯烃的氢化、烯烃的氢硅化以及羰基化合物的还原表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
  •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ILAHYDROCARBONS VIA IRON AND COBALT PYRIDINE DIIMINE CATALYZED OLEFIN SILYLATION
    申请人:Lewis Kenrick Martin
    公开号:US20140330036A1
    公开(公告)日:2014-11-06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processes for the synthesis of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ilahydrocarbons using iron-containing or cobalt-containing catalysts. The processes of the invention can produce tetraalkylsilanes, phenyltrialkylsilanes, substituted phenyltrialkylsilanes and their mixtures, which are useful as lubricants and hydraulic fluids, as well as alkyl alkenylsilanes, phenyl alkenylsilanes and substituted phenyl alkenylsilanes and their mixtures, which are useful in the synthesis of saturated silahydrocarbons and other organofunctional silanes.
    本发明涉及使用含铁或含钴催化剂合成饱和和不饱和硅烃的过程。该发明的过程可以生产四烷基硅烷、苯基三烷基硅烷、取代苯基三烷基硅烷及其混合物,这些对润滑剂和液压油很有用,以及烷基烯基硅烷、苯基烯基硅烷和取代苯基烯基硅烷及其混合物,这些对合成饱和硅烃和其他有机官能硅烷很有用。
  • Probing the catalytic potential of chloro nitrosyl rhenium(i) complexes
    作者:Yanfeng Jiang、Olivier Blacque、Heinz Berke
    DOI:10.1039/c0dt00842g
    日期:——
    afforded the Re(I) dichloride complex [ReCl2(NO)(CH3CN)3] (2). Subsequent ligand substitution reactions with PCy3, PiPr3 and P(p-tolyl)3 afforded the bisphosphine Re(I) complexes [ReCl2(NO)(PR3)2(CH3CN)] (3, R = Cy a, iPr b, p-tolyl c) in good yields. The acetonitrile ligand in 3 is labile, permitting its replacement with H2 (1 bar) to afford the dihydrogen Re(I) complexes [ReCl2(NO)(PR3)2(η2-H2)] (4
    减少 单亚硝酰基((II)盐[NMe 4 ] 2 [ReCl 5(NO)](1)与锌 在 乙腈 提供了 二氯化(I) 复杂的 [ReCl 2(NO)(CH 3 CN)3](2)。随后的配体取代反应PCy 3, P我镨3 和 P(对甲苯基)3 提供了 双膦Re(I) 配合物[ReCl 2(NO)(PR 3)2(CH 3 CN)](3,R = Cy a,i Pr b,对甲苯基 c)产量高。这乙腈3中的配体不稳定,允许用H 2(1 bar)取代以提供二氢Re(I)配合物[RECL 2(NO)(PR 3)2(η 2 -H 2)](4,R = Cy a,i Pr b)。的催化活性2,3和4中氢研究了相关的催化剂,包括Me 2 NH·BH 3的脱氢偶联,苯乙烯的脱氢甲硅烷基化以及酮和芳基醛的氢化硅烷化,主要研究方向为膦和卤化物的影响。在Me 2 NH·BH 3的脱氢偶联中,膦游离复合物2表现出与双膦取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